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26年年7月7日李建成女儿永宁公主,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首都长安的皇宫北门玄武门发动了一场夺权政变。

李建成女儿永宁公主:李建成、李元吉死后,他们的妻子最终结局如何?

李建成女儿永宁公主:李建成、李元吉死后,他们的妻子最终结局如何?

李建成女儿永宁公主:李建成、李元吉死后,他们的妻子最终结局如何?

李建成女儿永宁公主:李建成、李元吉死后,他们的妻子最终结局如何?

政变中他设计杀了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李建成女儿永宁公主,自立为皇太子,逼当时的皇帝李渊退位,史称玄武门之变。

在这场政变中,p李世民在后来如愿以偿当了皇帝,而失败的一方李建成和李元吉毫无疑问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李建成女儿永宁公主。

先说原来的皇子李建成。李建成是李渊的长子,也是明正言顺的皇太子。他深知自己作为文官,功劳和威望都不抵带兵打仗弟弟李世民。

而李世民握有兵权,也有取自己而代之之意,所以他深感危机,便先下手为强,联合李元吉排挤陷害李世民,结果被李世民发动玄武门反杀。

做了这样的事,李世民自然不会放过他和他的家人。死后李建成的头颅被割下示众,后来虽然被追赠了皇太子,但是也是被安上了“隐”这个有贬义的谥号。

他的家属女眷更是被杀的杀被卖的卖,还有的被收入宫中。五个儿子全部被杀,只有女儿得以幸免。

李建成第二女,名婉顺,字尪娘,李世民按公主的封制封她闻喜县主。另一个女儿也被封为乐陵县主。据说李建成有五个女儿,其余女儿史料不详。

李建成的妻子郑观音,倒是没有在玄武门之变后受到李世民伤害。她寡居在长乐门,抚养没长大的孤女。

唐高宗上元三年(公元676年),郑观音去世,享年七十八岁。在她死后,葬礼很是隆重,李世民也是亲自哀悼。墓志铭也是给予了她很高的评价。

在那种背景下,郑观音也算是幸运的,没有受到过多的威胁,享受了自己的暮年,而且身后留下了美名。尤其在古代那种注重自己身后名声的情况下,郑观音的好名声显得尤为可贵。再来说说李元吉。李元吉原来是自告奋勇去刺杀李世民的,后来被李建成拦下了。玄武门之变,他和李建成一起被杀。

李世民斩草除根,也是把他五个儿子一并处死。与李建成的的妻子不同,杨氏被后来李世民霸占,纳入了后宫,被称为“巢剌王妃”。

如果不是魏征等人力谏,杨氏还很有可能被李世民立为皇后。其实李世民杀死李元吉后霸占杨氏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一方面,李元吉的妻子不是一般人,她出身高贵,是弘农杨氏后代。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之后,自然是非常需要拉拢弘农杨氏这个显赫家族的,这是政治需要。

另一方面,野史记载,李世民和杨氏早就互生情愫,默默喜欢,两人常常眉目传情。当然这种说法不好说站不站的住脚,毕竟李世民是一个政治家,应该不会不要江山只要美人。

但是无论怎么说由于李世民霸占杨氏确实是乱伦的行为,所以历史上对杨氏评价也比较不堪入目。这个角度来讲,杨氏的遭遇确实比李建成之妻郑观音要惨。

李世民作为中国古代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后来也是一代明君,他开启了贞观之治,为唐朝乃至中华民族的发展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玄武门之变仍是其人生的一个污点,尤其是后来的杀死弟弟后还霸占弟妹更是让他在历史上都遭到诟病。

而李建成和李元吉作为政治斗争的失败者,他们的妻子一个寡居孤老至死尚且说的过去,另一个被霸占纳入后宫就显得有辱尊严了。

明代公主的真实婚姻状态,其实并非我们想的那么悲惨,像明穆宗朱载垕第四女永宁公主那般,嫁给一个短命鬼,然后孤独终老十二年,最后郁郁而终的结局,这还是少之又少的。

李建成女儿永宁公主:李建成、李元吉死后,他们的妻子最终结局如何?

首先,在明代,能被称公主的,只有皇帝的女儿,《明史》载:“明制,皇姑曰大长公主,皇姊妹曰长公主,皇女曰公主,俱授金册,禄二千石,壻曰驸马都尉”,就是皇帝祖父的女儿称大长公主,皇帝父亲的女儿称长公主,皇帝的女儿称公主,她们皆授金册,禄二千石。

李建成女儿永宁公主:李建成、李元吉死后,他们的妻子最终结局如何?

其次,明代公主婚配的对象,也并不是自始至终都是只嫁平民,而不嫁权贵阶级,实际上明代对驸马的选择是经历了由勋贵子弟到庶民子弟这一大反转的。洪武至永乐年间,朝政局势并不稳定,内外皆存在着反对明朝统治的不稳定因素,因此为了稳固皇位与天下的需要,明帝多会将公主许配给公侯子弟,“王纳功臣之女,公主配大臣之子,未有疏忌之嫌也”,以此来拉拢朝中重臣,结成利益同盟,继而巩固朱家对于天下的统治。

李建成女儿永宁公主:李建成、李元吉死后,他们的妻子最终结局如何?

李建成女儿永宁公主:李建成、李元吉死后,他们的妻子最终结局如何?

如明太祖朱元璋就将临安公主嫁于韩国公李善长的长子李祺,寿春公主嫁给颍国公傅友德之子傅忠,永嘉公主嫁给武定侯郭英之子郭镇,汝宁公主嫁给吉安侯陆中亨之子陆贤;明成祖朱棣就将安成公主和咸宁公主分别嫁与西宁侯宋昇的两个儿子,常宁公主嫁给西平侯沐英之子沐昕。

太祖、成祖之所以会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朝中重臣的儿子,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稳固天下,及其他们的统治。当时太祖刚立国,天下不稳,自然需要众臣一心,同仇敌忾,一致对外,因此他急需与朝中重臣建立更深的关系,而连姻无疑是加深感情的最好方法。而成祖是靠篡位登基的,他就更是需要众臣与他一心,不要反对他的统治,去支持他的统治,继而稳固他的天下。

但是,到了仁宗时期,随着朱家的天下越来越稳固,内外反明势力基本被肃清,明朝诸帝就不再着眼于利用与朝中重臣连姻来稳固朱家天下,而是逐渐把重心转移到加强皇权、稳固自身统治上来。为了加强皇权,明帝自然是不允许外戚干政问题再现明朝,如此,为了防止外戚干政,明诸帝也就开始不再让公主嫁与朝中重臣之子,不愿再让有权势的勋贵子弟成为皇亲国戚,而是更倾向于让政治背景低、品性好的庶民子弟做驸马。

由此,仁宣之后,公主嫁于高官之子的,有记载的就只有三位,明宣宗常德公主嫁给阳武侯薛禄之子薛桓;明英宗嘉善公主嫁给兵部尚书王骥之孙王增,崇德公主嫁给兴济伯杨善之孙杨伟。其余有记载的公主,其驸马基本上都是庶民或低级官员子嗣,比如明英宗淳安公主嫁给锦衣卫军士蔡城之子蔡震,明宪宗永康公主嫁给国子监生崔儒之子崔元,明孝宗永福公主嫁给贫民邬景和。

当然,公主虽嫁与平民家庭,但她的生活却并不会差,先不说其年俸二千石依旧照给,就单单是皇帝给其的嫁妆和庄田,就足以让她舒舒服服的过下半辈子,所以在生活上,这些公主们虽然下嫁到庶民的家庭中,可她们却不回因此而受苦,依然是能够继续享受着荣华富贵。

其次,身为公主,这身份就摆在那里,可以说是高贵无比,因此就算下嫁,在夫家也没有敢欺负她,毕竟她可是皇族,如果夫家敢欺负她,这就是打皇家的脸,等于是欺君罔上,这可是满门抄斩的重罪,试问谁敢去冒这个风险呢?因此,对于下嫁的公主而言,即使是嫁到庶民家庭,她的地位也不会有丝毫的下降。

不过,因明朝的公主无法自由的选择夫婿,而只能够听从皇帝的吩咐,无论皇帝选择的夫婿是帅是丑,是高是矮,是健康还是多病,只要皇帝认准的,公主就不能有任何的借口可以拒绝。因此,对于公主而言,她们最为痛苦的地方,其实不在于经济,也不在于地位,而是在于感情。

当时,因明朝皇帝多将选驸马一事交由太监负责,而选婿太监又往往会被人用钱财所收买,所以明朝经常出现公主被一些别有用心的庶民子弟骗婚的事情。比如明孝宗年间,孝宗为妹妹德清公主挑选驸马时,负责此事的太监李广就被富民袁相收买,从而被选为驸马,“弘治八年,内官监太监李广,受富民袁相重贿,选为驸马,尚德清公主,婚期有日矣”,不过好在此事被谏官发现,并被上报孝宗,孝宗这才发现,而后在原定婚期之前,下令废除了袁相的驸马身份,令再选驸马,德清公主这才幸免于难。

但是,不是所有的公主都跟德清公主一样幸运,多数被骗婚的公主都没有什么好下场。比如,明神宗为妹妹永宁公主挑选驸马时,因梁家人重金贿赂了太监冯保,最终永宁公主嫁给了“其人病瘵羸甚,人皆危之”的梁邦瑞。而后,婚后不到一个月,本就时日无多的梁邦瑞就一命呜呼,害的永宁公主寡居数年,最终郁郁而终,堂堂大明公主落得个如此结局,真的令人是唏嘘无比。

总的说,明代有些公主的婚姻是可悲的,因明代选驸马制度上的缺陷,致使少许公主被别有用心的人骗婚,而这些别有用心之人多是短命鬼,他们就是希望借着娶公主来冲喜,来让自己的病变好。但是,我们都知道,病就病,靠婚嫁是好不了的,因此最终这些被骗婚的公主,她们的结局也就不难想象,那就是孤独终老,直至郁郁而终。

毕竟,因为当时明朝的社会风气就是“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因此与其他朝代公主可以选择“离婚”或者再嫁不同的是,明代公主即使婚姻不幸甚至守寡,也不能改嫁,只能是孤独终老,比如德清公主孀居三十一年而薨,这三十一年一直都是孤苦伶仃;永宁公主在结婚当天发现驸马已病入膏肓,但已无可挽回,只能是照旧成婚,但婚后一月丈夫便去世,此后永宁公主也未改嫁,她独自一人承受不幸婚姻,数年后悲伤而逝。

只能说,明朝被骗婚的公主虽然享尽世间所有的荣华富贵,但其婚姻却是悲惨无比,基本上就是以孤独终老,郁郁而终为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