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东北抗联在吉林抗击日军最著名的战役是什么,小编不得不提到杨靖宇将军指挥的抗联第一路军高岗饶漱石事件始末。
1938年,杨靖宇指挥所属部队开展一系列斗争:袭击老岭隧道工地敌人,取得蚊子沟高岗饶漱石事件始末、土口子、长岗、岔沟、木箕河、大蒲柴河战斗的胜利,击毙日本指挥官西田重隆,消灭了日伪称之为“剿匪之花”的伪满军“索旅”,粉碎了敌人策划的“东边道大讨伐”。
在伪军索旅三十二团主力被抗联消灭之后高岗饶漱石事件始末,伪军索旅旅长恼羞成怒,发誓找抗联部队进行报复。他亲自率领四十二团和三十二团残部,从集安县城倾巢出动,向抗联经常活动的长岗开来。8月2日,正值杨靖宇率领抗联部队转移至八宝沟西岭岗梁时,后卫部队在埋财沟南端庙岭发现了敌情。群众也爬上岭来,纷纷要求就地消灭这股讨伐敌人。杨靖宇立即决定就地消灭讨伐之敌的命令。经过紧急调遣部队,把抗联队伍埋伏在埋财沟各山岗上。下午三点钟左右,敌人进入伏击圈后,杨靖宇在西山岗梁上打响了第一枪后,各山头的机枪向敌人猛烈开火,讨伐的敌人死伤大部,接着向敌残部冲去。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胜利结束了战斗,消灭了日伪索旅四十二团和三十二团的残部,击毙日本指挥官中尉西田重隆、上尉高岗武治,击伤六十余人,俘虏200名左右。
1939年4月,抗联第一路军司令部决定,攻打桦甸县大蒲柴河镇伪警察署和日本守备队。杨靖宇指挥直属机枪连、少年铁血队和一团一个中队,攻打伪警察署;参谋长韩仁和指挥一团两个中队和三团一部,攻打日本守备队;三团阻击伪军增援。夜间十点左右,分三路攻打,少年铁血队战士徐光同志同战友一起,在机枪的掩护下,首当其冲越过伪警察署围墙,边打边喊"缴枪不杀",伪警察自动放下武器,纷纷投降。韩参谋长指挥的队伍,经过一个小时猛烈激战,全歼了日军守备队。这次战斗,歼灭200多名日伪军警,打开了敌人仓库,得了一大批弹药和粮食物品,装备了队伍,取得了重大胜利。
这两场战役无论在杀敌数量还是战斗规模还是军事意义上,都是东北抗联在吉林抗击日军最著名的战役,很多人会觉得才杀敌几百人,但是小编告诉你一个数据。2万东北抗联战士们弹药补给不够,粮食和过冬衣物不足的艰苦卓绝的下,在敌人眼皮子底下坚持13年抗战,共计解决掉日本关东军18万,你没看错,最艰难的抗战环境下,我们东北抗联战士创造了全世界反法西斯的抗战奇迹。
小编整理出来东北抗联的抗日详细数据。东北抗日联军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英雄部队。“九一八”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以后,由部分原东北军、中共抗日游击队、农民暴动武装、义勇军等组成。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十四年的艰苦斗争。东北抗日联军对日作战次数约10余万次,牵制76万日军,消灭日本关东军18万,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不屈的精神,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36年以后,因中央红军长征,东北抗联失去了与党中央的联系,孤悬敌后,杨靖宇、赵尚志等将领先后牺牲。1940年11月至1941年12月,因抗联部队损失严重,抗联第1路军、第2路军和第3路军大部,相继越界到苏联境内进行休整,东北战场上只留下了少数小股抗联部队同敌人作战,进行游击活动。1945年,抗联部队配合苏军作战,打击日本关东军,终于迎来抗战的最终胜利和东北的光复。
先说一下十位大将,粟裕、陈赓、徐海东、许光达、谭政、肖劲光、王树声、张云逸、黄克诚、罗瑞卿。
评选大将包括其他军衔,一般有三个标准,即资历、战功、军兵种系统。按照资历和战功,大将级一般是在30年代前就加入人民军队,历任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中高级军事指挥员,立有赫赫功勋。十位大将大多能达到这两个标准,相比之下,粟裕、陈赓、肖劲光在红军时期职务较低,属于中基层,相比之下战功也就略低于其他人。但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乃至抗美援朝战争中战功显著,弥补了红军时期的缺憾。还有就是特殊功勋,如徐海东,在红军时期因为保卫了陕甘苏区,为三大主力红军结束长征创造了一个落脚点,这恐怕是十位大将中无人可比的。解放战争期间因病休养,建树不多,但却丝毫不能抹杀红军时期的大功。
讲完大将的评判标准,我们说说罗霄的原型——罗炳辉。这位出身云南的将领生得虎背熊腰,尤其以枪法称之为红军中的传奇。不仅百发百中无从无失手,甚至还有一手听着子弹呼啸的声音就能判断出射击距离远近和方向的绝活!
1929年加入加入人民军队,称得上军中的老资格。长征时期担任红一方面军第9军团军团长,成为一名中层军事指挥员。在长征途中,特别是在毛泽东重新开始指挥红军后,红9军团一直作为方面军4个军团中的一支战略机动力量(1、3军团担负攻坚、开路任务,5军团殿后)。
在四渡赤水战役中,罗炳辉指挥红九军团担负吸引和牵制敌人主力任务,一直游离于主力部队之外。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南渡乌江、取道云南渡过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正是红九军团在贵州以北佯动、死死吸引住敌军创下的良机。当红军主力全部南渡乌江后,因为敌军重兵杀到,红九军团与主力被隔开,只好单独在乌江以北与敌军继续周旋。在罗炳辉的指挥下,红九军团打垮了跟的最紧的黔军,硬生生从敌军包围圈中撕开一个口子,满载着缴获的90000大洋顺着主力转移的方向径直向西追赶。几乎和其他三个军团同时抢渡金沙江,一个在皎平渡,一个在盐井坪,最后在川西南莽莽苍苍的大凉山中会合。值得一提的是,红九军团带来的90000大洋在几个月后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采购物资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全面抗战爆发后,罗炳辉赶赴华东,和陈毅、项英一道参与新四军的组建工作。先后担任支队副司令员、司令员,皖南事变后一度出任副军长。在抗战出,罗炳辉靠着在红军时期就摸索出来的一整套游击战术在华东、华中战场机动灵活的打击日军,时常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令鬼子和顽军胆寒。
就是这样一位虎虎有生气的人民军队骁将,只可惜天不假年,于1946年6月21日在枣庄战役中因为突发脑溢血不幸逝世。他逝世后,孙留职务由粟裕接替。
所以,从罗炳辉将军传奇一生的角度来看,完全具备晋升大将军衔的资格。建国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也对这位战功赫赫的云南籍战将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位列36位著名的军事家之一!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