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上海,可以说是个充满传奇的地方上海滩三大亨。各路人物在这里粉墨登场,而其中最为出名的当属上海三大亨: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由于这三人都出身于青帮,因此也称作上海青帮三大亨。

不过,事实上这三位大亨在成名后,都不怎么愿提及自己的青帮身份上海滩三大亨。倒不是说他们想和黑帮划清界限,而是他们在青帮中的辈分实在不太好意思跟人说起。

三大亨中资历最老的当属黄金荣,他早年当过裱画匠,也在衙门里干过捕快,反正都是些不起眼的小角色上海滩三大亨。后来因机缘巧合,成为了法租界的巡捕。黄金荣用“黑吃黑”、“自导自演”等方法,破获了法租界中的一些大案,他也因此迅速在巡捕房中崛起,后来被任命为督察长,这也是法租界中唯一一个华人督察长。

黄金荣经常以青帮大佬的身份自居,但事实上,他却并没有在青帮中拜过老头子、开过香堂。属于非正式成员,青帮内部称这类人叫“空子”。不过,由于黄金荣势力很大,也算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他说自己是青帮中的一员,也算是给青帮争光了,所以没人在意他“空子”的身份。

当时青帮在上海共分“大、通、悟、学”四个辈分,其中以“大”字辈的级别最高。而当别人问及黄金荣是什么辈分的时候,他却称自己是“天”字辈。由此也可见黄金荣当时在上海滩可谓是天不怕,地不怕了。

三大亨中名气最大的要属后来居上的杜月笙。杜月笙早年不过是一个水果摊上的小贩,后来拜青帮“通”字辈的陈世昌为老头子,所以杜月笙在青帮中的辈分是“悟”字辈。在陈世昌的介绍下,杜月笙成为了黄金荣的手下。杜月笙为人机敏,做事有魄力,而且不贪小便宜,所以得到了黄金荣的重用,地位不断提升。

1925年,杜月笙创办了“三鑫公司”,垄断了法租界鸦片提运。杜月笙虽然出身贫寒,但他格局却很大,加上非常善于结交各行各业的人物。短短几年之后,杜月笙在上海滩的地位已盖过了他当年的老板黄金荣,成为当之无愧的上海滩第一大亨。

第三位大亨是张啸林。跟黄金荣、杜月笙比起来,张啸林的知名度显然要低很多。张啸林早年就是个混混,后来拜青帮“大”字辈的樊瑾丞为老头子,成为青帮“通”字辈成员。

张啸林是杜月笙早年创业时期的重要伙伴,两人多次一起出生入死。相比杜月笙的谨慎处事,张啸林则是心狠手辣、胆大妄为。张啸林虽然名气不及黄金荣、杜月笙,但实力却并不比两人逊色。因此,才能和黄、杜二人并称为三大亨。

这三位大亨都是靠黑帮起家,自然是干了许多坏事。那他们的结局都如何呢?

1949年后,黄金荣选择留在了上海。起初一段时间,他的日子过的和以前没多大区别,每日躲在家里抽大烟、搓麻将。1951年起,民间要求严惩黄金荣的呼声很高,黄金荣迫于压力,在报刊上登出了《自白书》,随后又响应改造号召,前去扫大街。不过,考虑到黄金荣当时已经80多岁了,所以扫大街只是象征性的做了几次,并没有持续下去。1953年,黄金荣在家中病逝,终年85岁。

杜月笙在1949年后选择了流亡香港。但由于心情抑郁,加上哮喘病时时发作,杜月笙的健康状况急剧恶化。1951年8月16日,杜月笙在香港病逝,终年63岁。比黄金荣还早走了两年。

上海三大亨中最名誉扫地的就是张啸林。因为他早在抗战时期就选择了另一条路:投靠日本人,成为了汉奸。由于其他人都不愿意为日本人做事,张啸林就一家独大,混的风生水起。不过,汉奸自然不会有什么好下场。1940年,张啸林在家中被抗日义士林怀部枪杀,终年63岁。

上海滩三大亨:旧上海滩三大亨是那三位?

一个人的一生,会面临无数个选择,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这几个大亨更是如此,每一个选择都可能会造成让他们无法承受的结果。

上海滩三大亨:旧上海滩三大亨是那三位?

1937年,是黄、杜、张三个大亨所面临的第一次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选择,当时,日本人已然打到上海,他们到底是留是走?走了会怎样?留了又如何?

上海滩三大亨:旧上海滩三大亨是那三位?

这一年,也是黄、杜、张三人彻底“分家”的一年,杜月笙不肯向日本人低头,所以去了香港;黄金荣虽然留在了上海,却也始终没有给日本人当走狗;可是,张啸林却作出了和黄、杜两人都不同的选择,为了钱和权势,他成了一个汉奸,终被军统“锄奸”。

上海滩三大亨:旧上海滩三大亨是那三位?

曾在上海滩威风凛凛的三大亨,张啸林一死,便只剩黄、杜两大亨了。

上海滩三大亨:旧上海滩三大亨是那三位?

上海滩三大亨:旧上海滩三大亨是那三位?

时间一晃,又来到了1949年。

上海滩三大亨:旧上海滩三大亨是那三位?

这一年,蒋介石在打烂了一手好牌后,也不得不接受事实,选择跑路,杜月笙一向唯蒋马首是瞻,黄金荣在1927年时也站到了蒋这一边,所以这一年也成了他们人生中尤为重要的一年。

黄、杜两人仍然面临着两个选择——留,或者走!

对于杜月笙而言,虽有人劝他留下,但是,他却没有任何留下的意思,他曾对当时的上海社会局局长吴开先说:“跟国民党走,好歹还有一碗稀饭吃。”

所以,杜月笙肯定会走,但实际上他也没有去台湾,而是去了香港。

不过,黄金荣也作出了和杜月笙不一样的选择,他选择了留下了。

杜月笙在去香港之前,去了一趟黄公馆,他希望自己的金荣哥能够和他一样,去香港避难。

可是,黄金荣却摇摇头,对杜月笙说:“月笙,我老了,这些年来,我跟你的境遇不同,我是能不出门便不出门,能不动顶好不动。你算算,我今年已经八十岁,俗话说得好,人生七十古来稀,我活到了八十一,就已经多活了十一年,今日死或者明日死,对我并无多大的关系。”

黄金荣的话中,透满了无奈,他不是不想走,是他实在经不起折腾了!

当时黄金荣已经81岁,一折腾,弄不好老命便得折在海上,所以他才会说能不动最好不动,所以他说“好歹我也死在家乡”。

所以,年老不敢折腾是黄金荣选择留在上海的一个原因,不过,他不走也不完全是因为年纪大的关系。

对于黄金荣、张啸林和杜月笙三人,时人曾有评价:“黄金荣贪财,张啸林善打,杜月笙会做人。”

黄金荣自5岁到上海,到了1949年,他已经在上海活了76年,他的根在上海,他的根基和势力在上海,他的财富也在上海!

他曾在1937年时隐退,可是日本人一投降,他便又冒了出来,在上海继续敛财,创立所谓的“荣社”,1945年的黄金荣也不年轻了,可是为了钱财,他仍然不肯服老,这究竟是一个多爱财的人呀!

所以,他舍不得走,他舍不得自己在上海的根基和财富,有的财富能带走,有的财富确实带不走。

他在上海所拥有的产业实在太多了,他舍不下,所以他选择了留下来,因为他确实仍然有一线生机。

他说他和杜月笙的境遇不同,不同在于他没有像杜月笙一样,一条胡同走到底,一心只想跟蒋走,拼了命地往蒋旁边站,他没有像杜月笙一样走得这么极端。

更何况,他在1937年也保持了自己的民族气节,没有折节事日寇,这也是他能够获得一线生机的一个原因。

此外,杜月笙一走,上海青帮必然以他为首,我党想要稳定上海社会秩序,恐怕也不得不像蒋当年一样让他出山帮忙。

所以,为了这一丝侥幸,为了在上海的产业,他冒险留了下来。

后来,黄金荣又对杜月笙说了三个他不愿意去香港的原因,一个是在香港法律不允许抽鸦片,一个是香港没有澡堂让他泡澡,最后一个则是他去了香港找不到所谓“牌搭子”。

黄金荣一生,自从在上海发迹后便享受惯了这三样东西,突然让他离开上海,他在心里确实是抵触的。

不过,更有意思的是,当时盛传他的儿媳妇李志清卷走了他的财产。

可是,这实则是黄金荣的默许和暗中授意,李志清“卷”走了他的财产的同时,也带走了他的孙子黄源焘,他们的打算是先去香港,然后转赴台湾。黄金荣自己留下了,心里也是忐忑不安的,所以他先是拍了一张“登记照片”,在照片背面写好了姓名、年龄、籍贯和住址等信息,让李志清到了香港后,用这张照片帮他申请台湾入境证!

如果留在上海实在没活路的话,这张作为的入境证便是他的退路。

黄金荣这只老狐狸,临了了,也没忘记狡兔三窟!只不过,他后来也没机会用罢了。

既然留在了上海,错过了最好的时机,他哪还有机会跑出去?他的产业也没注定守不住。

所以,他老老实实地拿起了扫帚。

所以,他老老实实地写起了“悔过书”。

即便是远在香港的杜月笙,在报纸上看到黄金荣扫街的照片后,也是心惊肉跳,为他的金荣哥急得犯了气喘,当日便病倒了。

黄金荣倒也是一个命硬的人,1949年留下来后,又在上海度过了他人生中的最后4年,在1953年6月20日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