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襄公很智慧,其实是拿命换来了国运,只不过是后人没做好二传手罢了宋襄公之仁。

要知道宋襄公之仁,宋国是商朝贵族的封国,鲁国齐国等等,就在宋国旁边,重要的政治任务,就是代替周天子监视宋国的变动与发展,作为非周朝的前朝余孽,宋国其实很憋屈,哪怕过了好几百年,虽然复辟无望,但是想融入周王朝的政治生态,是很难的。成语故事中,经常嘲笑宋国人、杞国人,因为这两国一个是商朝后裔,一个是夏朝后裔,当时全国的普通老百姓,私下里都瞧不起他们。

然而,宋襄公做到让宋国融入周王朝的政治生态圈。宋襄公让周朝的王公贵族,开始真的把宋国当做敢合作、可合作的伙伴国。宋襄公付出的代价就是宋襄公之仁:你们周王朝不尊奉的周礼,俺前朝余孽宁愿吃败仗,也要严格遵守,绝不越雷池一步。宋国换来这个的政治格局,付出的代价是惨痛的,并不仅仅是宋襄公吃败仗,“易子而食”这个成语,真实地发生在战时宋国的国都。

都是老中医,开偏方谁不会啊,那个时代的贵族,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凡是不行的,就会被淘汰,例如,孔夫子的祖上,原本是宋国的大贵族,硬生生被政变干掉,要不然孔家也不会出现在鲁国。宋襄公作为一国之君,再笨也不是傻瓜,他用自己坚守“周礼”的倒霉,赢得了其它诸侯国的信任,这才是真正国运的转折。

不过可惜,后继无人,转了也不过是赶上来罢了,并不能超越其它诸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