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代书法家卫夫人是王羲之的书法启蒙老师,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女书法大师。她在《笔阵图》中说卫夫人:“凡学书字,先学执笔”。初学书法,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很重要,执笔正确有利于发挥手和臂各部位生理功能的作用,把字写得稳健有力、流畅多姿。古往今来,关于执笔有许多种说法,现代书家多用三指执笔和五指执笔两种方法,但较为常见和科学的则为“五指执笔法”。

卫夫人: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说:凡学书字,先学执笔。执笔有那么重要吗?

1.五指执笔法这种执笔方法,能使五个手指各就其位,把笔从前后左右控制起来,运笔时可以做到“五指齐力”,挥洒自如卫夫人。

卫夫人: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说:凡学书字,先学执笔。执笔有那么重要吗?

按卫夫人,是指大拇指的作用。拇指前端稍斜而仰,紧贴笔杆内侧,出力方向由内向外。

卫夫人: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说:凡学书字,先学执笔。执笔有那么重要吗?

压,是指食指的作用。食指第一节贴住笔管外侧,与拇指内外配合,把笔捏住,出力方向由外向内。

钩,是指中指的作用。中指第一关节弯曲如钩,钩在笔管的外侧,以加强食指方面的力量,出力方向由外向内顶,是指无名指的作用。无名指指甲根部紧贴笔管右侧,用力把中指钩着的笔管顶住,出力方向由右内向左外。

抵,是指小拇指的作用。小指紧贴在无名指下面,起辅助的作用。

2.执笔原则执笔有两个原则,即指实、掌虚。指实,就是指除小拇指外,其他四指第一关节前面触笔处,要切切实实地握住笔管,这样才会使行笔稳健有力,不会出现飘忽轻软的笔画。掌虚,就是指执笔时掌心要空虚,无名指和小拇指不要紧枢掌心,拇指与食指间的虎口要开阔些,这样才能发挥手指和手腕的灵活作用,有利于指腕的运行,写出有力度、有生气的线条。

3.执笔高低执笔高低也是初学书法应该注意的问题。执笔高,便于挥运,但笔锋易浮滑不稳;执笔低,较为稳定,但难于伸展,动作局促。执笔的高低没有绝对的分寸,可根据字的大小和书体而定。写小字执笔可低些,无名指离笔杆下端一寸左右即可;写大字,执笔应高些;写特大的字,则应强调悬肘、腕。书体不同,执笔高低也应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写楷、隶书稍低,可以使笔力稳健;写行、草书宜高,便于行笔灵活、流畅。

有想练书法的念头,那在人生的境界上就上了一个台阶。没有基础空白也有优势,因为新的开始,心是最纯正,念头最强烈,把头开好,那就成功了一半。相对来说从那下手,选择什么字帖显得若孰轻孰重了。一般来说从四大楷书名家下手不失于理智的选择。欧楷的深严,颜楷的大度,柳楷的从容,赵楷的潇洒。

卫夫人: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说:凡学书字,先学执笔。执笔有那么重要吗?

颜楷对于新手来说容易入手,因为颜楷的《多宝塔碑》是他留下来最早的一块碑,当时四十四岁时的作品。书体反映了颜书早期面貌,书体结构严密。风格秀媚多姿,更多保持了写经的书风。是很适合初学者临习的碑帖。

卫夫人: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说:凡学书字,先学执笔。执笔有那么重要吗?

当然这不是唯一的选择,每人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另选入门。楷书是发展最成熟的书体,应该说练好楷书,学别的书体就很有帮助。没有基础就要先从相对字体大的楷书入手,以后写出的字才大气,先写小楷以后写出的字比较据紧显的小气,这是前辈留下的宝贵经验,新学书法者值得吸取教训。在练楷书的同时,也共修隶书这样互扶互成(早习楷,晚练隶),是很好的路子。学书贵在坚持,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更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日积月累的修为。这是我个人对新学书法者的一点心得,而能不能对各位有帮助那就慎重对待吧……

卫夫人: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说:凡学书字,先学执笔。执笔有那么重要吗?

卫夫人: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说:凡学书字,先学执笔。执笔有那么重要吗?

卫夫人: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说:凡学书字,先学执笔。执笔有那么重要吗?

卫夫人: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说:凡学书字,先学执笔。执笔有那么重要吗?

卫夫人: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说:凡学书字,先学执笔。执笔有那么重要吗?

卫夫人: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说:凡学书字,先学执笔。执笔有那么重要吗?

卫夫人: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说:凡学书字,先学执笔。执笔有那么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