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皇甫嵩,封建制度政治黑暗,时局动荡不安,内有外戚宦官明争暗斗,外有少数民族入侵华夏,百姓深受压迫,最终爆发各地叛乱,以黄巾大起义为代表。 三国大佬开始创业的时候,皇甫嵩的地位不要太高。平黄金时期,东汉地方政府没有兵,虽然政府迫于压力允许州郡募兵,但是兵少、力量小,真正对阵黄巾的主力,还是朝廷正规军,主帅是皇甫嵩、朱隽、卢植等人。
皇甫嵩是东汉末年的名将皇甫嵩。汉灵帝时,太平道教主张角作乱,置军三十六方,祸乱天下,京师震动,天下响应。这时,汉灵帝以皇甫嵩为左中郎将,和右中郎将朱儁,总计率领四万多人,征讨颍川的黄巾军。 平定黄巾起义的最大功臣,无败绩。可惜为了自己一时的名节没有早点除掉董卓,否则也不会有董卓什么事情。董卓专政时期,又懂得放弃,懂得隐忍,使自己得以善终。 那他为什么不愿做曹操,袁绍那?因为在当时那样的社会环境下,他的家族是一个世家大族。他深受着家族风气的影响,以及儒家思想的影响,他的心中仍然还是向着自己的政府,向着汉朝。 当时他一如既往,觉得百姓的心都是向着汉朝的。虽然说那个时候,各种农民起来反抗,但是民心还是向着政府的。在当时的时代,儒家思想影响是非常大的。它让人要尊重君王,要维护君主的皇位。他一直深受儒家的影响,因此他的目光短浅,他一直没有看清楚当时真正的局势是如何。当时农民起来反抗,说明百姓已经非常不满于当时的政府了。更加让人害怕的是,当时的朝臣的心智也变了。他们并没有所谓的那般忠心,一个个都想着自己上台。于是就有了那些想要颠覆朝廷的人。而且还有些人开始不看好这个政府了,他们甚至想要自己上台代替这个统治。当时他的手下告诉他,现在你应该去迎接皇帝,然后就可以号令天下了。可是他拒绝了这个建议,自己一个人去到董卓的手下干活。 皇甫嵩,这样一个深受传统思想教化的名将,十分小心翼翼,他不敢有什么过分的举动。他一生都受到了捆绑,即使自己实力强大,虽然他是后来多个诸侯的老领导,但是他还是只能非常碌碌无为,沦为一个十分中庸的人。
平阳狐狸皇甫嵩,回答问题卢植朱儁皇甫嵩,在当时的成就和功绩,超乎我们的想象。他们是东汉政权的最后一批捍卫者,将摇摇欲坠的东汉朝廷重新扶正。然大厦将倾,非人力所为。
能力真的很牛,功劳真的很大(东汉卢植)东汉末年,或者说汉灵帝晚年和汉献帝初年,东汉朝廷的两大心病便是「黄巾起义」和「董卓之乱」。于是,「平黄巾」和「诛董卓」便成为当时有识之士的终极目标。
在这两件事上,特别是平定黄巾起义,卢植朱儁皇甫嵩都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184 年,黄巾起义爆发,天下纷纷响应,京师为之震动。朝廷任用卢植为北中郎将,皇甫嵩为左中郎将,朱儁为右中郎将率军平乱。曹操袁绍此时都是在其手下跑腿的小角色,董卓也是如此。三人不辱使命,凭借其超凡的军事领导才能,特别是皇甫嵩,黄巾军的三大首脑——张角张梁张宝之死均与其有关,彻底摧毁了黄巾起义军的领导核心。
卢植还是当时著名的经学家,师从大儒马融,与郑玄管宁等大咖为同门,而刘备公孙瓒都是他的门生。皇甫嵩出身将门世家,其父为北地太守,叔叔为东汉度辽将军。皇甫嵩好诗书,喜弓马,文武双全。朱儁虽出身寒门,从小孝敬母亲,重义轻财,后经人推荐入朝为官,逐渐走上政治前台。
卢植后被诬陷,免官回家,后为袁绍军师, 192 年去世。董卓被诛后,其部将李郭相互攻伐,朱儁被扣为人质。朱儁性格刚毅,当日发病而死。皇甫嵩同年去世。
三国历史时间表(皇甫嵩)那么就如题主所说,三人的成就和功绩如此之大,为何在三国的舞台上寂寂无名?名气和成就如此成反比呢?我们理一下三国时间线,问题不言自明。
黄巾起义 184 年三人去世 192 — 195 — 195 年三国建国220 —221 — 229 年三国亡国 263 —265 —280 年三家归晋 280 年由此可知,大三国时期可为 184 年至 280 年,而真正的三国历史要从 220 年开始。而此时,三人去世已 20 多年,他们是三国舞台上最早的一批主角,但并没有真正见证和创造三国历史。
此时曹孙刘都在干啥?(孙坚)卢植朱儁皇甫嵩活跃的年代,曹操,孙权,刘备三人都在干什么呢?
曹操刘备虽然也参加过平定黄巾起义的战争,「三国演义」第一回便是「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但并不是主角。真正的主角还是代表东汉朝廷的卢朱皇甫三人。
在这个时期,曹操刚刚崭露头角,逐步积累自己的实力和威望。但此时北方霸主还是袁绍,官渡之战也要到 5 年之后才开始。北方还处在一个诸侯割据的局面,除了河北袁绍,还有张绣,西凉马超,汉中张鲁,淮南袁绍,辽东公孙渊以及黄巾残部等,曹阿满任重道远。
此时的江东还不是孙吴的江东,此时孙氏代表人物还是第一代孙坚,182 年出生的孙权不过 十岁刚出头。孙坚在平黄巾和战董卓中立过颇多战功,关羽「温酒斩华雄」实属杜撰,真正终结华雄的乃是孙坚。刘备同志此时正四处漂泊,世界那么大,他想去看看。关键是他不想去也得去,连遭败仗,东奔西投。一直到 208 年「赤壁之战」后,刘备才有了自己的第一块立足之地,而这已是十三年之后的事情。
卢植,朱儁,皇甫嵩三人为东汉朝廷立下不世之功,他们东征西讨,为朝廷为国家,一心为公!而
后起之秀曹操,孙权,刘备等同样转战南北,不过为自己及其政治军事集团而已。当然,在曹孙刘那个年代,汉室早已奄奄一息,也无公可为了。
在此给予渎职朱俊皇甫松三人的功绩,我们也只能报以敬意,仅此而已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