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伊朗互为“死敌”伊斯兰教派别,始于1979年2月伊朗伊斯兰革命后,1981年沙特拉帮成立海合会,首要目的就是对付伊朗。
两伊战争沉重削弱伊朗力量,沙特间接得利伊斯兰教派别。此后海湾战争、反恐战争等减弱了美国对伊朗的压力。2011年阿拉伯之春至今,沙特、伊朗是两大隔离区。事变后算账,美国、沙特大惊:伊朗为首的什叶派在中东联成一线,足以挑战沙特为首的逊尼派阵营。
这就是去年底至今美国撤军叙利亚,主攻伊朗的原因伊斯兰教派别:核项目搁置,势力范围大增,导弹威胁大――必须断其财源,打击其核心革命卫队。
至于沙特与伊朗,(1)伊斯兰教两大派别素来不合,加之阿拉伯、波斯两大民族的历史冲突、领土之争,殖民者从未调节,而是利用以争取自身利益,所以沙特、伊朗有“底火”。(2)地缘争斗中双方互不相让,伊朗只能争取阿拉伯世界的什叶派,这被沙特视为从“输出革命”到“培育恐怖”,双方针尖麦芒,不可调和。(3)美国煽风点火,既大卖军火与沙特等海湾国家,又拉帮力促“中东北约”,使得沙特伊朗矛盾更激化。(4)沙特“饥不择食”,暗交以色列对付伊朗,更助燃伊朗心中怒火。
由此可见,同样的宗教信仰没有让沙特、伊朗更亲近,伊朗王朝政治不复,两国所有矛盾凸显,加之美国上下其手,沙特不再“韬光养晦”,两国之争远远超越了宗教本身。
阿曼位于西亚阿拉伯半岛的东南沿海地区,北扼霍尔木兹海峡,东南临阿曼湾和阿拉伯海,首都马斯喀特,是阿拉伯世界众多产油国中的富裕国度!阿曼身处中东扼守世界经济命门—波斯湾,历来都是兵家战略要地!
阿曼多次被国际组织评为全球最稳定的国家之一!在乱局丛生的中东和饱受风雨的海湾,阿曼可谓是真正的幸福沙漠!究其原因,我们依次论述!
(阿曼飞地穆桑代姆省隔霍尔木兹海峡与伊朗相望!)
一,政局稳定:1970年卡布斯•本•赛义德发动宫廷政变,废黜其父登基为阿曼苏丹,掌握国家权利,1973年英国军队撤离阿曼,终止保护国地位实现独立,1996年卡布斯颁布法令确立阿曼君主专制体制,禁止存在其它一切政党和反对派。阿曼苏丹卡布斯不仅是国家元首和内阁首相同时身兼政府主要部门部长之职,绝对独裁延续至今!卡布斯也因此成为阿拉伯世界不倒翁活跃中东政坛50年,国内局势相对稳定!
二,宗教温和:伊斯兰教是中东国家的立国之本,但派系林立的伊斯兰教也给生活在这片土地的穆斯林带来了无尽的伤痕,可以说中东政局的本质是宗教斗争使然。伊斯兰教两大派别,逊尼派和什叶派的恩怨纠葛是导致中东战乱不止的根本所在,然而阿曼确是伊斯兰世界的另类,阿曼所属的伊斯兰伊巴德派既不是逊尼派也不是什叶派,与其它两派的激进教义相比显得格外温和,与世无争的伊巴德派和逊尼派并没有利益冲突,与什叶派也没有社会矛盾,为阿曼的生产环境营造出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国民富裕,深受西式教育影响的卡布斯苏丹深知要改变阿曼贫穷面貌必须大力发展基础设施,从登基之日起便着手阿曼现代化进程,随着现代化的深入,在广阔的荒漠居然发现了阿曼人民的第一桶石油,迄今为止已探明的石油储量达到55亿桶,对于只有400万人口的阿曼而言,没有什么比躺在石油上更幸福,单一的民族构成和安逸的生活环境,在全民医保和教育的高福利待遇下,阿曼步入中等高收入行列!
四,灵活外交,阿曼政府秉承务实高效的外交方针,既保持与英国的传统关系,又维护与美国的特殊关系,重视与俄罗斯、中国、日本、欧盟等主要政治经济体的互动;充当伊朗与沙特的桥梁呼吁创建和平的伊斯兰世界秩序;支持联合国安理会对巴勒斯坦的利益保护敦促巴以和谈;同时稳固与阿拉伯国家的睦邻友好和战略伙伴关系!左右逢源,互不得罪!
在历经风雨的中东,在战火不断的海湾,在饱经沧桑的伊斯兰,不难发现卡布斯苏丹为阿曼的繁荣稳定作出巨大贡献,是阿拉伯世界为数不多的睿智果断与铁血手腕共存的独裁君主,他的长期执政是阿曼稳定的基石。但是卡布斯苏丹作为老苏丹的独子,膝下无子的窘迫现实意味着卡布斯没有直系血亲,在奉行世袭制的阿曼一旦自己寿终正寝,必将导致权利易主和改朝换代,那时候的阿曼是否真的没事?我们不得而知!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