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北京到现在快20年了一直在跟山西人打交道,认识的山西人主要是太原,大同,运城,长治人山西天镇人。
山西人给我的印象最深的是稳重山西天镇人,年轻人也好年长者也罢,大部分都很稳重,个别除外。说话办事不夸大,不浮躁。做事踏踏实实,财富更是不显山不漏水。大街上办公室里,生意场上,酒店里坐在一起的山西人看着普普通通,保不齐哪位就是身价过亿。
年轻一辈的煤二代也有不靠谱的山西天镇人,虽然一开口是山西口音,但是表现出来的跟山西人整体形象极其不符。
山西人给我的另一个深刻印象是对金钱的理解,世面上很多商界大佬貌似这几年山西人少,其实是山西人更低调,更讲本质。生意的本质是什么?利润,利润是什么?现金,硬通货。什么股票,债券,山西人一般不扯这个,金条古董才是硬道理。但也有金融这方面玩得好的,八零后山西首富李兆会就很厉害。
之所以跟山西人打交道合作这么些年还有一个原因,不管是去山西还是接待山西朋友,汾酒都是必须的,我还最爱喝汾酒[呲牙]
在春秋战国时,我们乌盟商都县属于赵国管辖,至今还能在商都格化司台乡元宝山村看到赵国古长城遗迹,秦统一中国后,为抵御匈奴对秦国边界的袭扰,沿边界建立烽火台,商都就是一座重要的烽火台,而且是从河北省张家囗市数过来,商都正好是第七座烽火台,所以商都又称为“七台”,这也就说明乌盟地区从春秋战国时就属于中原农耕文明区,一直存在着汉人。
大规模的移民是从清广绪年间开始的,不是有一首民歌《走西口》吗?歌中唱的就是山西人逃荒到内蒙的故事。
同时,乌盟地区也是河北山西商业贸易的重要通道和交通枢纽地带,山西资金涌入商路,使集宁路曰益繁荣,包头有一句话,叫做“先有复兴公后有包头城。”当时由黄河湾形成的包头南湖被建成了内蒙最大的水旱码头,船桅林立。可见山西富商的金钱对内蒙商贸繁荣起了多么大的作用?受商路繁荣的影响,由河北.山西过来的移民也在商都大量增加,当时就有一句话:“要想发财,快去七台。”所以七台城也很快形成了城门城墙齐备的县城。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的一部血泪史,作为当时的中国有着四万万同胞,但却被一弹丸小国日本侵略八年,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山西人,就来为大家解答一下今天的问题。
1938年后日本占领的山西地区。
先来简单叙述一下,为什么日军打到山西就攻不下去的原因
山西的地形非常有利于守,日军虽然拥有机械化部队以及重形炮弹等装备,但山城与平原不同,日军的机械化部队不能发挥出其优势,所以山西军民上下一心誓死拖延日军侵略中华的速度。
不过很多城市还是被日军占领,不过攻下山西大部分城市后,日军并没有像陕西进军,反而是占领山西大部分地区后,并没有对山西相邻的省份做出相应的行动。其主要原因便是山西军民将日军的兵力大部分消耗到山西,无暇西顾。
接下来回归今天的主题,日本人占领过哪些地方。
太原会战(1937)
太原位处山西中部地区,所以这里便成为了日军的主要进攻对象,日军纠结了大部分军队来进攻太原,不过中国军人永不言弃,所以就算是战斗到一人也坚持下来,不幸的是太原被攻占,相邻的几个市也被日军攻占。
1938年初日军山西发起强有力的侵略
1938年元旦后日军抓住晋绥军、中央军、川军作战失利的机会,疯狂的向山西发起猛烈进攻,几座重镇相继沦陷。
长治 1938年2月21日
晋城 1938年2月26日
临汾 1938年2月28日
1942年日军占领山西第103个县
沁源县:
1942年10月日军占领山西沁源县城,标志着山西只有两个县城没有被日军攻占,山西共有105个县,而此时日军已经占领103个,不过庆兴的是永和县与平顺县始终没有被日军占领,在与晋军的交战中,八路军与晋绥军表现出强硬态度,日军始终无法攻陷。
永和县地处临汾西部,此处山高沟深,日军机械化部队完全没有办法展开,这里有八路军两个作战能力强的旅,以及一支敢死队,更有晋绥军第六集团军陈长捷在此处驻扎,其军事实力勇猛强劲,日寇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永和县:
一直保持着安定的生活,此地民众对陈长捷与八路军很是感激,所以有些当地地主老财知道八路军军事力量差,就主动出钱买枪送给八路军。
平顺县:
位处太行山脉的西部,隶属于长治,地势比永和县还要险峻,日军只能靠双脚走路,而驻扎在太行山脉的八路军129师对日军没有丝毫的手下留情。
在崇山峻岭中屡次狙击日军,让日军寸步难行,但无奈遭到汉奸的出卖,不过八路老总还是稳如泰山,命令神枪手打掉汉奸,日军没有汉奸的带路就像一群瞎子,此时八路军一闪而出,将日军打的屁滚尿流。从此日军放弃了对平顺县的任何战略方案。
总结:1938年后,山西只有百分之1.8的土地在中国军民手中,而剩余土地则是被日军全部侵占,不过在八年抗战胜利后,日军司令在投降书上签了字。
日本天皇发布投降新闻的时候,这些日军都陆续退回太原,八路军与晋绥军收缴这些败兵的武器时,山西全境军民欢天喜地,这也是靠军民同心换来的,支持中国军人。
大家是怎样想的呢?欢迎留言互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