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很讲究存在感的晋朝历史!
在言简意赅地归纳总结历史变迁的词汇里,通常都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选择性地把东汉后续的“魏晋南北朝”给忽略掉,直接跨到唐宗宋祖了,其原因是因为晋朝对历史的贡献很少,没有多少正能量的存在感晋朝历史。
曹魏政权,如果不是因为西晋历史学家陈寿的《三国志》和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同样不为后世所津津乐道晋朝历史。
公元266年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称帝,改国号晋,故西晋是承魏而得天下。司马家的天下得来全不费工夫,从而家族内都心怀鬼胎,觊觎皇位。在280年完成大一统的十年后就开始了长达八年之久的“八王之乱”,国力受损,政权衰弱,社会矛盾尖锐,皇室淫糜,后宫干政,导致北方蛮族~匈奴起兵反晋,又经历了七年战乱,史称“永嘉之祸”。期中西晋两位皇帝被俘虏后杀死,西晋也于316年被灭。西晋灭亡后整个北方陷于混乱,史称“五胡乱华”,从而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
公元317年,西晋残余皇族和统治集团南渡建康(今天的南京市)建立东晋王朝,史称“衣冠南渡”。而司马睿的东晋又倚重王氏,故而又称作“王与马、共天下”。尽管东晋也曾多次北伐,但由于文臣武将、士族大夫明哲保身,贪图享乐,崇尚清淡,鄙弃政事俗务,北伐也就雷声大雨点小,走走过场而已。由于内乱不已,强如“闻鸡起舞”的主角祖逖最后也是忧愤而死。直到383年“淝水之战”后才使得东晋政权暂时得以巩固偏安,但宫廷依然淫靡盛行,世族扰政,加上世族对寒族的各种歧视,甚至与朝廷分廷抗礼,所以东晋一朝始终未能统一中国。在纷纷扰扰中东晋政权又经历“朋党之乱”,直到公元405年何无忌迎回晋安帝复位,417年刘裕为谋取帝位,杀了晋安帝,立安帝之弟为晋恭帝,422年刘裕废晋恭帝自立,建国宋,史称“南朝宋”,东晋至此灭亡。
从司马炎谋魏建晋到废黜晋恭帝,传位十五个皇帝,历经一百五十五年,始终是人心涣散,政不通、人不和,疆域不断被蚕食,世风萎扉,统治集团寡廉鲜耻,毫无君臣之道,百姓更是遭受天灾人祸,流离失所、又常年饱受战乱之苦。
如此晋朝!真乃“君臣男女、无廉耻节”。又如何会被后人提及、歌颂呢?
晋朝留给后人唯一的贡献就是因战乱而带来的民族大融汇,使得文化领域在开创、冲突和融汇中得以发展。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