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看到:六小龄童痛批周星驰版西游记“有辱原著六小龄童逝世,颠倒是非”的标题,下面一片反对声。让我想起之前郭德纲去问游本昌老爷子:“我该怎么演济公?”游本昌老爷子哈哈大笑地说:“放开演。”郭德纲说:“不行啊,我太胖了,演不了济公。”老爷子说:“在我之前演济公的人是个胖子,我希望有跟我形象不同的济公出现。”游本昌说的这段话让人感觉这才是艺术,当初毛主席老人家说,艺术应该百家争鸣。艺术就是应该多元化,不应该只局限于一个框架,只有不断的变化才有未来,停滞不前的东西是没有未来的。
说会六小龄童痛斥周星驰的西游记有辱原著,为什么会引来这么多网友的不满?究其原因,有网友觉得六小龄童先生过于“专制”,把美猴王当做自己专属,认为我把美猴王演好了,塑造了一代经典,而且我是猴王世家,所以美猴王都得和我一样六小龄童逝世。
这样是否太过偏激了?艺术是不分国界的,同样艺术也不会永远只有一个形式出现,其实只要本质没变,其他都可以接受。周星驰版的孙悟空依然武功高强六小龄童逝世、依然顽皮捣蛋、依然忠于师傅,只是加入了许多现代人的想象,或许和施耐庵要表达的意愿违背,但是我们只是抽取孙悟空、猪八戒、唐僧和沙和尚这四个人出来,虽然这四个人也属于西游记,但经过后人的想象,为他们加入七情六欲,让观众看看神仙在面对爱情时是如何面对的,不也是可以的吗?只当做娱乐而已,何必太认真呢?
自从2016年猴年春晚后六小龄童逝世,六小龄童的黑料慢慢的都冒出来了,不排除有人针对他,但如果你调查会发现他许多事情做的真是很过火,更是可以称之为过分。
一六小龄童逝世:他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肆意批判他人表演
他嘲讽批判周星驰的大话西游几乎很多人都知道,但不知道的是六小龄童在几十个节目上用一样的套路嘲讽周星驰孙悟空的走路姿势,而且还进行丑化模仿,可见六小龄童对这个动作恨之入骨啊。实则原著中有描写孙悟空的这种走路方式。
同时还用一样的话术公开嘲讽周星驰:一个小朋友问他,孙悟空叔叔,孙悟空有几个女朋友啊?这句话在不同的节目讲了几十遍,而且他在哪里参加节目,问他问题的小朋友就是哪里的。
二:我这样的演员不可能有替身
六小龄童曾经说过,没有任何替身,再苦再难的戏,都是自己上。
而据报道在第一集猴王渡海划船时有个镜头,由于过于危险,便找了一位水性很好的渔民代替,而后这位渔民却收到了来自六小龄童的“造谣”法院传票。
而弼马温骑马的镜头,因六小龄童不会骑马,是一名战士代替拍摄的,还有很多替身演员,据说高达7位,却被六小龄童老师完全否定了。
三:一边声称保护西游文化,一边接垃圾广告赚的盆满钵满
一面骂着周星驰的孙悟空,人妖不分,侮辱西游文化,一边接了很多毒害青少年的游戏,还有什么金猴皮鞋的破广告。
四:出名后背叛杨洁导演,在其葬礼公然宣传新电影
六小龄童在杨洁的追悼会上宣传电影,这个事件引起了公愤。当年六小龄童因为西游记的大火,到处走穴赚钱,同时排挤杨洁导演,以至杨洁导演后悔拍摄西游记,并10年未看,大家可以看一下杨洁导演的自传便能了解六小龄童为人。
六小龄童做过的事情还有很多,公然贩卖签名,16年猴年春晚自导自演并自己戳破的骗局,把自己的照片印在西游记上等等。
所以我认为他现在的处境完全都是自找的,已经不是我们心中的美猴王了。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这是《敢问路在何方》的歌词。一到暑假,一些电视台就会放经典的《西游记》,而导演杨洁并不看,这是为何?
有人说是六小龄童等人不厚道,惹到了杨洁导演
《西游记》播放了以后,演员们火了,尤其是主演四人。他们的名声起来了,但是,他们就想着到商业上发展一下。
那个时候的演员,主要是商演的收入比较高。杨洁导演对此并不认可,认为演员也是有尊严的,不能被商业束缚住。
六小龄童等人觉得杨洁导演是阻碍他们发展,就想方设法跟杨洁闹别扭。其中有一次,要到新加坡演出,杨洁导演很上心,但找不到六小龄童他们了。
一查才知道,是他们到外地商演去了,这让杨洁导演很生气,觉得他们对这事不重视。而他们却认为是杨洁导演的错,弄得双方很不好看。
这个事情,是蒋大为老师说出来的,当时就表示,有矛盾正常,但不带杨洁老师去那不行,要是她不去,自己也不去。
由此可见,双方是有矛盾的。杨洁导演曾经表示,演员们火了,有鲜花有掌声,而自己却很孤寂。
杨洁导演只要打开电视,看到《西游记》就会看到他们师徒四人,就觉得很窝心,与其这样,不如不看。
这个说法,获得了很多人的赞同,认为六小龄童老师就是很不厚道的人,其中一个表现是,在杨洁导演去世的现场,他还在VCR里面宣传他的作品,太不厚道了。
难道六小龄童他们就那么不厚道吗?要是真的如此的话,就不会有《西游记续集》了,这个还是杨洁导演,孙悟空依然是六小龄童。
要是两个人的矛盾大到不说话的地步,也就不会再次合作了。杨洁导演的回忆中也说,他们师徒到杨洁导演家里,问她是不是还要拍续集?是的话,他们还跟着杨导完成心愿。
通过这个事情就可以看出来,六小龄童和杨洁导演之间可能是有一些小矛盾,但不是很大的问题。
更何况,杨洁导演的心胸会那么狭小?因为一点小事就不看《西游记》那么多年?那也太小看杨洁导演了。
杨洁导演表示,自己也没有想到,《西游记》能火那么多年。可见杨洁导演不看《西游记》是因为别的事情。
有未完成的心愿,看就难受
《西游记》是杨洁导演的心血,她把这个电视剧当作自己的孩子,用了六年时间,吃了那么多苦,受了那么多累,才拍摄了25集。
杨洁导演当时的目标是生动鲜活、不可替代、不可超越。在选角的时候,遇到了难题。第一要务是找到小猴子,机缘巧合下,找到了六小龄童。
他的入场,让杨洁导演放心不少,之后就是剩经费的问题,一共就300万,还不知道能拍到哪里。
为了省钱,大家都想方设法,有的演员一人饰演很多角色,就是为了省下一点点经费。就算是如此,钱也花完了。
大家都一筹莫展的,杨洁向台里申请,请求可以自己筹款。台里经过商量,同意了她的请求。
但是,到哪里筹钱,是个问题。那个时候虽然改革开放了,但那个时候没有地方筹钱,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制片副主任带来一个好消息。
铁道部十一工程局愿意借钱给杨洁导演,让她拍完电视剧。杨洁导演签完字以后,她哭了。为的是可以继续拍摄《西游记》了,为的是可以给观众一个交代了。
她带着团队,继续拍摄之路。但是,改革开放了,一两年的变化,实在太大了,物价上涨了不少,还有一些选好的景点,成为景区,开始收费了。
原本确定好的30集,只能拍完25集就收工了。因为,钱又花完了。这五集,成为杨洁导演心中难以割舍的印象。
每当打开电视机,就会想到那五集的故事,就会心中隐隐不快,要不是当年缺钱,也不会留下这些遗憾。
《西游记》就是杨洁导演的孩子一样,没有一个母亲,希望自己的孩子留下遗憾,她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补齐之前的缺憾。
99年的时候,她重新组织人员,补拍《西游记》,而其中的孙悟空依然是六小龄童饰演的,这就说明,两个人之间,没有那么严重的嫌隙。
拍摄技术和服装比当年是好了不少,但是,拍出来的效果,跟之前的相比,也是精彩纷呈。但是,大家还是喜欢看25集的《西游记》。
因为那里有很多人的童年回忆,那里有假期里的快乐,还有不一样的情愫。这一些都是很多人愿意回味的。
但杨洁导演认为,大家喜欢看《西游记》,那是因为大家被西游精神所折服,就是那种用心拼搏,用爱创造的精神。
杨洁导演的西游精神,值得称道
杨洁导演在拍摄《西游记》的过程中,吃过的苦,受过的罪,她和剧组的人都知道。有时候,他们会苦中作乐,也会相处支撑。
这种精神,就是杨洁导演所说的那种用心拼搏的精神。他们为了实现拍完任务,克服了很多困难,不仅仅是演员的困难,还有交通和技术。
有一些技术性难题,在当时很难解决。我们现在看到的吊威亚,很简单的,但是,在国内,没有这个思维。这是从香港偷师回来的。
看到人家这样做了,自己回来的时候,还是遇到了很多难题,例如无法去掉威亚(现在而言,就是小儿科),只能涂成与背景相同的颜色。
不仅仅如此,最重要的就是筹钱的问题。俗话说: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当时拍到十一集的时候,就没钱了。当时的一个想法是拍个结尾就算了。
杨洁他们为了拍摄完毕,自己筹钱。这就是西游精神:为了实现目标,排除万难。能够想到的办法,都想到了,虽然有些地方还是差强人意,但《西游记》里面的创意和暖意,让我们动容。
也是因为这个,大家才愿意看《西游记》,大家才会在《西游记》里看到不一样的能量。有人说,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每个人心中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有的人喜欢精明能干的孙悟空,有人喜欢呆憨蠢笨的猪八戒,有人喜欢低调稳重的沙和尚,有人喜欢儒雅善良的唐僧。
这一切,都是杨洁导演和西游剧组们奉献给大家的,杨洁导演曾说过,希望西游精神可以健康地延续下去。
有人说,杨洁导演是历经了八十一难,给人家留下了一份厚礼。不得不说,杨洁导演能够在那个时候,凭着西游精神,打拼出一部三十年不衰的电视剧,也是厉害至极。
杨洁导演说,那个时候的场面,那个时候的欢笑和泪水,都汇聚成《西游记》的点点滴滴。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和《西游记》一样,都会经历自己的八十一难。
在自己的经历中,会不会有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那我们也可以用西游精神来应对。
写在最后:
《西游记》里的人和事,在我们生活中会遇到,杨洁导演用实力展示了,一部《西游记》就是一部渡劫史。
有人说,杨洁导演和六小龄童老师有矛盾,两个人从未公开回应过,往事如烟,请随风去吧。大家觉得《西游记》带给我们的,是什么呢?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