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下结论张自忠后人,张自忠将军一定会,但戴安澜将军不会,至于原因是什么,且听在下娓娓道来。

众所周知,张自忠将军是西北军出身,属于国民党内的杂牌军,这就注定了他的个人属性,必然是和蒋介石有着区别的,因为张自忠爱的是国,他的信仰是国家,他所为之努力的,是一个强大的中国张自忠后人。

但蒋介石和张自忠不一样,当然他也有过爱国的举动,但这都是次要的,最为重要的是,他爱的这个国家,一定要是自己控制下的国家张自忠后人。

所以张自忠和蒋介石,本质上就不是一类人,在这种情况下,张自忠必然会顺应历史潮流,何况在解放战争时期,西北军领袖冯玉祥将军,都站在了人民的一边,张自忠根本没有不起义的理由。

除此之外,张自忠不光是一位抗日名将,他还是早期同盟会的成员,年龄比毛主席还大两岁,而他曾经跟随冯玉祥,多次倒蒋,其目的也很简单,就是蒋介石背叛了孙文先生的遗愿,在这种情况下,他对蒋介石没有任何归属感,起义也是合情合理。

但戴安澜将军不一样,毫无争议,他是民族英雄,这是无可非议的事实,在他殉国后,毛主席写诗道:

外辱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冬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其实毛主席很少给别人写诗,除了彭大元帅之外,或许也只有戴安澜将军有这般待遇,而这首诗是戴安澜将军殉国后,毛主席于延安的窑洞中所作,从这首诗中我们不难看出,一代伟人毛主席,对于戴安澜将军是极为赏识的,对他的报国之举,更是由衷的佩服。

英雄和英雄之间总是惺惺相惜的,但尽管如此,我认为如果戴安澜将军活到解放战争,他是不会起义的,因为他不但是黄埔三期毕业的将领,他还是黄埔系骨干成员。

从解放战争中的例子来看,我们几乎很少看到黄埔系骨干有起义的,比较“愚忠”的,像张灵甫、邱清泉等等,甚至都选择了“自戕”,当然也有一些没有“成仁”的黄埔生,但在他们进入功德林后,在刚开始都不愿意认输,抵触新中国,像黄维、杜聿明等人。

所以我认为戴安澜不会起义,是有着客观原因的,并且戴安澜算是蒋介石极其重用的青年将领,要不然国军王牌200师的师长,也不会由戴安澜出任。

而戴安澜殉国后,蒋介石痛哭流涕,曾写下挽联,其中说道

“虎头食肉负雄姿,看万里长征,与敌周旋欣不忝;马革裹尸酹壮志,惜大勋未集,虚予期望痛何如?”

至于这挽联的意思,我就不过多解释了,能在抗战初期担任要职,仅仅以黄埔三期的身份,不用多想,必然是立过的大功的,而他建功立业的地方,确实值得细细品味。

除此之外,蒋介石本人曾多次夸赞,戴安澜将军是“当代之标准青年将领”,这足见得,蒋介石和戴安澜之间的“师生之情”,在这种情况下,以“海鸥”自诩的戴安澜,究竟会做何选择,想必大家心中有数。

但历史不容假设,戴安澜效命疆场,以身许国,他是黄埔之英,他是民族之雄,这点我们后人应该永远铭记于心!

近年来,关于秦桧的文章多了起来,很多人都要为秦桧翻案。其中,秦桧的后人最为明显。而且,最近某博物馆公开设立了秦桧的站立雕像,并在旁边附上一句,跪了这么久,我们也该站起来了。

张自忠后人:张自忠、戴安澜如果活到解放战争时期,会不会成为起义将领?

张自忠后人:张自忠、戴安澜如果活到解放战争时期,会不会成为起义将领?

张自忠后人:张自忠、戴安澜如果活到解放战争时期,会不会成为起义将领?

其实,这是一种文化倒流现象。清朝有状元秦大士,也是秦桧的后人,但是他都能勇敢的承认祖先的罪行,深受时人好评。而如今,秦桧的后人反而开始站出来为祖先鸣不平了,古人尚有如此意识,今人为何恬不知耻?

他们为秦桧申冤,无非就是两个理由。一个是事情过去这么久了,受到了足够的惩罚。但是,岳飞当年冤死,还有他的妻儿也受牵连,这份冤情难以填平。还有一个理由是,岳飞被冤枉,秦桧只是背黑锅的,幕后主使是赵构。

其实,论功绩,岳飞可能不如历史上的许多人厉害,但是,古今大将论冤屈,没有人能比得过他。一个一生为宋朝鞠躬尽瘁的人,最后却被人无辜陷害。秦桧不仅跪的是岳飞,他跪的更是天下道义,人间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