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且

钟离昧怎么死的:项羽手下五位大将结局如何?

龙且是楚国将领,项羽手下大将,官至大司马,能征善战,统帅项羽旗下的楼烦骑兵,公元前204年英布叛楚,龙且率军10万大破英布钟离昧怎么死的。公元前203年,韩信攻破齐国,项羽派龙且率20万军队赴齐国迎战韩信,龙且与韩信在潍水对阵,韩信先让人在潍水上游堵住河水,待龙且过河突然放水,再攻击龙且,龙且大败,死于灌婴手下丁义,被斩首。

钟离昧怎么死的:项羽手下五位大将结局如何?

英布

钟离昧怎么死的:项羽手下五位大将结局如何?

又叫黥布,因为受过秦朝的黥刑,当过囚徒,后来逃出成为强盗,秦末农民起义时,英布也带了几千人起义,先是追随吴芮,后投靠项梁,项梁战死后跟着项羽,巨鹿之战时为项羽前锋,作战勇敢,秦灭亡后,被项羽封为九江王,公元前204年叛楚归汉,后被龙且击败逃回刘邦处,后在刘邦协助下,招揽旧部恢复势力钟离昧怎么死的。

公元前203年钟离昧怎么死的,英布被刘邦封为淮南王,公元前202年,与刘邦、韩信、彭越一起围项羽于垓下,楚灭后,成为刘邦手下的异姓诸侯王之一,因见韩信、彭越先后被吕后杀害,于公元前196年起兵反汉,同年兵败,被吴芮之孙诱杀。

季布

季布是楚人,效力于项羽,因讲信用而著称,所以楚地流传一句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而一诺千金的成语也因此面来。

项羽败亡后,刘邦因为恼怒季布在楚汉战争中老是打败自已,因此出千金通缉季布,季布到处逃亡,后因收留季布的人家通过夏侯婴向刘邦求情,表示在战争是各为其主,不得已才打败刘邦的,希望能赦免季布,刘邦同意,并任命季布为郎中,季布之后一直有汉朝做官,历经惠帝、吕后、文帝三朝,最后老死在任上,五人中也只有季布得善终。

钟离昧

项羽手下大将,对项羽忠心耿耿,与韩信素有交情,项羽死后,钟离昧投靠韩信,刘邦诏令韩信逮捕钟离昧,韩信起初不肯,便与钟离昧商量此事,而刘邦采用陈平计策,假意云游云梦泽,下诏让韩信来见,钟离昧劝韩信不要去,即使杀了他,也一样回不来,韩信不听,为了平息刘邦的猜忌,杀了钟离昧,并带着钟离昧的首级去见刘邦,结果韩信还是刘邦逮捕,钟离昧死于韩信之手。

虞子期

历史上查无此人。但是在《西汉通俗演义》这本小说中,有虞子期这个人,是虞姬的堂弟,在项羽手下为官,小说中只提到了一次,生死不明,《西汉通俗演义》是明朝人写的小说,虞子期是虚构的人物,历史上并无此人。

兵仙韩信没有项羽式的结局,韩信死于宫廷谋杀,项羽却是乌江自刎,两人结束的方式并不一样。

要说韩信的悲剧结局,其实主要原因还在他自己身上,就像三国游戏中吕布的设定,武力很高智力很低那种,韩信是那种军事SS级,情商C级的设定,楚汉战争时期就数次不搭理刘邦的命令,带着数十万大军在外不听指令,要求刘邦封他为齐王,跟刘邦说自己带兵多多益善,这都是没脑子的表现。

在汉朝统一后,韩信又暗中勾结项羽手下的降将,被刘邦发现后才将其杀死,被贬为淮阴侯后,看不起原来的同僚,都是其情商低下的表现,所以后来韩信被吕后所杀,刘邦也是持默许的态度。

所以韩信的死和项羽的死不太一样。

韩信厉害,主要是表现在其军事谋略和用兵之道上,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个人武力厉害,所以离开了军队的保护,作为个体的人,皇帝要想把他“像条狗一样”杀了,实在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钟离昧怎么死的:项羽手下五位大将结局如何?

那么我们看看韩信为什么会走到被杀的结局

钟离昧怎么死的:项羽手下五位大将结局如何?

要挟刘邦封王,嫌隙已生《淮阴侯列传》:汉四年,遂皆降平齐。使人言汉王曰:“齐伪诈多变,反复之国也,南边楚,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愿为假王便。”当是时,楚方急围汉王于荥阳,韩者至,发书,汉王大怒,骂曰:“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张良﹑陈平蹑汉王足,因附耳语曰:“汉方不利,宁能禁信之王乎?

钟离昧怎么死的:项羽手下五位大将结局如何?

也就是说,韩信因为刘邦的荥阳之围困局,急需刚平息齐地的他去救援,但韩信却因此要挟刘邦封王,你想刘邦心里会舒服吗?恐怕心里早已经把韩信定位为不可靠之人了。

钟离昧怎么死的:项羽手下五位大将结局如何?

但当时楚汉争霸,需要韩信冲锋陷阵对付项羽,一时半会儿还用得上他,但一旦机会来了,肯定不会轻易放过韩信的。

私藏项羽余党钟离眛,被降爵根据《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的记载:

项王亡将钟离眛家在伊庐,素与信善。项王死后,亡归信。汉王怨眛,闻其在楚,诏楚捕眛。

韩信这个人脑子就是简单,可以说是不懂政治,居然敢窝藏项羽手下大将钟离眛,而且还不知道低调行事,结果被人告发了。刘邦一听他要谋反,感觉收拾他的机会来了,就假借巡视之名,召见韩信等各路诸侯相见于云梦泽这个地方。

韩信这次嗅觉有点上道了,嗅到了其中的危险,这皇帝会不会是想收拾自己呢?想来想去,韩信始终拿不准是否趁刘邦刚到楚国地界的时候反叛,一直在犹豫,毕竟内心并不想真的反了,这样机会就错失了。这时就有人建议让他杀了钟离眛作为见面礼送给刘邦,这样刘邦就不会怪罪他了。钟离眛知道韩信的意思以后,就骂他,韩信你真不是个厚道人,今天杀了我,明天刘邦就会杀了你,我就成全你吧,说罢就自杀了。

事实证明,这钟离眛说的还真没错,刘邦并没有因此就放过他,虽然这次没有杀他,但罢了他的楚王封号,降为淮阴侯,让他待在京城哪也不能去,等于就是关在笼子的囚鸟,随时随地都可能被杀。

不知收敛,再次作乱,导致被杀十一年(前196年),春,淮阴侯韩信谋反关中,夷三族。

趁这年刘邦外带军队去平息陈豨的叛乱,待在京城破罐子破摔的韩信,却私下勾结陈豨的人,企图来个里应外合杀了吕后一族,结果谋事不严,又被人告发给了吕后。

留守京城的吕后知道韩信准备谋反以后,本就对韩信有意见的吕后,这次可不会手软,趁刘邦不在京城,联合萧何用计把韩信骗到长乐宫的钟室,然后把韩信装进笼子里,被一群宫女乱棍像打落水狗一样的给棍杀了。

事到临头的韩信,如今才如梦方醒,仰天长叹说:恨我自己没用啊,没有早点听蒯通的建议,结果落了个死于妇人之手的下场,天意啊!然而醒悟的太晚了,韩信付出了被夷三族的惨重代价。

就这样,这个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战争神话的一代战神,落了个被人“像条狗一样”杀死的悲惨下场。

因此,具备军事统帅之才的韩信,因此政治头脑简单,不善于处理君臣之间的矛盾,不能定好自己的位置,直接导致其死于吕后只手,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样的结局,让人叹息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