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2月23日土肥原贤二,臭名昭著的7名日本甲级战犯——东条英机、松井石根、武藤章、坂垣征四郎、广田弘毅、木村兵太郎、土肥原贤二被执行绞刑,恶魔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报应。按照抽签顺序,第一个被绞死的就是土肥原贤二,而他也正是炸死张作霖的元凶。 土肥原贤二1883年,土肥原贤二出生在日本冈山县的一个军人家庭,先后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和陆军大学。1913年,30岁的土肥原贤二被派往北京。从1913年至1927年的14年间,土肥原贤二深入中国,利用自己的特务本领在各派军阀和势力之间游走,建立了广泛的人脉。1928年3月,土肥原贤二被“东北王”张作霖聘请为自己的顾问,负责指导奉军的训练。事实证明,土肥原贤二的军事才能确实突出。他先是帮助张作霖打败了直系军阀吴佩孚,后又打败了叛变张作霖的郭松龄部队。当然,他这么做都是有原因的。 张作霖土肥原贤二这么帮助张作霖,目的无非是希望将来张作霖能听日本人的话。可惜,土匪出身的张作霖在民族大义面前丝毫不为所动,土肥原贤二恼羞成怒。1928年6月4日,当时相当于中国元首的张作霖在回奉天的路上被炸死,而这起谋杀的幕后主凶就是土肥原贤二。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东三省沦陷。可是,面对诺大的东北,日本人一时不知道如何治理。这时,又是这个土肥原贤二跳出来请回了“末代皇帝”溥仪,并在东北成立了伪满洲政府。 溥仪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成了日军第十四师团的师团长(中将军衔),他的军事天赋再次得到证明。1938年,土肥原贤二的师团被名将薛岳的12个师围剿,结果却全身而退。因为这一站,蒋介石军法处决了自己的嫡系将领——黄埔一期毕业的中将师长龙慕韩。 薛岳同年5月,为阻止土肥原贤二的师团,蒋介石不惜掘开黄河花园口的堤岸,数十万百姓被淹死,1200余万人流离失所,史称“花园口决堤”,蒋介石也因此背上一世骂名。土肥原贤二还干了一件出名的事,那就是诱降了当时的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在此之后土肥原贤二便渐渐销声匿迹。直至1945年8月12日,土肥原贤二出任日本第一军总司令,3天后,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土肥原贤二被捕。 土肥原贤二受审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熟悉英美法律的土肥原贤二一言不发,因为这样会造成证据不足的情形,所以土肥原贤二的审判持续了两年多,最后在中国的强烈要求并出示证据下,才被判处绞刑,按照抽签顺序,他被第一个执行死刑。全程他只说了四个字“主张无罪”。而取自他的名字的“土肥圆”则成了现在的网络流行语。

发生在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无疑是日本14年侵华战争的“揭幕曲”,而整个事件的谋划者主要有4人,即石原莞尔、板垣征四郎、东条英机和土肥原贤二土肥原贤二。事变发生后,这4位名气不大的小角色顿时名声大噪,不仅成为日本举国称颂的“英雄”,并且屡获升迁,可谓风光无限。但是,这4位在中国犯下累累罪行的战犯,最终的结局却大不相同。现简述如下:

土肥原贤二:土肥原贤二最后什么结局?

土肥原贤二:土肥原贤二最后什么结局?

土肥原贤二:土肥原贤二最后什么结局?

土肥原贤二:土肥原贤二最后什么结局?

时任关东军参谋的石原莞尔

土肥原贤二:土肥原贤二最后什么结局?

石原莞尔土肥原贤二,号称日本陆军第一参谋,时任关东军参谋。早在事变发生前两年,石原莞尔便提出臭名昭著的“最终战争论”和“满洲土地无主论”,鼓吹日本与西方之间必有一战,而帝国要想赢得胜利,必须首先占领地广物博的“无主之地”-满蒙。正是在石原莞尔理论的指导下,关东军最终发动“九一八事变”,并利用张学良不战而逃的良机,火速占领中国东北三省。

“九一八事变”后,石原莞尔屡获高升,最终升任陆军中将、参谋本部作战部长。不过,石原莞尔随后的立场发生大转变,极力鼓吹“中日和好”、“日美亲善”理论,反对扩大对华战争和对美开战,结果遭到解职和全民唾弃。日本投降后,石原莞尔因亲美主张获得麦克阿瑟的庇护,未能列入战犯名单当中。1949年8月15日,石原莞尔因膀胱癌病死,终年60岁。

晚年的石原莞尔

说句题外话。日本投降后,石原莞尔曾主动向美军驻东京宪兵司令部自首,希望能把他列入甲级战犯名单,以此来恢复他应得的“尊严”,但遭到美国驻日占领军当局的拒绝,而他也是“九一八事变”主谋中唯一没有得到惩罚的人。不仅如此,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还让石原莞尔作为证人,来检举、控告东条英机等人的罪行,实在具有讽刺意味。

板垣征四郎,时任关东军高级参谋、第2课课长,跟石原莞尔一起都是“九一八事变”最主要的策划者。事变发生后,板垣征四郎积极参与伪满政权创建事宜,提出全面控制“新政权”的具体措施,并担任伪满洲国执政顾问。全面侵华战争开始后,板垣征四郎晋升大将,历任第5师师长、陆军大臣、日本侵华派遣军参谋总长、驻朝日军司令,并参与过太原会战、徐州会战。

接受审判的板垣征四郎

日本投降前4个月,板垣征四郎出任第7方面军司令,在马来亚、荷属东印度指挥日军作战。日本投降后,板垣征四郎仍顽固作战,直到1945年9月才率部向英军投降,随后遭到逮捕。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板垣征四郎被起诉犯有“破坏和平罪”、“杀人罪”、“分裂中国”等10项战争罪行,最终以甲级战犯的身份,在1948年12月23日被执行绞刑。

东条英机,绰号“剃刀将军”,时任参谋本部整备局动员课大佐课长,亦是“九一八事变”的主谋之一。事变发生后,日本各政党对军部所持放任态度表达不满,东条英机指控对方是在“挑拨军民关系”,并对他们进行调查,由此深获军界高层的青睐并屡获高升。1941年11月,东条英机受命组阁,上台不到1个月便发动震惊世界的“珍珠港事件”,最终导致日本战败投降的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

接受审判的东条英机

1944年7月18日,在败局已定的情况下,东条英机被迫辞去首相职务,以预备役的身份退居幕后,但依然未能逃脱正义的审判。日本投降后,东条英机被美国占领军当局列入“甲级战犯”名单,经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审理后,最终被判处绞刑,并在1948年12月23日正式服刑。不过,东条英机临死前仍执迷不悟,丝毫没有忏悔、谢罪的表示,实在令人愤慨。

土肥原贤二,绰号“土匪原”,时任奉天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是继青木宣纯、坂西利八郎之后,在华从事间谍活动的日本第三代特务头子,因善于打间谍战,因而有“东方的托马斯·爱德华·劳伦斯(一战期间英国派驻阿拉伯世界的最著名间谍)”之称。“九一八事变”后,土肥原贤二又一手策划了伪满洲国建立、“华北自治”等活动,堪称日本全民侵华战争的急先锋。

土肥原贤二

因为在华从事间谍战、制造分裂“有功”,土肥原贤二获得军部高层的赏识,最终晋升陆军大将,历任航空总监、本土东部军司令官、第7方面军司令官、教育总监等要职,甚至在日本投降后还一度担任第12方面军司令官兼东部军管区司令官。不过,土肥原贤二最终未能逃脱正义的审判,被美国占领军当局抓捕并列入“甲级战犯”名单,经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定罪后,在1948年12月23日被执行绞刑。

参考书目

江口圭一:《日本十五年侵略战争史(1931-1945)》,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余先予、何勤华、蔡东丽等:《东京审判》,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