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郦食其。

郦食其:郦食其让刘邦分封六国后代为什么被认为是败招?你怎么看?

郦食其让刘邦分封六国后人之所以被认为是败招,个人感觉有以下几点原因郦食其。

郦食其:郦食其让刘邦分封六国后代为什么被认为是败招?你怎么看?

一、分封是开历史的倒车郦食其。

郦食其:郦食其让刘邦分封六国后代为什么被认为是败招?你怎么看?

在先秦时代,夏、商、周都是分封制社会,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而卿大夫都有自己的封地,有独立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地位。像夏朝号称“诸侯万邦”,周朝时分封七十一个诸侯,姬姓占其七。这种做法其实是一种很无奈的选择,因为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交通、运输能力有限,超过一定疆域和距离就不能对国家实现有效管理。

不仅无奈,而且缺点一箩筐。首先是权力在天子、诸侯和受封的大夫家族之间被分散,王权不能一家独大,不仅被掣肘,而且财政、军队、人口都被分散使用,真正面对外敌的时候,各人考虑各人的利益,不能形成一个拳头对外,国力同时也被削弱。其次是皇权容易被架空甚至被权臣篡夺。前者的例子是春秋时期的鲁国,权力和军队都控制在“三桓”手里,国君被完全架空。后者的例子是齐国和晋国,姜氏齐国被田常所篡,而晋国更惨,一开始是六卿专权,后来更直接被韩、赵、魏三家瓜分。

基于此,从战国初期开始,以李悝、申不害、商鞅等人为代表的法家实行变法,主题就是弱化分封,强化君权。走在前头的诸侯国都实现了富国强兵,像魏国和秦国,魏文侯成为战国第一霸,而其中秦国最为彻底,最终实现统一。

二、分封六国后人是自我削弱。

郦食其给刘邦提这个建议的出发点看似不错,即:收买六国人心,为己所用。但这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因为最重要的一点是,作为战国时期“纵横家”的尾音,他拘泥于理论和原有经验,不仅没有看到“世易时移”,而且还忽略了人性——正所谓“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乱世之中,人人都想分一杯羹,六国后人更是想恢复祖宗的荣耀,借机复国,谁也不想为刘邦“做嫁衣”。这一点其实早在之前的彭城之战中就显露无遗,只是刘邦忘了。

彭城一战,刘邦以56万之众大败于项羽的三万精骑,几乎全军覆没,手底下除了曹参、周勃、樊哙等嫡系外,殷王司马印、常山王张耳、河南王申阳、韩王信、魏王豹等原来依附于刘邦的诸侯全部背汉投楚。

幸好张良不糊涂,对郦食其的昏招,他一下子就点出了十处错误,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彭城之败”后六国诸侯王的墙头草行为。刘邦瞬间明白了:一是六国靠不住,二是分封他们,除了自我削弱实力外,没有任何用处。

所以,刘邦一边大骂“竖儒”,一边取消了分封六国后人的念头。

三、刘邦的应对之策。

虽然郦食其的办法行不通,但是“分封”又是最能提高众人积极性、让他们最大限度为自己效力的办法,所以刘邦很“狡猾”地折了个中:分封自己的家人和嫡系。

于是,大汉最初几十年的格局是这样的:刘邦据关中,是皇帝;而在关外原六国的土地上,零零碎碎地撒满了一百多个诸侯国,大一点的像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韩王信、衡山王吴芮以及赵王张耳等。

为什么说刘邦“狡猾”呢?因为几年之后,上面这几个人除了吴芮、张耳早死之外,其他几个都“反”了,然后都被刘邦镇压了,然后诸侯国又都姓“刘”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郦食其:郦食其让刘邦分封六国后代为什么被认为是败招?你怎么看?

郦食其的死,非常可惜,这是非常出众的说客,能以一己之力,说服几十座城市投降于刘邦,这功力不是一般的了得。

郦食其:郦食其让刘邦分封六国后代为什么被认为是败招?你怎么看?

可以说,郦食其碰到了明主刘邦。但最后却还是没有逃过悲惨的命运,被齐王“烹杀”,煮成了肉汤。

郦食其:郦食其让刘邦分封六国后代为什么被认为是败招?你怎么看?

一个辩才了得的有功之臣,为什么会得到这么一个结局?

郦食其:郦食其让刘邦分封六国后代为什么被认为是败招?你怎么看?

事情的原有得从郦食其出使齐国说起

郦食其:郦食其让刘邦分封六国后代为什么被认为是败招?你怎么看?

项羽等人推翻了秦朝,于是仿照过去,恢复了过去的诸侯国,其中,齐国仍然是个大国,齐国当家的是田广。

从刘邦出了汉中开始,有意建立霸业,和项羽展开了各种争夺战。刘邦的人马不断地南征北战,不断地扩大土地,项羽的实力在不断减小。

郦食其先是建议刘邦夺取荥阳,占据有利地势,这策略还是可以,为刘邦的以后奠定了基础。后,郦食其又建议说服齐国,让齐国田广成为刘邦的小弟。刘邦同意了。

(刘邦)

出使齐国,郦食其在三寸不烂之舌的影响下,让田广渐渐地有了投靠刘邦之意。

但这时候,变化突然出现了,让郦食其走向了末路,到底是什么事情呢?

韩信不顾郦食其的生命,强力攻打齐国

郦食其的想法是好的,不战而屈人之兵,让田广投降就好。但,韩信的出现,让郦食其的策略彻底失败。

原来,韩信是带兵来平齐国的,而郦食其是通过说和来让齐国投降的,刘邦采取了所谓的“双管齐下”的办法。

眼看齐国田广一点点地撤出防守,放下戒备,有意投降了。可韩信不干了,因为自己带着大军前来平齐国,到头来,让一个老汉三下五除二就把功劳抢到手了,这哪行啊?

韩信大旗一挥,管他娘的,攻击,往死里攻击。至于郦食其的生命,韩信实在无法顾及。

齐王田广一看,汉王整得哪一出?一个人在游说我投降,另外一个将军大力攻击,这是麻痹我,让后乘我不备,把齐国拿下吗?

田广二话不说,把郦食其绑了起来,对郦食其说道:“除非你去说服韩信,停止进攻,否则我煮了你。”郦食其苦笑不已,他做不到啊!韩信怎么会听他的话呢?

田广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既然郦食其不能解决问题,那就煮了。于是,郦食其老先生被活活煮成了肉汤。到哪说理去?

(韩信)

郦食其的死,非常遗憾,是韩信的一意孤行,大力攻城,最后让当说客的郦食其身死道消,成了肉汤。哎!世事难料,郦食其先生本想在人生的晚年多创造一些辉煌,谁承想,到最后搭上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