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家军只是民间的说法,并不是官方承认的岳飞死后。南宋时起义军蜂拥而起,有很多都投靠了岳飞(岳飞虽然级别不是最高的,但在民间威望很高,否则就不会直到今天知名度还这么高了)。然后那些归顺岳飞的农民军队就自称为岳家军,这个称呼也得到了广大人民的认可。而且岳飞武功高强,在金兵中也颇有名声,岳家军的称呼常常出现在两军对垒自报家门时,可以起到震慑敌军的作用。
所以岳家军只是口头的称呼岳飞死后,并不是一个编制。在正式的场合是不会出现的。不过岳家军的称呼被皇帝听说可能是他害死岳飞的原因之一。
在岳飞死后岳家军并没有就地解散
首先,岳家军其实是民间的叫法,官方是没有这个叫法的。其次,岳家军本身其实由三大部分组成,最核心的是所谓“背嵬军”,这是岳飞亲自组建的一支战力强悍的骑兵(所谓踏白岳飞死后、游奕两支骑兵也是背嵬军的组成部分)及其辅助步兵;剩下的是招降的民间起义军,还有就是北方降将及其部队。你所说的解散,解散的主要是后两者。岳飞死后,帐下名将傅选还担任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背嵬军统制”呢。
岳家军中岳飞手下大将的结局:
张宪与岳云:在岳飞死的当天,其子岳云和张宪也被当街斩首;
牛皋:在岳飞死后第五年,牛皋被张俊他女婿毒死;
王贵:在岳飞死后,王贵离开岳家军去了福建任职,基本等于退养,八年后去世;
徐庆:徐庆被迫离开岳家军之后,到地方任职以后不知所踪;
董先:被打捞到御前干了几年后又调回鄂州任职,最后善终在鄂州;
幕僚:不是编管就是流放,相当一批没等到平反就死在流放地了;
胡闳休:也许是精神真的受挫,装疯装了几年后去世;
李道:在岳家军部将里,结局最好的估计就是李道了,之前屡战屡败,归了岳飞以后也混的人模人样,后来长期驻守襄阳属于后方干活的。岳飞死后他也没受牵连,再后来闺女李凤娘不知道沾没沾岳飞部将后人的光,被岳飞的粉丝宋孝宗挑去当儿媳妇了。升格成皇后以后权势熏天,皇帝都怕,李道又是加封又是赏赐的安享晚年;
李宝:按名垂青史的话,最好的是李宝。李宝后来陈家岛海战一战成名,也被封节度使还被赵构赐了个御书“忠勇李宝”旗,宋史里面他自己有传,从这个角度说混的比张宪牛皋这帮人好多了;
毕进:主要是生的儿子好,老来成了南宋中期的战神级名将。而且不知道是不是跟着儿子工作地点沾的光,也埋到杭州陪岳飞去了。
岳飞的儿子,最有名的就是岳云,有的人认为是养子,古代武将有收养义子的传统和习惯,熟知的有:三国的刘备,关羽,明朝的李自成,张献忠!还有古代的嫡(长)子制度,如果儿女多了,嫡(长)子看起来才像是子女,庶岀的经常被忽略!这种儒家(汉武帝以后形成)的血统规则,根深底固,就连皇权传承也得体现:得位正(由上一任皇帝指定)一律叫xx帝,不正的就是xx宗,除了明朝朱棣牛了一下,混了个“明成祖”,但也留下了南京一套政府体制的特殊存在!
历史记载岳飞有过两个老婆,五个儿子,岳雷也是存在的,与岳云同为第一个妻子刘氏所生,后三个为岳李氏所生,但《岳雷扫北》,根本不可能有,岳飞死后,南宋苟安再无大的作为!岳飞死后20年(1162年),宋孝宗为岳飞平反昭雪,1178年,追封为王!而岳飞的孙子岳珂出生于1183年,很多黑岳飞的喷子,说岳飞的平反是岳珂一家之言吹出来的,不知是何居心!
对不起,岳飞是我非常喜欢,尊重,敬重的大英雄!才不由说可这么多,见谅!
岳家军,顾名思义就是岳飞的军队,南宋初期军队流行以主将姓氏命名,比如韩世忠的韩家军,张俊的张家俊,刘光世的刘家军,“中兴四将”都有“家军”。之前有网友提及“岳家军”的叫法触犯了宋高宗,其实是种误解。
岳家军鼎盛时期分为12军,总数超过10万,这其中除了少部分是岳飞早期指挥的军队,大部分源自收编,比如镇压钟相杨么起义,山东两河忠义社梁兴、李宝等。
岳飞不仅是个优秀的军事家,还是个很好的管理者,岳家军来源复杂,规模庞大,却军纪严明,有“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说法。良好的纪律造就了良好的战斗力,岳家军能连战连胜,与优良的管理关系密切。
岳家军的将官也都为人所熟知,比如前军统制张宪,前军副统制王俊,右军统制庞荣,中军统制王贵,副统制郝晸,左军统制牛皋,后军统制王经等。
岳飞死后,前军统制张宪受牵连,与岳飞长子岳云一起被斩首,牛皋为秦桧毒杀,这两人算是下场较为凄惨的。
前军副统制王俊是诬告岳飞的主谋之一,由于与张宪关系不睦,顺带诬告了张宪,江西岳母庙五人跪像就有他一个。王贵受秦桧胁迫也参与了对岳飞的诬陷,一起诬告的还有董先,傅选等。
岳飞死后,岳家军被裁撤,改为鄂州军,高宗委派田师中节制,此人原是张俊部下,以拍马屁著称,任上毫无作为,此后鄂州军每况愈下,不仅人数较少,军纪也十分散漫,逐渐被边缘化,南宋末年,最后一任鄂州统制程鹏飞率军归降蒙古,岳家军就此终结。
我是历史达人日慕乡关,欢迎关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