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春秋》言:“百里不同风无常鬼,千里不同俗"。就如同北方人爱吃面,南方人爱吃米一样,世界之大,地域之广,各地有各地的人文特色,各地又都有不一样的风俗民情。同样,农村老年人去世,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同,不一样的风俗写出的路引也不会相同。

无常鬼:在农村,有老人去世,路引该怎么写?

在豫北农村无常鬼,老年人去世时,除了挽联外,还要用草纸写上灵位牌位,灵柩牌位,路祭牌位,以及引魂宝蟠。问答中所说的路引应该是指引魂宝幡。

无常鬼:在农村,有老人去世,路引该怎么写?

引魂幡,是用柳枝等挂上有白纸黑字书写的文字组成,有长孙或长子扛着走在送葬队伍的最前边。柳枝上挂的是一个用白纸叠成的三角形,上面上无常鬼、下、左、右书"引魂宝幡”四个字,一个角挂在柳枝上,下面两个角吊一幅白纸对联:“金童引上天堂路,玉女接进斗牛宫"。两幅对联当中,在三角的下面,贴上一条比较宽、长一点的白纸条,中间书写:共和国故大公民X府XX老先生 寿终正寝 享年ⅩX春秋。或:共和国故大公民X府XXX老夫人 寿终内寝 享年XX春秋。在寿终正寝的两旁,用小点字书写:左边:生于X年X月X日;右边:率于Ⅹ年X月X日。

无常鬼:在农村,有老人去世,路引该怎么写?

也有用私称谓的,如家父、家母,内容改一下即可。

路祭牌位也大多是公称:共和国故大公民X府XX老先生之祭位。

或:共和国故大公民X府X老坤范之祭位。

灵牌牌位一般用私称:

先考X府讳ⅩX府君之灵位

先妣X府讳X氏内君(xx)之灵位。

《三国志》中有一段记载非常有意思,那就是孙策遇刺事件。孙策的死亡,可以说改写了整个东吴的历史走向。身为一方大佬,孙策被刺杀让人很是意外,但更让人意外的是这件事竟然被人预料到了。

无常鬼:在农村,有老人去世,路引该怎么写?

▲孙策剧照

无常鬼:在农村,有老人去世,路引该怎么写?

这个人就是郭嘉。郭嘉在和曹操闲谈时曾说: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

无常鬼:在农村,有老人去世,路引该怎么写?

▲郭嘉剧照

后来果然不出郭嘉所料,孙策爱打猎,一次出城狩猎时,仅仅带了几个仆从。后来被仇家许贡的门人行刺,回城后重伤不治,不久就死了,年仅26岁。如果将郭嘉说成是未卜先知的“金蝉”,那孙策无疑就是要死了尚且不知道的糊涂人了。

当然有些人认为孙策被刺试件可能是郭嘉干的,因为正常人不可能猜的这么准,如果整件事都是郭嘉策划的,那就说的通了。

▲张飞剧照

其实不然,某些事情虽说看似不可预测,但日常行为,已经决定了最终命运。比如说张飞,爱喝酒,喝完酒还爱打人。事后还将这些士卒放在身边,这就是取祸之道。一旦张飞没有能力反制这些人时,这些人必然会反抗报仇。

所以说:心思敏捷,善于观察的人,必然能像金蝉一样趋利避害。而大意麻痹之人,无常鬼来到身边索命,这人还是该怎样就怎样,完全不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