万历十年(1582年),58岁的张居正去世,死因一说是痔疮,一说是马上风,具体是啥恐怕永远也说不清楚,反正他是死了张居正改革。作为权倾天下的当朝首辅,张居正死后可谓极尽哀荣,万历赐谥号:文忠,这可是仅次于文正的顶级谥号,李鸿章操劳一生,也就是个文忠,张居正的地位可见一斑。

张居正改革:明万历为什么把张居正的改革政策全废了?

就是这样一个大佬张居正改革,去世刚四天,言官就开始弹劾他,万历皇帝借坡下驴,抄了张居正的家,削尽其宫秩,迫夺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就差开棺鞭尸了。

张居正改革:明万历为什么把张居正的改革政策全废了?

不仅如此,张居正操劳半生殚精竭虑定下的国策也都被废的七七八八,要说搞人就算了,何必要把张居正定下的制度给废了呢张居正改革?

张居正改革:明万历为什么把张居正的改革政策全废了?

这事的分开说。

张居正改革:明万历为什么把张居正的改革政策全废了?

先看万历给张居正定的罪名:

张居正改革:明万历为什么把张居正的改革政策全废了?

1:诬蔑亲藩,侵夺王坟府第

2:箍制言官,蔽塞联聪

3:专权乱政、罔上负恩

4:谋国不忠

从字面上看,除了第一条比较具体以外,其他三条都比较模糊,大概给大家说说。

被侵夺王坟府的王是辽愍王朱宪㸅,隆庆二年因为犯事被贬为庶人,继承权也一起被剥夺,张居正死后被弹劾侵占了辽王的府邸田地,其实这事有点冤枉,因为辽王被废以后土地田产就被收归国有了,没有到张居正手里。

第二第三第四就不一一解释了,反正罪名模糊,罪也好定,说一千道一万,就是万历长大了,不想继续活在张师父的阴影里,张居正早年曾教育万历:不可一人治天下,这不狗屁吗,天下是朱家的,不是万历一个人治难道让给你,你算个老几。何况张居正仗着自己帅,还上过万历的老娘,叔可忍婶不可忍,不办你怎么咽的下这口气。据说还有第三条原因,万历十分缺钱,听说张师傅贪污不少,油水很足,想趁机捞一笔。

办人就办人,新君上位拿下老大臣也不算稀罕事,但傻叉万历皇帝为了彰显办理张居正的合法性,一定要肃清余毒,什么叫肃清余毒,就是把跟这个人有关的一切的一切统统清除掉,让他从现实和历史中消失。君不见现今一旦某官吏落马,不出几日,他的题字、文章、视频、发言稿统统消失不见,他推动的项目、提拔的官吏也一起跟着倒霉,下马的下马,落马的落马,所谓肃清余毒,大抵如此。

张居正即使死了,余毒还在,新政不管好坏,一律的废除,什么“一条鞭”,“考成法”,都是垃圾,坏人哪会办好事。

就事论事,张居正的新政对皇帝是十分有利的,万历能几十年不上朝有饭吃有酒喝,与张师傅的新政是分不开的,但这小子喝酒把脑子喝坏了,非的任性。

除此以外,部分大臣揣摩圣意落井下石也起到了很大的负面作用。张居正纵横半生,能力没的说,但是识人用人方面实在不敢恭维,两个副手:张四维和申时行,一个是首鼠两端,一个脑后长反骨,老大刚死就立马切割,明知道政策于国有利,却恶言相向,人说老成谋国,这俩老家伙实在是枉读圣贤书。再加上一些既得利益者,在张居正的改革中受到损失,此时不报仇,更待何时。

张居正纵横几十年,门生故吏遍布天下,竟然没有人帮他说话,实在是悲哀。

万历搞倒张师傅,一时爽,可仅仅几十年后,祖宗传下来的江山就拱手让人,不知道朱重八泉下有知,会不会拿棍子抽这个不肖子孙。

我是历史达人日慕乡关,欢迎关注!

张居正生活的时代,大明王朝已岌岌可危。是他动用非常手段,大肆改革,使王朝出现了中兴的迹象。

仅从经济上说,万历五年帝国中央银库太仓库收银436万两,兵部管理的太仆寺(总后勤部)当年的岁入银两也超过400万两,广西、浙江、四川省库平均存款在15万至80万两之间,京师仓库所存粮食足够6年消费。

而在之前很多年,明王朝几乎没有储备,各地常常因为军饷发不到位引起军队哗变、巡抚被杀等恶性事件。数年之后,明王朝打赢了宁夏平叛、播州平叛、援朝抗倭三次大战。

你我都知道,打仗拼得是兵强马壮,拼得是谁比谁更能烧钱。

仅凭这一点,此人就很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