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与刘邦吕雉和项羽,是楚汉相争的两大英雄。
项羽少年有为吕雉和项羽,加入叔父项藉的反秦大军,因勇猛无敌而后继叔父统领楚军,与刘邦一同为楚怀王之两大主力军。后又楚汉相争。
初,刘邦几乎不是项羽对手,连妻儿老父都被项羽俘获,但项羽总无凌辱吕雉和项羽。
人品上,项羽有中华美德,不淫不辱,更没有以此挟而逼刘邦。刘邦举义前最多是棋牌室兼旅馆兼驿站的亭长,一身江湖老大气息。
但刘邦善于兼听众人之语,顺乎民心承秦制,而项羽人品虽好,但政治上固守六国旧制,不善兼听良士劝言,使得优秀治国人才如陈平、韩信丶英布丶彭越,得而复失,反助刘邦,一进一出,天下的秤杆一下倾向于刘邦,最后汉成楚亡。
成大事者,不光要人品好,关键要有正确的政治头脑。刘邦不拘小节,但聚集了天下精英,最后反败为胜。项羽堂堂正正,缺乏正确的政治头脑,坚持六国前的诸侯制,逆流而行,失败就无可挽回了。
这话是吕后说的吗?因为没有被项羽强暴,就说他道德高尚,这观点立不住脚啊。如果真说过。那是因为吕雉长时间和流氓生活在一起,没见过什么德行高尚的人。
项羽遗留有贵族气质项羽出生在楚国的贵族家庭,小时候家庭熏陶、教育环境,以及接触的人层次都高,特别是一直以忠勇正直的项燕为榜样,耳濡目染,行为上遗存有贵族的气质。
刘邦不一样,出生在小农家庭,虽然上过几天学,但成年后不务农事,成了街上的小痞子,在他心中没人礼义约束,道德观念淡薄,流氓成性。
吕雉虽然出身在地主家庭,可她嫁给刘邦后,应付的是刘邦的情人、酒友,甚至替他坐牢,内心有多苦啊!看到有贵族气质、道德品质稍高的项羽,自然眼前一亮,认为他是个高尚的人。说不定还把项羽当白马王子呢。
项羽不会强暴吕雉项羽抓获刘邦一家老小后,没有虐待老人,更没有强奸吕雉,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项羽把刘邦一家人当作一枚棋子,他准备用这枚棋子钳制刘邦,特别是在关键时刻换取更大的政治利益。项羽是人野心家,在他心中,政治利益要大于发泄私愤的欲望,和一时对女人的冲动。
二是项羽身边有他最喜爱的年轻貌美、长袖善舞的虞姬,他是根本看不上土财主家的姑娘吕雉。如果真有非分之想,吕雉可能性更大。
刘邦不受道德约束刘邦这人做的事儿非常不靠谱,他放走劳役后,根本没想到家里人,自己逃跑躲风头,让吕雉替他蹲号子;在他被项羽追赶逃命的时候,他能把自己的一双儿女从车上扔下去,对于老子、老婆更是不管不顾,结果一家人被项羽囚禁;当他父亲被项羽放进大锅威胁要煮了时,刘邦厚颜无耻地对项羽说:“咱俩是兄弟,我爹就是你爹,你煮了咱爹,也分我一碗肉汤喝吧。”对于有君子家风的项羽真是拿流氓成性的刘邦没辙。
项羽道德高是吕雉的臆想从以上事情看,吕后如果拿项羽和刘邦比,那么两个人的道德行为一个在天,一个在地。项羽并没有吕雉想像的那么高尚,他在战场上非常暴虐,坑杀了章邯投降时带的200,000秦军,抓到俘虏后,不是活活烧死,就是放在大锅里煮了,占领一个城池后喜欢屠城,如果他高尚,他就不会做囚禁对手老婆,烹煮对手父亲这种卑鄙的事情。
反过来说,如果他真的能放弃残存的那点高尚,把暴虐坚持到底,可能历史上就没有汉朝,可惜他抹不去内心角落里残留的一点仁义道德,这点所谓的高尚让他兵败垂成。
品后对项羽道德高尚的赞赏,或许是对刘邦一些流氓行径的鄙视、控诉,想倒逼刘邦高尚起来,但这招对刘邦是徒劳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