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作为刘邦最得力的谋臣,一生为大汉政权的建立,出谋划策,做了数不清的贡献,被后世记录至今的就有十多件之多,人们常说的“十大计策”分别是这些刘邦约法三章:
一,轻取南阳,清除后患刘邦约法三章。二,智取峣关,进入咸阳。
三,退出秦宫,还军灞上刘邦约法三章。四,利用项伯,化险为夷。
五,下邑画策,重用人才。六,阻封六国,集中力量。
七,劝解刘邦,分封齐王。八,废除和约,穷追项羽。
九,固陵建议,合兵垓下。十,建都关中,万世基业。
可以说,张良的这奇功,从而成就了大汉王朝四百多年的基业。
还有人说,张良给刘邦“三计定天下”,而这三计便是十计之中的重点:
1、顺从项羽——忍一时之气
按理说,刘邦入咸阳之后,本应为“关中王”,尤其是当他在咸阳宫中见到美姬如云的时候,就更想成为关中之王。但这时候,张良却劝止刘邦,主动放弃做关中王,并让他还军霸上,入鸿门宴等,故意让自己处于危险之中,从而放长线钓大鱼。
2、订立楚汉和约——成大事不拘小节
刘邦与项羽曾经以鸿沟为界,订立“楚汉和约”。但当项羽带令军队回到彭城的时候,刘邦也欲回军到关中歇息,这时候张良就说了:“现在你怎么能够回军呢?要知道现在正是楚军疲惫不堪的时候,这时应攻其不备,便可一战定天下;但如果放虎归山,以后想制服他就难上加难了。其实,楚汉盟约本来就是误导项羽的,因此成大者应不拘小节。”于是,刘邦便继教攻击项羽,最后终于灭楚,成就大汉天下。
3、欲定天下,先安人心
初定天下的时候,由于有许多将领都是原楚军投降过来的,因此刘邦这时虽然贵为皇帝,但手中的政权并不稳当。不断有一些将领在一起商量谋犯,刘邦得知后,很是不安,便问张良怎么办。张良说:“陛下最痛恨的人是谁?”刘邦说:“雍齿。”张良说:“请陛下封马上分封自己的政权并不稳当。现在刚取得天下,还没有封有功之人,这些将领是叛投过来的,您迟迟不表态,他们会以为要清除他们呢。如果皇上连最讨厌的人都封赏了,那他们的心也可以安定了。”果然,封了雍齿等人之后,再也没有人商议造反之事了。于是刘邦的朝堂局势,便渐渐稳定下来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