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名人辈出,有很多名声好的人,其中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李大钊,开国将军中孙毅、韩振纪,就属于河北名声最好的名人,今天主要介绍他们三位的事迹谭震林简历。

谭震林简历:中国历史上河北名声最好的名人是谁?

谭震林简历:中国历史上河北名声最好的名人是谁?

谭震林简历:中国历史上河北名声最好的名人是谁?

李大钊(1889—1927)谭震林简历,河北乐亭人。他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在《新青年》等刊物上,发表过《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再论问题与主义》等文章。

1927年4月6日,张作霖勾结外敌,逮捕李大钊等80余人,4月28日,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英勇就义谭震林简历。

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不仅是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而且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孙毅(1904—2003),河北廊坊大城县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粤赣军区第22师参谋长,红3军团教导大队大队长,红1军团参谋长等职,参加过赣州战役,苏区第四、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和长征;参加过直罗镇、东征、西征和山城堡战役。

抗战时期,曾任晋察冀军区参谋长,冀中军区参谋长,晋察冀军区第3军分区司令员等职,参加过平型关战斗和反“扫荡”;参加过晋察冀边区1944年攻势作战。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司令员兼晋察冀军区第7纵队司令员,河北省军区司令员等职,参与指挥大清河北支援平津作战,为解放北平开辟南部战场;参加解放石家庄和天津的战斗。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第二高级步兵学校校长,华北军区副参谋长,总参谋部军训部副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韩振纪(1905—1975),河北省高邑县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1年12月,参与宁都起义,参加红军,历任红5军团第14军侦察科长及第13军参谋处长、副参谋长,中国工农红军学校军事团副团长等职,参加了苏区第四、五次反“围剿”斗争,参加赣州、漳州、南雄水口等战役和长征,长征中干部团参谋长,参加夺取娄山关、四渡赤水、攻占通安州、再夺天险腊子口等战斗;参加击溃马步芳骑兵的战斗。

抗战时期,曾任抗大第1大队大队长,八路军第115师344旅687团副团长、政委,八路军第115师第344旅参谋长,新四军第2师参谋长兼淮南军区参谋长等职。率部参加过平型关战斗,参与领导开辟巩固晋东南根据地,协助左权、黄克诚在太行山南部进行反“扫荡”反“磨擦”的斗争,参与指挥“磁武涉林战役”等战役战斗;协助罗炳辉、谭震林领导淮南根据地的斗争;参与指挥五尖山战斗、程家市战斗、淮南津浦路西反“扫荡”战役和占鸡岗战斗等;协助粟裕司令员指挥第三次天目山反顽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部军工部部长兼政委等职,组织接收、建设兵工厂,创建以珲春为中心;兴山、佳木斯地区;鸡宁、东安地区;哈尔滨地区四大军工地,为军需生产发展做出贡献,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重工业部机器局局长,总后勤部汽车拖拉机管理部部长等职。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

你认为谁是河北名声最后的名人?欢迎交流、补充。

“荣耀历史”用心为你解答。

谭震林简历:中国历史上河北名声最好的名人是谁?

红军、东北抗联、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志愿军是不同时期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谭震林简历:中国历史上河北名声最好的名人是谁?

1927年8月1日凌晨2点,周恩来、朱德、贺龙等人在南昌领导武装起义,起义部队使用的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以贺龙为总指挥。

谭震林简历:中国历史上河北名声最好的名人是谁?

谭震林简历:中国历史上河北名声最好的名人是谁?

谭震林简历:中国历史上河北名声最好的名人是谁?

谭震林简历:中国历史上河北名声最好的名人是谁?

起义爆发后,国民党调集优势兵力围攻,起义部队被迫转移,大部分被打散,危急时刻部分起义部队在朱德等人的率领下,于1928年4月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同年5月,朱德领导的南昌起义剩余部队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武装部队正式合并成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兼军委书记。1928年5月25日,中共中央委员会决定,全国各地工农革命军正式定名为红军!

谭震林简历:中国历史上河北名声最好的名人是谁?

谭震林简历:中国历史上河北名声最好的名人是谁?

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机构及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由此开始两万五千里长征,部分没有参与长征的红军部队在项英、陈毅等人的率领下在南方展开游击作战。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1936年10月,红二、红四方面军也胜利达到陕北,红军三大主力顺利会师,标志着长征结束,也标志中国革命的火种顽强生存了下来。

1936年12月12日,为挽救民族存亡,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了西安事变,扣留蒋介石,提出共同抗日,最后在周恩来等人的斡旋下,蒋介石答应“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但是蒋介石并没有立即兑现承诺,直到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次日中共中央向全国人民喊出: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呼吁建立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并主动发出《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宣布“取消红军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统辖,并待命出发,担任抗日前线职责”,展现出了民族大义之前共产党人崇高作风,然而直到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南京危急,蒋介石才被迫同意陕北的红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后改为第十八集团军,但是由于八路军番号已经下发部队,故一直延续这种叫法。同年10月,在南方开展游击作战的红军部队也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

朱德任八路军总司令,彭德怀任副总司令,叶剑英为参谋长,左权为副参谋长,任弼时为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为副主任。下辖三个师,分别是:

第115师,以林彪为师长,聂荣臻为副师长;

第120师,以贺龙为师长,肖克为副师长;

第129师,以刘伯承为师长,徐向前为副师长。

新四军成立之初,叶挺为军长,项英为副军长,张云逸为参谋长,袁国平为政治部主任,周子昆为副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副主任。1941年1月,国民党内部的反共分子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以8万人兵力围攻了正在转移中的新四军,叶挺被国民党扣留,项英、张云逸被叛徒出卖遇害,袁国平阵亡,全军共6000余名将士牺牲,实力大损,1月17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下令撤销新四军番号。

中共中央一方面严厉谴责国民党的罪行,周恩来写下“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另一方面重新组建新四军军部,任命陈毅为军长,刘少奇为政委,下辖7个师和1个独立旅,第1师师长粟裕,第2师师长张云逸,第3师师长黄克诚,第4师师长彭雪枫,第5师师长李先念,第6师师长谭震林,第7师师长张鼎丞,独立旅旅长梁兴初,就是后来在抗美援朝中率领万岁军38军给予美军痛击的梁大牙!

重新成立的新四军虽然编制庞大,但是队伍力量很薄弱,仍然坚持在苏中、苏北等地区抗日,在抗日的过程中队伍不断壮大。

八路军和新四军是党在抗日时期直接领导的两支队伍,前者在敌后战场,后者在正面战场,除了这两支外,还有一支党领导的抗日队伍,这便是东北抗日联队,简称东北抗联。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三省人民组织游击队,联合东北军旧部抗日,即东北抗日义勇军。1933年开始在东北区域组建广大的抗日统一战线,东北抗日义勇军也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后来中央长征,失去了与东北人民革命军的联系,东北人民革命军由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领导,1936年2月正式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主要领导有杨靖宇、赵尚志等,虽然下辖11个军,然而人数只有不到3万人,其中第1~7军属于共产党直接领导,其他4个军是统一的其他阵线武装部队。

日本全面侵华后,东北抗联面临关东军和伪军的联合“围剿”,损失惨重,期间杨靖宇、赵尚志先后壮烈牺牲,东北抗联仅余数百人退入苏联境内修整。1942年在苏联的帮助下,东北抗联得到恢复,并在8月1号当天被授予苏联远东方面军独立步兵第88旅的番号,接受苏联的训练,后来随苏联红军进攻关东军。1945年10月下旬,随着共产党派到关外的10万大军以及2万党员陆续到位,东北抗联结束了历史使命,归入中国人民解放军。

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投降,但是国民党已经策动对解放军的进攻。就在此时,罗荣桓提出将我党领导的部队番号改为“人民解放军”,这一倡议得到很多人支持,8月26号在《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中正式提出“解放军”。进入1946年后,我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东北民主联军)等部队逐步改称“人民解放军”,投入轰轰烈烈的全国解放战争,1948年11月1日中央军委对全军番号做出统一调整,下发《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规定团以上各级部队均冠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字样,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庄严成立,英雄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天安门前接受了党和全国人民的第一次检阅,随后继续向南解放海南岛,向西挺进青藏高原,直至将来的一天,剑指东南,实现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全中国的宏伟目标。

朝鲜战争爆发后,面对气势汹汹的多国联军,为了保住我国的战略缓冲,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决定抗美援朝,但是毛主席提出:我们不是跟美国宣战,是人民志愿的!因此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边防军改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入朝作战。1953年7月,双方签订停战协议,志愿军分批撤离,直到1959年1月志愿军建制撤销。

以上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成立到壮大,在不同时期因使命不同而采取的不同番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