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权(1378年-1448年)爱新觉罗胤礼,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封宁王,又号涵虚子、丹丘先生。

爱新觉罗胤礼:朱权与胤礼,二人有何异同?

爱新觉罗·胤礼(1697年—1738年),清康熙帝第十七子,雍正帝异母弟,旗籍正红旗爱新觉罗胤礼。

爱新觉罗胤礼:朱权与胤礼,二人有何异同?

相同点爱新觉罗胤礼:

爱新觉罗胤礼:朱权与胤礼,二人有何异同?

1.巧合的是,两人都是第十七皇子。

2.两人都有谋略,正直,做事勤勤恳恳。

朱权13岁被封为宁王,藩地大宁接近北元。朱权带有甲兵八万,战车六千,所属朵颜三卫骑兵均骁勇善战。朱权多次会合诸王出塞作战,以善于谋略著称。

朱权后来研究道教、艺术,著作颇丰。

胤礼雍正元年被封为果郡王,雍正帝认为他实心报国,操守清廉,于雍正六年进亲王,雍正帝临终时,命允礼辅政。乾隆即位,允礼任总理事务,他秉性忠直,深受乾隆帝赏识。

3.在经常血雨腥风的皇族中,他两人都算善终。朱权活了70岁,胤礼活了41岁,都是因病自然死亡,不是因祸而亡。

不同点:

胤礼一辈子勤勤恳恳,对皇帝尽忠,一直没有离开官场。

朱权在靖难之役中被朱棣绑架,共同反叛建文帝,朱棣即位后,将朱权改封于南昌,并加以限制,朱权只好将心思寄托于道教、戏剧和文学,并且在这些领域颇有建树。

有两件事不假,一是雍正对十七弟允礼非常好;二是雍正的儿子弘瞻过继给了允礼。这两件和《甄嬛传》相同。雍正皇帝兄弟很多,关于皇位争夺有“九子夺嫡”的说法,雍正对他这些兄弟都很苛刻,唯独十三弟和十七弟除外。可能是由于他们早就是雍正的党羽。允礼在雍正朝极受重用,负责过理藩院,户部,刑部。爵位也从果郡王到果亲王,而且最后亲王双俸。

爱新觉罗胤礼:朱权与胤礼,二人有何异同?

爱新觉罗胤礼:朱权与胤礼,二人有何异同?

允礼在乾隆三年去世,并不是雍正赐死。因为允礼的儿子夭折了,所以乾隆皇帝就把自己的弟弟弘瞻过继给他。乾隆继位时弘瞻只有四岁,乾隆很喜欢这个弟弟。弘瞻经常在圆明园玩耍,被称为“圆明园阿哥”。在古代祭祀是很重要的事情,而没有儿子就不能受到祭祀,所以一般都会过继。而乾隆把自己弟弟过继给果亲王,估计是不想让这个亲王或者郡王被别人继承。弘瞻毕竟是乾隆的亲弟弟,年龄又小,对他又没有威胁。那么弘瞻的母亲跟允礼是不是《甄嬛传》中的关系呢?弘瞻的母亲谦妃刘氏,应该和允礼没有任何关系。下图为谦妃刘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