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世向人们充分展示了人才的价值 ,士的社会地位迅速提高 ,然而 ,当时的士阶层经济地位低下 ,活动分散 ,他们的政治能量得不到有效的利用与发挥 ,如何把这部分人组织起来加以利用 ,成了上层社会所注重的问题 鸡鸣狗盗。

鸡鸣狗盗:孟尝君为何用“鸡鸣狗盗”之辈?

同时 ,自春秋末期以来 ,各国政权下移 ,私人势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社会观念发生了变化 ,战国之世的政治人物对发展个人势力已形成了浓厚兴趣与风气 鸡鸣狗盗。 田文作为当时比较出色的上层政治人物 ,他起先看清这两方面的情况 ,于是凭借自己雄厚的经济条件广招宾客 ,扩充势力 。

鸡鸣狗盗:孟尝君为何用“鸡鸣狗盗”之辈?

田文早年曾问他的父亲说 :儿子的儿子叫什么 ? 田婴说叫孙子 ,他又问孙子的孙子叫什么 ,田婴说叫玄孙 鸡鸣狗盗。 田文又问 :玄孙的孙子叫什么 ? 田婴回答说 :不知道 。

鸡鸣狗盗:孟尝君为何用“鸡鸣狗盗”之辈?

田文于是对父亲讲 :您担任齐相已经时间很长了 ,齐国没有扩大 ,自家的财富积至万金 ,而门下看不到一个贤能的人 。 现在您的妻妾践踏着绸缎 ,而士人穿不上粗陋的衣服 ;奴婢残剩下鱼肉 ,而士人吃不饱粗劣的饭食 。 现在您还在追求积蓄储藏 ,想要把财富遗留给自己尚不知道的什么人 ,却忘掉了人才的匮乏和事业的衰弱 ,这是非常错误的。

田文向父亲的陈述 ,表明了当时士的处境 ,表明了田文本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对前述政治问题的初步思考 ,反映了他重士轻财和决心以财养士 、发展势力的心迹 。 田文嗣位后 ,就开始实施他早年的心愿 ,他广招天下之士 ,破财养客 ,甚至一度造成自己的经济窘迫也在所不惜 。

田文对凡来相投之人 ,不问贤愚 ,全部收留 ,天下有罪逃亡的难民也来归附 。 田文身份高贵 ,但他的饮食与宾客相同 ,没有特殊 。 一天 ,他与宾客一起吃晚饭 ,有人撞灭了灯光 ,客人怀疑饭有等级 ,遂撇下筷子离去 ,田文问清原因后 ,将自己的饭与众人相比 ,没有什么两样 , 那客人感叹说 : “以孟尝君待士如此 ,而吾过疑之 ,吾真小人矣 ! 尚何面目立其门下 ?”竟自刎而死 ,田文非常悲哀 , 以礼厚葬 。 此事使众客异常感动 ,传扬出去 ,归附者更多 ,食客达数千人之众 。

田文破财养客 ,也非常注意笼络宾客之心 ,除与宾客饭食相同 、平等相待外 ,还有以下的一些方法 :

其一 ,他对宾客不分贤愚 , 一律殷勤接待 ,使宾客人人都以为田文亲近自己 。

其二 ,他与宾 客座谈时 ,常问及对方的亲戚及其住所 ,旁边的屏风后有文书侍从 ,负责把这一切记录下来 ,等谈话结束后 ,他就派人去慰问客人 的亲戚 ,并向其奉送物品 ,使宾客非常感激 。

其三 ,田文很注意新到宾客的行为动向 ,对特殊人物给予特殊照顾 。 他在后期因宾客实在太多 ,遂将众客分为上中下三等 ,生活待遇也有所差异 。

一天 ,有一个名叫冯谖的人前来相投 , 田文与其座谈后将其安排在下客之列 ,十多天后他打听冯谖的所为 ,听说冯谖常独自抱怨生活俭朴 ,田文遂将其升入中客之列 。 五天后 ,他又打听得冯谖抱怨出入无车 ,不禁惊异道 : “彼欲为我上客乎 ? 其人必有异也 。遂将其迁入上客之列 ,并继续使人观察其所为 。

田文用这种方法笼络人心 ,团结和聚集了一大批人物 ,形成了自己的势力 。

田文所以能广养宾客 ,自成其势 ,首先是因为当时有适宜的社会背景 ,士阶层经济地位的低下及其无所依归 ,是养士之风得以形成的社会条件 ,个人势力的发展被上层社会所重视 ,使养士之风具备了迟早形成的可能性 。 田文由于一些个人条件 ,使他成为养士之风的首先倡导者 ,

其一是他对此事认识明确 ,能从政治的高度考虑这一问题 ;

其二是他身为上层贵族 ,有相当的物质条 件作保证 ;

其三是他在齐国地位显赫 ,对闲散之士能形成较大的 吸引力 ;

其四是他在接客待人方面有所爱好 ,受过长期锻炼 ,有一 些较好的方法 。 田文十多岁时就协助父亲接应客人 ,宾客很喜欢 与他交往 ,在这方面 ,他的个人才能及其良好方法是起了重要作 用的 。 田文以某种方法组织的宾客集团是以经济为纽带 、以他本 人为核心的政治集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