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和大家分享袍哥文化。
成都有很多别名,“蓉城”袍哥文化、“锦城”、“天府之国”等等。
除此之外袍哥文化,成都还是“交子之都”。北宋仁宗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世界上最早的由政府公开发行的纸币——交子,在成都出现,并设立了世界最早的管理储蓄机构——交子务,比西方国家要早六七百年。开启了世界纸币金融时代,是世界金融改革的创新元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交子之都”实至名归!
但是要说起成都的“文化符号”,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古蜀文明最具代表性的是“三星堆”。本篇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
藏风聚气,沃野千里四川盆地位于中国西南,由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湘鄂西山地、秦岭大巴山环绕而成(此为“藏风”),为全国紫色土分布最集中的地方,素有“紫色盆地”之美誉。而成都平原位于盆地西部,由岷江、沱江等八条河流冲击而成。紫色为火,纵江(水)流于紫色(火)之上。
卦有一象:
成都平原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四面群山环抱(有龙泉山、龙门山、邛崃山等,亦为“聚气”),土壤肥沃,河渠稠密,藏风聚气,沃野千里。地理条件得天独厚!
成都千年,因江而成都江堰水利工程成就了成都。
都江堰修建之前,汹涌的岷江从川西高原奔流而下,在成都平原上肆意流淌,素有“泽国”之称。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了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导江入平原,成就了“皆灌溉稻田,膏润稼穑”的“天府之国”的美誉。
从风水上讲,都江堰位于成都西北方。西北为戌地,戌乃火库,火主文明。岷江穿流而过,火库开启,用火而水在上,亦成水火既济之卦象。成都,得江而利,治江而兴,因江而成。
成都,是两汉物阜民丰的“天府之国”,是唐宋繁荣兴盛的西南都会,是明清首领西南的省会城市!
三星遗址,文化之源今日之成都,绕不开古蜀文明,“三星堆”是成都的文化起源!官方说法、民间探秘就不再重复,我们来说说三星堆的名字和发现年份。
“三星堆”名字,深意无限:
“三”先天五行为甲木;
“星”十天干中为丁火;
“堆”十天干中为戊土。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远古文明隐藏于地,地支寅午戌三合火局,代表文明之象!
三星堆遗址发现于1929年燕道诚挖沟,这一年是己巳年。一个看似普通到你记不住的公历年份,搞不好都不知道怎么读的干支纪年却暗藏玄机。
远离中原文明的西南之地,竟能创造出迥异于中原却同样灿烂无比的古蜀文明。还与华夏文明、良渚文明三足鼎立,并称中国的“上古三大文明”。
成都的“文化符号”,“三星堆”首当其冲!
(本篇内容主要源自2017年的原创作品,借此机会再做梳理并分享。)
今年春节自贡灯会,凸显“万家灯火”、“巴蜀一家亲”、“奇幻侏罗纪”、“盐灯水韵”、“辉煌百年”、“潮玩乌托邦”、“星际穿越”等九大主题板块,题主所谓的“川渝特色囊括其中”是严重的理解错误。
自贡和重庆,在四川范围内,都属于“巴文化”的文化范畴。自贡搞灯会,当然离不开文化精髓。但自贡虽然在巴文化的氛围中成长,毕竟自贡属于四川,被蜀文化侵淫的深度更厚。所以,自贡灯会主要还是彰显四川蜀文化的博大精深,巴文化只不过做为配角出现罢了。
自贡灯会,展现的是“巴文化”的“巴”,而不是重庆的“巴人”中的巴。重庆所谓的巴,只是直辖后,硬生生的把属于四川文化中的分支“巴文化”,撕扯下来一块,据为己有!重庆代表不了巴文化,四川才是巴文化的主流。
重庆和成都根本不能拿在一起比,重庆不是城市,而是一个省,成都才是一个真正的城市。
都说爱上一个人,恋上一座城。爱上成都古老深厚的文化底蕴,才爱上成都这座城。重庆有文化吗?流氓式的码头文化?还是下三滥的袍哥文化?或是男女老幼口中照顾别人妈妈的脏语文化?简直不值一提!
在成都和重庆之间没有任何选择(PIck),只能是成都!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