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权谁都不想让,但不让就得死。北周末帝宇文阐禅位时年方9虚岁,小学一二年级的样子,叔叔大爷们又都被杨坚收拾了,哭都没地方哭还能怎样呢。就像当年曹魏代汉宇文邕杨坚、司马代魏、刘裕代晋、高齐代东魏、北周代西魏一样,杨隋代周也是火候到了,禅让也就走个形式,让双方都体面些。

宇文邕杨坚:北周为什么会禅让皇位给杨坚?

宇文邕杨坚:北周为什么会禅让皇位给杨坚?

北周武帝宇文邕和宣帝宇文赟在3年之中相继暴毙,而且都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一个36岁一个22岁,权力衔接不可避免地出现空档,让杨坚有了上升的空间。宇文邕在位时杨坚承袭父亲杨忠的隋国公位,并在灭齐中立下战功进位柱国,他的女儿杨丽华还嫁给了太子宇文赟,无论地位宇文邕杨坚、权势还是姻亲关系都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宇文赟在位时他又藉着老丈人的身份继续尊崇,晋封上柱国并履职大前疑。

宇文邕杨坚:北周为什么会禅让皇位给杨坚?

昔日蒸蒸日上的北周帝国其实早随着宇文邕的死冲顶回落宇文邕杨坚,在平庸、暴虐且有严重精神问题的宇文赟手中变成了垃圾股——关于这点我在上篇问答中已有说明。崩盘的恐惧让一些人选择重新站队,期盼着杨坚带来新的利好。比如内史上大夫郑译和御正大夫刘昉就在宇文赟死后矫诏,让杨坚获得了监国辅政并统领军队的权力。在清剿反对者和宇文诸王时,杰出将领高颎和韦孝宽也是不遗余力。

当然,权力场永远不会一帆风顺,杨坚能最终攫取高位既有幸运因素也有手段施展。作为女婿的宇文赟也曾对权势冲天的老丈人一度产生猜忌,并与皇后杨丽华发生矛盾,叫嚣着要灭了老杨全家——有一次召见杨坚时还埋伏了刀斧手。心理素质过硬的杨坚虽躲过一劫但终究心里没底,只得请求出任扬州总管以避锋芒,可就在这节骨眼上宇文赟却突然死了,又给了杨坚翻身的机会。

对杨坚辅政不服气的也大有人在,宇文诸王自不必说,皇室捍卫者也不少。相州总管尉迟迥、郧州总管司马消难、益州总管王谦就先后起兵,网罗一批追随者热热闹闹地反杨坚。杨坚杀了试图行动的毕王宇文贤,又以“剑履上殿,入朝不趋”等待遇稳住几个有实力的王,腾出手消灭了三股势力,之后又有惊无险地逐步清除了宇文诸王。

这期间小皇帝不得不继续给这个国之柱石加官进爵,从大丞相到相国再到加九锡的隋王,杨坚离皇位仅剩一步之遥。孤零零举目无亲的宇文阐也只有让位这一条路了。

宇文邕杨坚:北周为什么会禅让皇位给杨坚?

宇文邕杨坚:北周为什么会禅让皇位给杨坚?

宇文邕杨坚:北周为什么会禅让皇位给杨坚?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宇文邕。北周武帝。小字尼罗托突。父亲的代枭雄武帝宇文泰。宇文邕是宇文泰第四个儿子,生于公元543年。自幼睿智聪慧。其父宇文泰是西魏权臣。所以自幼宇文邕就是培养的对象。宇文泰也多次言道,日后兴盛我家之霸业的唯此子。公元557年,宇文泰三子宇文觉篡位登基,称孝闵帝。国号为周。史称北周,可以说啊,凡是起国号为周的,都是短命王朝。就在当年九月,宗室宇文护废掉孝闵帝宇文觉。改立宇文毓继位,史称明帝。公元560年宗室宇文护再废宇文毓,改立宇文邕为皇帝。宇文邕时年十七岁,可以说宇文护能够三立皇帝,应该是为了自己当皇帝做准备,也说明了宇文邕和两个哥哥皇帝都没有实权。面对宇文觉的飞扬跋扈宇文邕却是不动声色,暗中积蓄力量,他深知这个堂兄现在已经是树大根深,党羽庞大,自己只能一击而中,如果不然,自己将死无葬身之地,在公元572年,宇文邕对宇文护说,太后好酒,你是否可以帮我劝谏一番,宇文护不知是计,入宫朗读奏表劝谏,宇文邕亲自动手击杀宇文护。随后诛杀宇文护满门,在皇权面前是无亲情可言,宇文邕时年29岁,此时,宇文邕终于真正地掌控北周实权。

封建时代有四次大规模的灭佛行动,也就是三武有宗,三武就包括了周武帝宇文邕。公元574年也就是著名的“初断佛、道二教,经象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宇文邕的目的是扩大兵员,统一天下做准备,果然在公元575年开始讨伐北齐,公元577年攻取晋阳,从宇文泰高欢开始的二龙争雄。最终以北周获胜结束,宇文邕统一北方,也为后来统一华夏奠定基础。而且宇文邕生活简朴,果敢刚毅,如果不是英年早逝,必为一代雄主,公元578年驾崩,终年36岁。可悲可叹。一生征战终为他人做衣衫。

完全可以这样说,杨坚统一天下的基础是宇文邕奠定的。就好比赵匡胤的基业是建立在柴荣的基础上一样,假如宇文邕多活个三年五载必能统一天下,但可惜的是,历史是永远无法假设的。隋唐两代都在吃他们宇文家的的老本。关陇集团就是宇文泰创建, 八柱国就包含了隋唐两家的皇室,李世民的母亲窦氏的母亲是宇文邕的亲妹妹,也就是说,按辈分说,李世民得管宇文邕为四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