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导盲犬那么好用导盲犬是什么狗,全国导盲犬却一百多支都不到?谢谢邀请。这个问题与我国导盲犬的发展历程短,标准要求高,训练周期长,相关成本贵,法规知识普及率低和训练机构少有直接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我国导盲犬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专业导盲犬训练机构只有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和公安部南京警犬研究所导盲犬培训基地两家,两所基地分于2006年和2007年正式成立,专门为视障人士培训导盲犬导盲犬是什么狗。由于我国专业培训机构少,力量薄弱,因此,还不能充足有效的为更多的有需求的视障人士提供导盲犬服务。
二、导盲犬的相关标准要求一是导盲犬的比例要求。国际上公认的导盲犬与视障人士的配比率为1%。目前我国的视障人士约为1800万导盲犬是什么狗,应该需要18万只专业训练的导盲犬,但是目前的状态远远达不到标准要求。二是导盲犬的选择要求。导盲犬必须选择无攻击性的犬种,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导盲犬种主要是金毛寻回犬和拉布拉多犬。导盲犬个体选择比较苛刻,通常是选择犬的神经类型为安静型的犬,要求适应能力强,亲和力好,而且还需要绝育,因此,导盲犬的一生无欲无求,只专注于导盲工作。三是导盲犬的训练周期。通常从幼犬开始培养,一直到系统的进行完导盲专业的训练时间为2年,专业训练结束后,还得和视障者进行磨合适应。因此培养一只训练有素的专业导盲犬是一件极其辛苦,并且难度极大的事情。四是导盲犬的费用要求。培养一只合格的导盲犬通常需要20万元左右的费用,视障人士通过申请可以获得导盲犬的使用权,并且需要承担导盲犬的日常饲养管理费用,因此,需要有一定经济基础和经济能力的视障者才能够使用得起导盲犬。三、导盲犬相关法规的普及由于导盲犬的使用数量少,诸多制约条件多,即使全国各地都出台了相关法律规定,人们对这些法律知识的掌握和普及率仍然很低,因此就会出现部分公共场所和交通工具不允许导盲犬进入的现象。因此,相关法律法规的普及应亟待加强。
综上所述,导盲犬就是视障人士的“眼晴”和“手杖”,是特别有效的导盲工具,但是由于我国导盲犬的推广和拓展受以上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使得这项工作发展缓慢,相对滞后。因此,虽然导盲犬好用,全国的导盲犬也不到一百多只。我是与犬共武,愿与大家一道探讨和分享狗狗的训养之道,期待您的关注、转发和讨论互动,谢谢您的支持!?️?️?️
谢邀,说句实话训练一条导盲犬需要的钱是相当多的,光是依靠盲人的力量是很难承受的。在国内的价格大致是在15到30万左右,导盲犬会这么贵,是和它们的训练有关。其实训练导盲犬和我们日常训练狗狗一般,背后的核心都是正强化训练。
什么叫正强化训练?这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就是指生物出现了某种积极动作,就对其进行奖励,从而使这些动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最后形成固定的行为。
“正强化”这一概念经常被用于动物训练当中,我们叫狗狗做出某种动作,然后给予狗狗奖励,这样狗狗就能形成条件反射。除了训练动物之外,我们人类的学习也是如此。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导盲犬的训练虽然和狗狗的日常训练的本质相同,但是前者要更加严格和困难。
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平常训练的目的只是为了和狗狗更好的互动,而导盲犬的训练是为了帮助残障人士,训练的严格就是对人对狗的负责。
那么导盲犬的训练又有哪些呢?为什么它们能够帮助盲人辨别各种情况呢?
选择合适性格的狗狗
狗狗也和人一样,不同的狗狗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性格又能应对不同的工作。像导盲犬这样肩负主人安危、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工作犬自然必须足够沉着冷静,不能太冲动。
除了性格之外,导盲犬最好足够的温顺和忠诚,并且体型一定要适中,方便主人牵引。
有了这样的硬性要求,不少品种的狗狗都被排除了出去,留下了诸如金毛、拉布拉多这样温顺冷静的狗狗,要知道,这还只是挑选阶段。基本上,这个阶段大概需要几万的费用。
基础训练
基础训练开始的很早,一般狗狗长到2个月,训练员就会将它们带到人类的家庭中。这是为了让小狗熟悉人类的家庭环境,比如家具、孩子等等。除此之外,训练员也会将小狗带到公共场合,熟悉人类世界的一切。
这样的熟悉过程基本上要进行12个月,这段时间里狗狗要熟悉一切可以熟悉的事物,然后等到时间到了,它就要被送进专业的学校进行训练。
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耗钱的地方也才刚刚到来。
之后的训练就是训练狗狗的服从程度,也就是训练狗狗对主人指令的反应。比如在路口命令狗狗“走”,当狗狗完成指定动作时,就给予奖励。
这一套训练从最简单的行走、停止开始,到后面会出现挑战更大的训练项目。比如让狗狗时刻跟随在主人身边行走,而非牵引主人行走。再比如要求狗狗长距离领路,并且翻越地形等等。
这一套训练下来,能够完全学会的狗狗十不存一,筛选之严酷,可想而知。
“双重束缚”训练
这里要引入几个传播学的概念,叫做“双重束缚”、“悖论”、“元传播”。这几个词的具体含义我们不必去深究,只需要知道它们的共性在于“传播过程中包含两个相反的含义”。
为什么要扯到传播学?这是因为这一概念产生,是传播学者从导盲犬的训练当中得到灵感的。
导盲犬的训练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那就是进行“双重束缚”训练。(此处为了方便理解,就用传播学的名词代指)
我们可以举其中一个例子,训练员会带狗狗在十字路口停下,只不过这次在车来车往的时候就发出“走”的指令。而狗狗听到这样的指令会下意识地往前,后面的训练员则会紧紧拽住牵引绳不让它移动。
这样一来,在狗狗身上就有了“双重束缚”。一方面它受到命令的刺激,条件反射驱使它向前,另一方面,狗狗的身体被牵住,动作受到了阻碍。
训练次数多了之后,狗狗就会形成一种新的条件反射,即在车流量大的时候,就算被下达了指令也不可上前。这样的训练会配合指令训练一起进行,就能为狗狗形成正确的行为体系。这也是导盲犬训练的最耗钱的地方。
和主人一起磨合训练
好了,如果能通过以上三点的选拔,那就证明狗狗已经拥有了成为导盲犬的资质。可是别急,有资质并不一定代表能胜任,训练完成的狗狗必须要和自己的主人进入一段磨合训练。
这样训练的目的有很多,作为盲人需要熟悉一系列掌握导盲犬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对于狗狗来说它要摆脱对训练员的依赖,而对新主人产生感情。
这段磨合期的训练时长,是根据狗与人之间的配合程度来定的。短则几个月,长则按年来计算。只有经过了这一训练,狗狗才能成为合格的导盲犬。
怎么样?看完了导盲犬的训练过程是不是感觉它们很不容易?这是因为有了这么多的不容易,所以导盲犬的价格也十分的高昂。一般来讲,盲人们都是领养导盲犬而不是购买导盲犬。
毕竟盲人是弱势群体,花费大价钱训练导盲犬的目的是为了服务盲人,让他们生活的更好。
@青云计划@悟空问答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