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长期不能生产,“依然在研发”也有用啊,做技术积累李东生简历、技术储备,而一个企业之所以做技术积累、技术储备就是因为认定了将来可以投入生产,工程应用、实际使用。
华为当前让海思依然研发而且是持续加强研发麒麟芯片技术却有着更进一步的目的和需求。不是为了长久之后的有朝一日又能生产了李东生简历,并为了在长久之后让公司得到比芯片研发投入多得多、广得多、长得多的收入,而是按“山田周平”近日报道的华为陈黎芳所预计,将很快就能生产了,将要有代工厂给生产是个“两到三年”之后的事,但海思“仍将研发两到三年”,可谓时间紧、任务重!
我觉得华为陈黎芳所说海思继续研发且持续加强的“领先世界”芯片正是麒麟芯片。麒麟芯片设计原来正是华为的“三大领先世界技术”之一,以前由于是被领先世界的代工厂生产,而发挥过足够大李东生简历、足够多的作用,其中技术上的领先世界作用在如今、未来几年仍将发挥,华为手机倒是“一机难求”了;海思需要研发的其它芯片无需多么高、多么先进、多么领先的制程,用不着研发成7纳米的以及5、3、2、1纳米的;华为在自2020年9月15日至今的不到一年时间里,最着急的就是高端麒麟芯片生产,库存在不断减少,关键是面临着即将绝版的危险。
不能不相信陈黎芳所说的两到三年以后就会“看到”技术去美国化代工厂生产麒麟芯片。我是找不到怀疑、质疑的依据!只能说,作为华为董事兼高级副总裁的陈黎芳是代表华为管理层向“山田周平”透露的集体做出的“预计”,是个关于领先世界芯片制造企业生产领先世界芯片设计技术的预测,肯定是对“其他国家”芯片企业去除美国技术的现状和趋势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才得出了海思将会在几年后获得“不依赖美国技术的新供应链合作伙伴”这个预测性结论。何况,主要依托高端和领先的国际科技平台才得以迅速发展壮大强盛起来的华为肯定相当了解全球产业链及其合作伙伴的情况,国内科技企业应该是无出其右者。另外,我们国内这几年不是一直有不少人在说美国断供华为让更多的其他国家及其企业有了忧虑感以至危机感,因而已想或者已在采取去美国化的科技行动吗,又说参与断供华为行动的一些美国盟国盟友及其企业看清楚了美国政府只是在、只会让美国企业得到商业利益,认为荷兰的ASML最典型了,认为整个欧盟差不多就是如此。
综上可见华为依然在研发领先世界的麒麟芯片实在是太有用了!显然,大大超出了“技术积累”、“技术储备”的用处和价值,芯片设计技术没几年就可以变成实际使用的芯片成品了嘛,研发因此是迫切的,必须抓紧,千万不要搞什么重组或/和裁员,以免耽误时间;华为在两到三年的时间里哪止在“养着”海思,分明就是在让海思用尽可能短的时间完成与领先世界代工技术的预先性“对接”,无异于前瞻性的工程配套。
最终投入生产的领先世界麒麟芯片设计技术在华为那里最有用、有大用。不仅关涉到领先世界的华为高端手机,更关涉到领先世界的华为5G,“ 1 个领先世界”的回归能够带来“ 2 个领先世界”的重回,而“ 3 个领先世界”的再现就标志着华为公司实际意义上的整体科技实力和水平又恢复了,“不到一年”+“两到三年之后”,最多才过去了多少年?!TCL的李东生在这个月的上旬曾“坦言”:我们国家解决高端芯片问题至少要 5 年时间。
谢谢邀答。根据八卦君掌握的资料,最悲催的是造复印机的施乐(Xerox)公司,故事发生在1979年。那一年,施乐在自己的领地里画了一个圈...... 跑题了施乐公司1979年的一个错误决定,给施乐造成了高达1.4万亿美元的潜在损失。差不多等于苹果+ibm+微软三个公司合在一起的价值。施乐公司也丧失了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科技公司的美好前景。
事情是这个样子的:
施乐公司设在硅谷的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The Xerox PARC)设计出现代意义上的第一台个人电脑(PC)——Alto。
Alto电脑作为现代电脑的鼻祖,创下了多项史上第一:
第一个有图形用户界面的电脑,也就是说第一个配了屏幕,配了鼠标,可以在屏幕上移动鼠标点击的电脑。
第一台联网的电脑,Alto电脑联网后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封电子邮件。
第一台使用面向对象编程理念的电脑,这是现在大家用的电脑、手机和绝大多数数码设备背后程序的基础。
既然这么牛,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大家谁都没听说过Alto电脑,也没有人用Alto电脑上微信、访问悟空问答?
这一切都因为1979年,施乐给了苹果一笔投资,作为投资协议的一部分,乔布斯有机会进入施乐的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乔布斯对Alto的图形用户界面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抓住了这个珍贵的机会,深入了解Alto,并拿Alto作为样板,最终造出了第一台苹果电脑。
年轻的乔布斯与麦金塔电脑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后来比尔-盖茨在给苹果电脑开发office软件的时候,接触到了苹果的源代码。盖茨感到他可以做出自己的操作系统。后来,IBM给他提供了硬件,盖茨提供了软件环境。
与此同时,施乐公司本身并没有意识到Alto的价值,他们没有及时发布Alto电脑,也没有考虑保护它的产权,更没想到要大规模商业化。
事后看,施乐犯了一下连串的错误:1、施乐的高层根本不清楚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在做什么,也不知道Alto的价值;2、错误的让乔布斯进了研究中心。3、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的管理人员当时坚决不同意给乔布斯深入了解Alto的权限和机会,施乐公司高层强令研究中心开发权限。4、没有把向市场推出Alto电脑当做公司的一项重要工作;5、没有降低Alto电脑的造价。苹果后来在Alto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了鼠标,推向市场的时候,比alto的电脑鼠标便宜了20倍。所以,我们目前看到的这样的几家公司:施乐,市值7亿;苹果,市值8030亿微软,市值5460亿IBM,市值1430亿施乐整整错失了一个过万亿的巨大市场盘子。
乔布斯后来接受《纽约客》杂志的采访,说,如果当年施乐意识到它手里产品的真正价值,抓住市场机会,那它现在可能会有IBM加上微软,再加上自己那么大,施乐会是世界上最大的高科技公司。
最悲催的不是钱还在人没了。最悲催的你曾经离1万亿,美元,只有一步之遥。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