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标题想到了唐朝时期武则天的儿子李贤做的一首诗《黄台瓜辞》:
种瓜黄台下雍正兄弟的下场,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雍正兄弟的下场。
三摘犹尚可,四摘抱蔓归雍正兄弟的下场。
李贤的这首诗就是反应了帝王家残酷现实生活,所以帝王家的孩子难将养。
今天我们一起看看雍正皇帝家的到底有几个儿子,他们的结局又如何吧?
史料记载雍正皇帝一共有十个儿子(算上夭折的)和四个女儿。其中的三个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没了,活下来的就几个。
皇长子(嫡子)弘晖是雍正和原配乌拉那拉氏(雍正登基封孝敬宪皇后)所生,奈何这位集万千宠爱为一身的嫡子只活到了八岁就没了(据史料记载生病)。
弘昀是雍正皇帝的次子,母亲就是《甄嬛传》里面的齐妃,和三阿哥弘时一母同胞。可是也在十岁左右的时候没了。后来乾隆登基以后恢复了其皇子的身份。
三阿哥弘时看过《甄嬛传》的都知道这位阿哥性格比较软弱,而且是个特别乖的孩子。由于在雍正面前说了不该说的话再加上平时的行为不检点,被雍正扁去宗人府没多久就死了。
四阿哥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也是雍正所以儿子中最出色寿命最长的。
五阿哥弘昼也是很有福气的一个阿哥,乾隆登基以后封他为和硕和亲王加协理大臣。还设立了苗疆事务处让他管理处理边疆事务,可是这位确实仗着自己是皇家的身份狂妄自大,不能自制,惹得乾隆对他意见很大,但是却又宠着他。可能是作孽太多了这位也没有活多大年龄。死后被追称恭亲王。
六阿哥弘曕——在乾隆三年的时候果亲王向乾隆请旨把六阿哥过继给没有儿子的果亲王允礼,得到乾隆的同意让六阿哥做果亲王的继子,世袭果亲王位置。可是这位阿哥在继承了果亲王的位子以后,变得有点浮躁飘起来了。
其在利用自己的皇弟身份和职务之便大肆敛财,胡作非为让乾隆颜面扫地,无奈之下乾隆下旨对六阿哥革职查办让他闭门思过,可是这位心高气傲的主却受不了郁闷死了。
剩下的没说几位皇子在刚出生时候就没了,这个也和当时的医疗条件有直接的关系。
爱历史的二师兄分享对历史的认知,欢迎大家的关注点评呦。
雍正皇帝是历史上争议最大的皇帝之一,喜欢他的人认为他夙兴夜寐十分勤政,为天下黎民百姓操碎了心。恨他的人认为他冷面心狠,对兄弟心狠手辣,对文人百般羞辱,甚至说他对自己的儿子也能下得去手。事实上,雍正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好皇帝,他为康乾盛世的衔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为乾隆能够坐享天下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摊丁入亩, 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火耗归功等等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有益民生的政策,不仅促进了清朝经济的发展,更充盈了国库。
但是雍正确实是对自己的兄弟十分心狠,他第一步就是给兄弟们改名字,以避讳为由讲哥哥弟弟们名字中的“胤”改为“允”。接下来他对自己的兄弟进行了分类处理:
第一:圈禁,夺爵,监视,守陵九子夺嫡中大阿哥胤禔和废太子胤礽在康熙年间就被削爵圈禁,雍正登基以后并没有放过他们,依然秘密监视。三阿哥胤祉当初和废太子胤礽关系最好,也因此获得了亲王的爵位,在雍正登记以后,他却因此而遭到了打击。三阿哥胤祉被雍正也和废太子交好为理由罚去为康熙守陵。胤祉在阿哥皇子时期周围聚集了一大帮的文人,身上的文人气最重,被雍正如此对待心里边自然不痛快。所以对雍正颇有微辞,后来十三阿哥胤祥去世,一向对出身微贱的十三阿哥瞧不起的他,丝毫没有哀悼之情,所以新仇旧怨一起算另一支被由守陵改为圈禁。遭遇如此的他,不久就抑郁而终了。
第二:改名,削爵,夺籍,逼死老八老九可以说是最惨的两位,不仅改成了“阿其那”,“塞斯黑”这样猪狗性质的侮辱性名字。老八胤禩是雍正夺嫡中最大的绊脚石,八阿哥党的势力也是十分庞大。雍正刚刚登基,为了稳定自己的基业,先对老八进行了安抚,将他封为廉亲王,并且任命他为总理王大臣,慢慢剪去他的羽翼。四年以后,雍正觉得差不多了,八阿哥胤禩被削爵夺籍。老九的下场是众位阿哥中最惨的一个,他被雍正用铁链五花大绑从西北绑了回京师,关到小黑屋里边,不给提供桌子凳子,只绑在那里的他受不了周围的氛围,多次晕厥,据说只有用凉水冲,他才能够清醒过来。老九就这样在飞人的待遇下被活活折磨了,三个月去世了。
第三:圈禁,削爵,守陵,后来善终老十在雍正二年的时候就被削去了爵位,操了家,软禁起来。老十四作为雍正的同母兄弟,可能也是因为这层关系,所以雍正并没有像老八老九一样对待他,只是将他圈进在景陵,削去了他的爵位,派人严密监视他的一举一动。老十,老十四在雍正年间都没有被进一步虐待,到了乾隆时期都被释放,得了爵位,最后善终。
第四:亲王厚禄,积劳成疾老十三是九子夺嫡中雍正的同党,待遇最好身兼数职,雍正对他也十分信任。老十三为了对得起雍正的信任,每一件事情都尽心尽力,最后积劳成疾累垮。
我们可以看得出雍正对于和自己争夺皇位的几个兄弟确实不友好,但是他也是一个恩怨分明的人。没有参与夺嫡的几位皇子都有着还算不错的待遇,九阿哥胤禟的哥哥五阿哥胤祺就一直保持着亲王的爵位。除了早夭的几位外十二阿哥,十六阿哥,十七阿哥等等兄弟基本上也都有着相对较好的结局。
文/红雨说历史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