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著名学者毛佩奇先生关于郑成功的资料,在他的《郑成功评传》一书中所赋予这位历史人物的评语来做结论的好,那就是四个字——忠臣逆子。

关于郑成功的资料:郑成功是明朝的忠臣吗?你如何评价?

关于郑成功的资料:郑成功是明朝的忠臣吗?你如何评价?

关于郑成功的资料:郑成功是明朝的忠臣吗?你如何评价?

郑成功虽然出生于海商豪强之家,且是中日混血关于郑成功的资料。他的父亲郑芝龙、叔父辈的郑芝豹、郑鸿逵、从兄郑彩、郑联等,皆狡诈专横、唯利是图,当南明隆武帝政权被迫依靠郑氏集团立足抗清时,这帮郑家的骄兵悍将们,以郑芝龙为首,个个打起了小算盘。而郑成功与他们不同,从小接受的是忠君爱国的教育,更深得隆武帝的青睐,赐以国姓,故郑成功后来被老百姓们尊称为“国姓爷”。

在郑芝龙一面与清军暗自接洽,一面指使郑鸿逵、郑彩所部在前线消极应付时,作为其长子的郑成功却对此表示坚决反对,父子关系一时非常紧张,郑芝龙曾下令让郑鸿逵抓捕郑成功,以便带其一起北上投清,但因后者不忍而作罢关于郑成功的资料。

事态的发展果如郑成功所料,清军统帅端重郡王博洛对手握兵权的郑芝龙并不信任,竟然在觐见时,将其控制,并裹挟北还。郑芝龙此时身不由己,只好按照清廷旨意,写信希望郑家军全体归降。此时郑氏集团内部实力派们却更如一盘散沙,郑成功毅然回绝了父亲的降清要求,虽被清廷诅咒为“逆子”,却依然集中了郑鸿逵、郑芝豹、施天福等部的兵力,继续打着隆武帝的旗号与清廷对抗。而郑彩、郑联、杨耿等,却拥立鲁王监国,与郑成功分道扬镳,两支抗清武装竟然为了权力自行内讧起来,直到郑成功袭杀郑联、降伏郑彩后,厦、金根基才得稳固。

由于清军突袭郑氏老家安平,郑芝豹、施天福仓皇逃窜,致使郑成功的母亲田川夫人含辱自尽,如果说之前,郑成功与满清朝廷还只有国仇的话,那么从这时起,又添了家恨。郑成功的抗清战事,屡起屡伏,其中与张煌言部联合北伐,功亏一篑于南京城下,心腹大将甘辉、万礼、林胜、张英等全部阵亡,最为可惜。而其因种种原因,两次误期,错过了与李定国会师广州的大计,也令后人们至今扼腕不已。(近来,有些人揣摩郑成功想割据自雄,有意不与代表永历帝的李定国会师。但从郑成功一生都没有自上尊号,甚至远在台湾时,依然遥奉永历帝为主的行为看,说他有奸雄之心,还是没有依据的)。

个人努力在时代潮流面前,往往力不从心。虽然郑成功及其军队,始终奋战,但整个局面却始终没有改善,以至于郑成功多次遣使前往日本,希望德川幕府能够派军远征闽浙,以为援助,但最终依然无果。

公元1662年五月初八,已经成功驱逐了荷兰殖民者,夺取台湾以为抗清基地的郑成功,怀着壮志未酬的悲愤,撒手人寰。临终前,抓破面皮,以为“无颜见先帝于地下”,痛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