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与以色列之间没有接壤,并无领土纠纷,也没有什么大的民族仇恨,早在四十多年前,两国之间的关系还是非常友好的,二战结束,以色列建国,当时整个中东一片反对之声,伊朗却非常同情犹太人,支持以色列建立国家伊斯兰教派别。

伊斯兰教派别:犹太人跟伊朗为什么是宿敌?

伊斯兰教派别:犹太人跟伊朗为什么是宿敌?

伊斯兰教派别:犹太人跟伊朗为什么是宿敌?

中东战争爆发后伊斯兰教派别,阿拉伯国家组团围剿以色列,伊朗也没有落井下石,而是对以色列报以同情,伊朗是波斯人,在血脉上和阿拉伯国家泾渭分明,因此对于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千年仇恨,伊朗是偏向于以色列的。

同情以色列的伊朗,正是出于巴列维王朝时期,那时的伊朗和美国的关系也非常好,甚至被人指责为伊朗是美国的跟屁虫,但自从1979年霍梅尼掀起伊斯兰宗教革命推翻巴列维王朝后,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控制了伊朗,声称不要西方,也不要东方,反以反美成为了伊朗的立国意识形态伊斯兰教派别。

在此之后,伊朗和以色列的关系急转直下,伊朗不断输出海外革命,力争恢复波斯帝国的荣光,恢复波斯帝国的地理版图,试图带领伊斯兰什叶派完成复兴,打败老对手逊尼派,在这种情况之下,伊朗成为了以色列的死敌,伊朗和沙特等逊尼派国家也是死敌关系,伊朗军方直接占领美国驻德黑兰大使馆,把外交官当做人质,这使得美国和伊朗也成为死敌关系。

而以色列是在当时美国所控制的联合国帮助建国的,所以以色列一直以美国马首是瞻,是美国在中东最信赖的盟友,伊朗现阶段又是美国所称呼的流氓国家和恐怖主义集结地,因此伊朗与以色列之间的矛盾与隔阂又被进一步放大。

宗教问题一直是伊朗与以色列之间的棘手问题,以色列信奉的是犹太教,而伊朗是信奉伊斯兰教,双方的教义存在着巨大的死结,不可调和,还有双方的文化差异在近半个世纪几乎在处于剑拔弩张的状态。

耶路撒冷也是双方不和的焦点之一,阿拉伯国家无法剿灭以色列,无法夺回圣城耶路撒冷,作为什叶派领头羊,伊朗借助叙利亚内战,向叙利亚派遣了10万大军,对以色列实施了战略半包围,伊朗经常宣称要把以色列从地图上抹去,伊朗和以色列不仅仅是意识形态之间的对抗,也是势力范围的对抗,阿拉伯国家被以色列打服之后,四处扩张的伊朗自然成为了以色列的宿敌。

伊朗伊斯兰教认为,只有拥有了核武器伊朗就会立于不败之地,为此伊朗煞费苦心,做出了很多努力,对于伊朗拥核,美国和以色列是坚决不答应的,以色列认为只要伊朗拥有了核武器,那就是一种灾难,对此必须制止,这就是美国退出伊朗核协议的内在逻辑,也是以色列对伊朗持续高压的内在逻辑。

其实,伊朗和以色列并没有什么无法释怀的仇恨和矛盾,只是这两个国家间的关系夹杂太多的他国因素,而无法脱身,通俗点说,这两个国家的关系紧张是其他大国逐鹿中东所炒作出来的。

  哈菲兹·阿萨德是叙利亚现任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的父亲,也是阿萨德家族里的首位叙利亚掌权者。

  老阿萨德1928年出生于叙利亚拉塔基亚省的农村。在宗教上,阿萨德家族属于什叶派里的阿拉维少数派,这一派在叙利亚人口中占比11%左右。

  上世纪40年代初,老阿萨德参加了反对法国占领的学生运动并于1946年参加了阿拉伯复兴党。

  1952-1955年期间,老阿萨德在空军学院学习。毕业后他一直在空军任职。1961年叙利亚与埃及合并后他离开了军队。

  1963年,阿拉伯复兴党领导的政变成功后,他担任革命司令部全国委员会委员和大马士革空军基地司令。他在军队和阿拉伯复兴党中节节高升,1965年4月成为阿拉伯复兴党民族领导机构和军事局成员,正式进入了阿拉伯复兴党及其军事机构的中枢。1966年2月,老阿萨德与复兴党地区领导机构副书记萨拉赫·贾迪德一起推翻了总统会议主席阿明·哈菲兹的统治,流放了阿弗拉克、比塔尔等阿拉伯复兴党党内元老。老阿萨德升任国防部长兼空军司令。

  1970年11月,老阿萨德在时人国防部副部长塔拉斯的支持下又一次发动政变,逮捕了贾迪德等人,成为阿拉伯复兴党第一把手,并担任叙利亚总理兼国防部长。

  1971年,经过公民投票选举,老阿萨德当选为叙利亚总统。老阿萨德上台后,将在叙利亚长期受压制的阿拉维派安插在各个政府要害部门,并且牢牢掌握了军队,对于逊尼派头领,他也给予了适当的职位。他努力发展经济,允许私人资本存在,争取外援。这些措施也取得了一些效果。因此,多年来,他基本能够成功地将叙利亚的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