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云召实际上只是演义中的人物,在《说唐全传》中是天下第五条好汉,与排名第四的雄阔海和排名第六的伍天锡是结拜兄弟。这三个人同一天去世,也算是遵守了结拜时的诺言。如果说雄阔海的死是悲壮中充满英雄色彩,那么伍云召的死则是离奇中充满悲剧色彩。伍云召原本是隋朝的南阳侯,领十万大军镇守南阳,对朝廷忠心耿耿,其父伍建章在长安做右仆射,仆射分为左南阳王朱灿、右仆射,是尚书省的二把手,但通常尚书省的一把手尚书令是空置的,因此仆射就是尚书省实际上的一把手,即宰相。

南阳王朱灿:如何评价隋朝的伍云召?他的后代都怎样了?

伍建章为人正直忠诚南阳王朱灿,是难得的好官,又是朝中重臣,承担的责任就很多,这就为他带来了杀身之祸。隋文帝杨坚在病重之际,杨广想要轻薄宣华夫人,被宣华夫人拒绝,当时杨坚看到神态有异的宣华夫人,遂问了句怎么了,宣华夫人便说:“太子无礼”。

南阳王朱灿:如何评价隋朝的伍云召?他的后代都怎样了?

正是这句话害死了杨坚,因为杨坚听到后当即想要废了杨广这个太子,而杨广则和杨素等人谋划,让张衡侍疾趁机弄死了杨坚。然后杨广又把杨勇父子杀死,这样他登基的威胁就没有了。但到底没有文帝的遗诏,难免会引起天下人的怀疑,于是杨素保举了伍建章来伪造遗诏。有伍建章在,天下人必然不会怀疑。但是伍建章哪里肯呢南阳王朱灿?

南阳王朱灿:如何评价隋朝的伍云召?他的后代都怎样了?

他披麻戴孝跑到杨广身边哭,拒不合作,并大骂杨广弑父杀兄。结果就是伍建章被斩杀,伍家三百多口全部被杀,只有马夫伍保逃跑毁了南阳向伍云召报信。

而朝廷派出了韩擒虎、麻叔谋、宇文成都共六十万大军欲斩草除根。此时的伍云召刚刚在林中打猎的时候遇到了双拳伏二虎的雄阔海,并结为兄弟。却惊闻噩耗,最终决定为父报仇。

麻叔谋作为先锋进攻南阳城的时候吃了大亏,韩擒虎亲自上阵,却无意于厮杀,而是劝说伍云召投降或者逃跑。说起来韩擒虎和伍建章是八拜之交,因此韩擒虎并不希望伍云召死,但伍云召铁了心要为父亲报仇,不惜和天下第二条好汉宇文成都对上。

宇文成都一出手,伍云召自然占不了什么便宜,何况还有后来赶来支援隋军的新文礼和尚师徒。伍云召让焦芳杀出重围去寻找伍天锡的支援。焦芳成功的见到了伍天锡,但是伍天锡在来支援哥哥的途中与雄阔海大打出手,以至于并没有及时赶到。伍云召不得不准备逃离南阳,他的妻子为了不拖累他,自杀身亡,伍云召在突围的过程中被朱灿所救。

伍云召将尚在襁褓中的儿子托付给了朱灿,并给孩子取名伍登,然后去往河北寿州王李子通处借兵。李子通算是伍云召的表哥,伍云召自此以后就成了河北的大元帅。等他再次出场的时候已经是十几年之后,杨广下江都,十八路反王聚集四明山捉拿昏君。伍云召和熊阔海、伍天锡围攻宇文成都,数十回合不分胜负,三人撤走,宇文成都在追的途中遇到了天下第三条好汉裴元庆,竟吃了亏。

后来三人遇到了李元霸,李元霸本就是逆天的存在,只一锤就将围攻他的三人打败。等再一次出场就是扬州演武场比赛的时候了,靠山王杨林为了一举除掉十八路反王,特意在扬州设比武大赛,而伍云召三兄弟也都到扬州参加。但真正参加比武的只有伍云召。

伍天锡被李元霸撕成了两半,而伍云召在比赛的过程中与来自高丽国的左雄遭遇,左雄并没有厉害到哪里去,但他有一匹名为没尾驹的马甚是厉害,初看这匹马没有尾巴,实际上它的尾巴藏在体内,屁股一响,一米多的尾巴就出来了,正是这尾巴要了伍云召的命。

雄阔海因为来得晚,错过了比赛,却在扬州城门口扛住了千斤顶,救了众反王,而自己却生生被砸死了。

一场比武,三兄弟全部搭上了性命。而朱灿已经将伍云召唯一的儿子养大,此时他的名字为朱登,已经做了南阳王。后来秦王李世民对战刘黑闼的时候,刘黑闼就找来朱登做帮手。虎父无犬子,朱登也是个厉害角色,唐军这一边的程咬金、尉迟恭等人都被打败,秦琼出马说服朱登投靠了大唐,朱登降唐并杀死了刘黑闼。

之后朱登被封为开国公,恢复原姓,并镇守南阳。

隋朝从杨广营建东都修建运河开始滥用民力,征敛无度,民夫转输不息,徭役无期,到三征高句丽已经乱象四起了,第一征长白山王薄率先起义,并编了一首“无向辽东浪死歌”,在山东、河北地区起义的,有孙安祖、张金称、高士达、窦建德等。第二征时关陇贵族代表人物越国公杨素的儿子杨玄感也举起义旗反对杨广暴政。614年到617期间,农民起义的风暴愈演愈烈,席卷全国大部分地区,先后在各地兴起的起义军大小不少于一百支,参加的人数数百万。

南阳王朱灿:如何评价隋朝的伍云召?他的后代都怎样了?

南阳王朱灿:如何评价隋朝的伍云召?他的后代都怎样了?

南阳王朱灿:如何评价隋朝的伍云召?他的后代都怎样了?

十八路反王是小说评书演绎出来的,计有瓦岗寨大魔国混世魔王程咬金、大凉王李轨、江淮吴王杜伏威、南阳王朱灿、河北凤鸣王李子通、小梁王萧铣、济宁王王薄、江南王沈法兴、冀州王高士达、金提王张称金、西秦霸王薛举、曹州宋义王孟海公、相州白御王高谈圣、兖州鲁王徐圆朗等人。(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也有一说是洛阳王王世充、定阳王刘武周、夏明王窦建德、英王哈洪太、燕王高开道、甘肃王薛仁杲、北平王罗艺、西魏王李密、高丽王李凤、沙陀罗王罗铁汉、襄阳王雷大鹏、荆州王林士弘共十八路,又说有六十四路风尘。这些反王大多史实上有原型,也有一些是改变名字,也有改变称号的,一些则是完全虚构,只为凑足十八之数。

其中的张称金实为张金称,高谈圣为高昙晟,原是僧人。高丽王李凤英王哈洪太襄阳王雷大鹏应是虚构人物。林士弘随同乡操师乞率众起义,任大将军,攻占豫章郡,在鄱阳湖大败隋军,杀死隋朝将领刘子翊,初称南越王,后建国称帝国号楚。又有大秦王薛举与唐军交战,在浅水原大败秦王李世民,俘虏其大将慕容罗睺、刘弘基等,正欲乘胜直取长安,突然病逝,所谓甘肃王薛仁杲就是薛举之子,继承父业,兵败降唐。孟海公与窦建德可算一支,620年,窦建德从河北率军渡过黄河南下,孟海公不敌战败后,因而归附窦建德。(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史实上的隋末义军大致有六大区域,河济地区有:长白山王薄,平原、清河郡一带活动的窦建德、张金称、孙安祖、高士达、济北韩进洛、甄宝车,北海郭方预,济阴吴海流等。江淮地区有:东海彭孝才,淮南杜伏威、辅公祏,彭城张大虎,琅邪郡宋世谟,东海李子通,淮南张起绪,余杭刘元进,吴郡朱燮,晋陵管崇等,还有荆襄、山西、关西、岭南各处,后来大体合流为河南的瓦岗军,河北的窦建德军,江淮地区的杜伏威军,瓦岗军最为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