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旗致哀降半旗致哀的人有哪些,是国际上表达哀悼的一个重要仪式。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表达哀思的办法呢降半旗致哀的人有哪些?
原来于四百多年前的一个故事有关降半旗致哀的人有哪些。
1612年的一天,英国一艘船叫“哈兹·伊斯”号,这艘船在探索北美通往太平洋的水路时,船长不幸逝世,船员们非常尊重这位船长,所以就想到一个特殊的悼念船长的办法,就是把船上的国旗降下一半。
这艘船到了岸之后,人们就非常奇怪,国旗怎么升在一半处,于是就纷纷去打听,知道真相后,一起哀悼这个可敬的船长。
于是这种降半旗致哀的办法,就流传下来了。
在国际上就有降半旗致哀的一系列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里面就详细规定了降半旗致哀的相关规定。国家或国际重要领导人逝世、或者遇到重大天灾人祸,都有降半旗致哀的例子。
截至目前,天安门广场的国旗降半旗致哀共52次。
31次为中国国家领导人逝世。
17次为外国政治人物。
有1次为南联盟使馆被炸事件遇难记者哀悼。
还有4次就是严重自然灾害。分别是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和缅怀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全国哀悼日。
更多历史文化类原创内容,欢迎关注@历史宝藏。
小说《三体》里提到“人类不会感谢罗辑”。这是从人类历史常态得出的结论,罗辑这样的英雄,他所做出的选择,涉及的人群太广,以至于总有人会觉得自己的利益收到了侵犯。看看疫情期间美国的福奇,他提出的一系列防疫举措和钟南山主张的并无二致,但他也遭到了美国国内一部分人的反对,因为福奇的防疫举措影响到他们的收入了……
所幸的是,“人类不会感谢罗辑”这样的事,没有发生在现今的中国。遥望百年前德先生和赛先生进入中国,到现在的“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为之一新,每个中国人都应为此自豪,同时,每个人都有守护革命成果的责任。
记住袁隆平院士的一句话,“我就是一个种了一辈子稻子的农民”。
伟大和平凡并不矛盾。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