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为他是胡人好吗金日磾?
按《汉书·霍光金日磾传》金日磾:
金日磾字翁叔金日磾,本匈奴休屠王太子也。武帝元狩中,票骑将军霍去病将兵击匈奴右地,多斩首,虏获休屠王祭天金人。其夏,票骑复西过居延,攻祁连山,大克获。于是单于怨昆邪、休屠居西方多为汉所破,召其王欲诛之。昆邪、休屠恐,谋降汉。休屠王后悔,昆邪王杀之,并将其众降汉。封昆邪王为列侯。日磾以父不降见杀,与母阏氏、弟伦俱没入官,输黄门养马,时年十四矣。
久之,武帝游宴见马,后宫满侧。日磾等数十人牵马过殿下,莫不窃视,至日磾独不敢。日磾长八尺二寸,容貌甚严,马又肥好,上异而问之,具以本状对。上奇焉,即日赐汤沐衣冠,拜为马监,迁侍中、驸马都尉、光禄大夫。日磾既亲近,未尝有过失,上甚信爱之,赏赐累千金,出则骖乘,入侍左右。贵戚多窃怨,曰:“陛下妄得一胡儿,反贵重之!”上闻,愈厚焉。
金日磾不仅是胡人,甚至还是奴隶!而这恰恰成为他的优势,因为他没有政治基础,为了自家荣华富贵,只能一心效忠皇权。刘彻重用尚书架空丞相,就是想要独揽大权,而他又不能没有助手,所以要找那些少有家族牵挂的人。
《旧唐书·李林甫传》:林甫固位,志欲杜出将入相之 源,尝奏曰:“文士为将,怯当矢石,不如用寒族、蕃人,蕃人善战有勇,寒族即无党援。”帝以为然,乃用思顺代林甫领使。
李林甫说的对不对是另一回事,但“寒族即无党援”的道理是古来相通的。帝王心术而已。
另外金日磾为人有才能,又谨慎低调,这也是刘彻看中他的原因之一:
日磾母教诲两子,甚有法度,上闻而嘉之。病死,诏图画于甘泉宫,署曰“休屠王阏氏”。日磾每见画常拜,乡之涕泣,然后乃去。日磾子二人皆爱,为帝弄兒,常在旁侧。弄兒或自后拥上项,日磾在前,见而目之。弄兒走且啼曰:“翁怒。”上谓日磾“何怒吾兒为?”其后弄兒壮大,不谨,自殿下与宫人戏,日磾适见之,恶其淫乱,遂杀弄兒。弄兒即日磾长子也。上闻之大怒,日磾顿首谢,具言所以杀弄兒状。上甚哀,为之泣,已而心敬日磾。
日磾自在左右,目不忤视者数十年。赐出宫女,不敢近。上欲内其女后宫,不肯。其笃慎如此,上尤奇异之。及上病,属霍光以辅少主,光让日磾。日磾曰:“臣外国人,且使匈奴轻汉。”于是遂为光副。光以女妻日磾嗣子赏。初,武帝遗诏以讨莽何罗功封日磾为秺侯,日磾以帝少不受封。辅政岁余,病困,大将军光白封日磾,卧授印绶。
(只说一下金日磾:个人看法~)
大汉与匈奴,可谓世代的仇恨,尤其在汉武帝时期达到顶峰。从公元前200年刘邦被匈奴围困在白登山后被迫采取和亲政策到汉武帝几乎一生都在征讨匈奴,却未能最终扫清隐患;直到公元前51年,呼韩邪单于亲往长安,在甘泉宫朝见汉宣帝刘询而俯首称臣,这场绵延百余年的汉匈之争,才基本宣告结束。
但在汉武帝期间,却偏偏有一位来自匈奴的太子,归降汉朝后受到汉武帝的格外宠信。在武帝临死之前,指定身为车骑将军的他为四大辅政大臣之一,来辅佐年幼的汉昭帝刘弗陵。他的名字,多数人不知道如何来念---金日磾(jin mì dī)。
金日磾
公元前134年--公元前86年,字翁叔,本是驻牧武威的匈奴休屠王太子,汉武帝赐其姓为金。公元前87年,武帝病重,托霍光与金日磾等四人辅佐太子刘弗陵,并遗诏封秺(dú)侯。昭帝即位后,他辅佐少主,鞠躬尽瘁,死后被封为敬侯,陪葬茂陵。
金日磾在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方面建立不朽的功绩,为巩固西汉政权,维护民族团结,做出重要贡献。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少数民族政治家,他的子孙后代因忠孝显名,七世不衰,历经130余年。
父死降汉,武帝宠信
公元前121年春,汉武帝派遣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骑兵一万,自陇西出发北击匈奴,越过焉支山一千余里,切断匈奴右臂,执浑邪王子,缴获休屠王的祭天金人(匈奴人用来祭天)。同年夏,浑邪、休屠二王,遭到惨重打击。
同年秋,匈奴单于因浑邪王屡为汉军所破,伤亡数万,怒不可遏,欲诛浑邪王,于是浑邪王说服休屠王共同降汉。而休屠王中途反悔,浑邪王便杀了休屠王而降汉。汉武帝封浑邪王为列侯,金日磾因父被杀,无所依归,便与母亲、弟弟随浑邪王降汉,被安置在黄门署饲养马匹,时年十四岁。
一次,汉武帝在宫中宴游欢乐,诏令阅马助兴。当他看到一个体形魁伟、容貌威严、目不斜视的青年(金日磾)牵着膘肥体壮的骏马从殿上走过,很惊讶,就问这个牵马人的情况。当武帝得知金日磾为休屠王之子后,就拜他为马监。之后升迁为侍中、驸马都尉、光禄大夫。
之后多年金日磾不曾有过失,武帝很信任他,赏赐累积千金,武帝外出,就随侍车驾;在宫中,就侍候身边。一些贵戚常私下怨恨:陛下胡乱得到一个匈奴小儿,反倒看重他。汉武帝听后,更加厚待他。
击破叛乱,武帝托孤
巫蛊之祸前,马何罗与江充交好,而其弟马通又因诛杀太子而封爵。公元前91年,武帝得知太子蒙冤,遂诛杀江充宗族及其朋党,马氏兄弟害怕被杀而策谋造反。而金日磾之前发现其有异样,遂一直暗中戒备。
某日早,武帝未起床,马何罗未受诏进入殿内欲加害武帝,不料被金日磾撞见而失败。随机赶来的侍卫捉住捆绑马何罗,经彻底审讯后其伏法受诛。金日磾因忠诚笃敬、孝行节操而闻名。
金日磾在汉武帝身边多年,从不直视武帝。武帝赏赐他宫女,也不敢亲近。武帝要把其女纳入后宫,他也不肯。金日磾为人笃厚谨慎,汉武帝认为其行为少见,故而更加宠信他。公元前87年,武帝病重,嘱托霍光辅佐太子刘弗陵,霍光欲让于金日磾。金日磾以"非汉人唯恐匈奴轻视大汉"为由拒绝,甘愿成为霍光的副手,后霍光把女儿嫁给金日磾之嫡子金赏。
辅佐昭帝,封侯病逝
汉武帝本留有遗诏,因讨伐马何罗之功而封金日磾为侯,金日磾因汉昭帝年幼,不肯接受。公元前86年九月初一日,辅佐汉昭帝一年多的金日磾病情加重,大将军霍光奏明汉昭帝封其为侯,在病床边授予金日磾侯爵封号及印绶。
同年九月初二日,金日磾病逝,终年四十九岁。汉昭帝为他举行隆重的葬礼,赐给安葬器具及坟地,用轻车军士为他送葬,军队排列直到茂陵,赐谥号为敬侯。
班固《汉书》评其:金日磾夷狄亡国,羁虏汉庭,而以笃敬寤主,忠信自著,勒功上将,传国后嗣,世名忠孝,七世内侍,何其盛也!本以休屠作金人为祭天主,故因赐姓金氏云。
个人愚见:
其实在小史个人看来,金日磾的诸多举动,例如:担任霍光的副手、拒绝封侯等行为,看似谦让实则也在明哲保身。或许他时刻谨记自己非汉人的身份,不敢逾矩与僭越。他的去世,是因为病重,而不是遭人构陷。死前封爵死后殊荣,这份荣耀也延绵到了他的子孙后世身上。
或许,这才是在封建王朝里正确的为官之道吧~
读史明志,翻翻书,看点儿历史~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