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让我们知道最初的信件是怎样的邮票的发明者。
最早的时候,信是需要买的,邮递员把信件送给你的时候,你就要把钱给邮递员,相当于现在的货到付款邮票的发明者。这本来很正常,但是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有的信相关性不大,就像现在垃圾邮件一样,他发给你了,我不买。那个时候不像现在电子邮件随便发成本很低,那个时候是需要马车送的,属于有钱人才能玩得起的游戏。所以很多人由于没有钱,就不买这个信。有些人投机取巧,有一对很贫穷的夫妇,丈夫要远行,他知道妻子买不起信,就约定好信号,我给你写信来,我在那个信封上画个圈就是我平安到达,我现在状况非常好,如果没那个圈……,你就要想办法来救我,看看信里写了什么。邮递员把信给她的时候看到一个圈,就不买了,所以英国邮政有许多这样毫无价值的存货。但是英国邮政付出了马车费和邮递员费,成本越来越高,这个信就越贵,造成恶性循环,很多人都买不起信,英国邮政就快垮掉了。
有一个英国的小学教师邮票的发明者,他自己由于写不起信,他发明了邮票,由写信的人出钱,这样一夜之间英国邮政就没有无效存货了,因为钱已经事先付了,由于没有了无效存货,他的运营效率就提高,成本就降低了,信的价格就越来越低,很多人就愿意去写信了。
改变了模式,让濒临倒闭的英国邮政一下子复活起来,并且全世界都在用这个模式,将邮政演变成了具有金融属性的工具了。
“邮票之父”罗兰·希尔
Rowland Hill(1795——1879)
英国邮政改革家、邮票创始人。曾任教师、政府职员和编辑。1837年提出减低和均一邮资的主张,提议在英国境内凡重量在0。
5盎司(14。175克)以下的信件,不论距离远近,一律收费1便士,还提出预付邮资的方案。在小册子《邮政改革的重要性和实行办法》(Post Office Reform: Its Importance and Practice)中提出了邮票最早的概念:“以一大小恰与邮戳相等的纸片,背面涂以胶液,略蘸水后即可粘于信件背面”。
1837年,英国国会下院指令一个专门委员会审议其建议。1839年英国国会批准,同年12月5日起实行邮资标准为4便士。经过这种过渡后,1840年1月10日开始实行1便士邮资制。希尔参与邮政改革的实践,筹划设计与印制黑便士邮票,于1840年5月6日正式使用。
1846年起,历任英国邮政总局局长秘书、高级秘书,1864年退休。1864年受封为爵士并接受牛津大学授予的民法博士学位,1879年获伦敦市荣誉市民称号。逝世后,被集邮界誉为“邮票之父”。不少国家和地区为他发行纪念邮票,有的以其肖像为邮票图案。
下图是英国1980年发行的“罗兰希尔诞辰纪念小全张”和黑便士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