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富不过三代鹿钟麟,大清帝国也逃不过这个普遍规律,在经历了康乾盛世后迅速走向衰败,后面几位废物点心败家子坐吃山空,庞大的家产让他们挥霍殆尽,最终破产倒闭,那些妃嫔宫女们也都失业了。

鹿钟麟:清朝灭亡后,大清国的妃子们去哪了?

到了清朝后期鹿钟麟,后宫里面已没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妃嫔了,光绪皇帝在位三十多年,被慈禧老佛爷看得牢,只有一后二妃,珍妃又被她害死了,溥仪是个儿皇帝,本身又性无能,跟他谈妃嫔那是个笑话,因此说清朝末期的皇宫里绝大部分只是宫女了。

鹿钟麟:清朝灭亡后,大清国的妃子们去哪了?

树倒猢狲散鹿钟麟,既然失业了,那就只能自谋出路了,大户人家的千金为了能体面地生活,就只能改名换姓了,现在是翻身农奴把歌唱的时候,你过去的农奴主就得夹着尾巴做人了,脱下漂亮的旗服,换上普通人的衣服,宣称自己是纯正汉族血统,低调做人,低调做事。

鹿钟麟:清朝灭亡后,大清国的妃子们去哪了?

当然了从宫里出来的绝大部分都是寻常人家的,她们没有家来依靠,就只能靠自己了。

鹿钟麟:清朝灭亡后,大清国的妃子们去哪了?

1,嫁人,嫁人是她们最好的选择,很多有钱人家很喜欢这些宫女的,长得漂亮的,可以嫁个好人家,长得一般的嫁个普通人家,最起码可以维持正常的生活,特别是那些名义上是皇帝妃子的宫女,更是成为有钱人疯抢的对象,娶回家做小妾后,他们就四处吹牛B说本人睡了皇帝的女人。

2,娼妓,选择做这一行的宫女特别多,她们以前养尊处优,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要她们去干粗活重活她们肯定是干不来的,干这个活轻轻松松又有钱赚何乐而不为,八大胡同的青楼成为她们的首选,在青楼老鸨们也会拿她们以前的身份大做广告,嫖客们知道她们是从宫里来的,都很感兴趣,因此生意相当火爆。

3,仆人,找个富贵人家当仆人也是她们不错的选择,这都是她们的老本行,轻车熟路,不仅懂的规矩多,而且专业也对口;另外有些有钱人也专门请这些宫女去当侍女,这些人拿宫女当侍女,自己也隐约认为自己有点皇帝的感觉。

4,出家,自古以来皇家就有宫女出家为尼的传统,无依无靠的宫女选择佛门是最好的出处了。

也有相当一部分的宫女实在是无生存能力,就只能沿街乞讨,有的被人贩子卖到全国各地,过着悲惨的生活。

总而言之,在那个年代,宫女的生活普遍都不尽如人意,有的甚至很惨。

溥仪退位之后,仍旧生活在紫禁城中,但是偌大的皇城,早已今非昔比!昔日的金碧辉煌与今日的杂草丛生形成鲜明的对比。年轻的溥仪,生活在故宫久了,自然不会太安分,他开始与张勋,康有为等人串联,常常密谋复辟,尽管难以成事,仍旧生出不少是非。1924年,冯系的国民军,开始驱逐废帝溥仪,紫禁城成了故宫博物院。

鹿钟麟:清朝灭亡后,大清国的妃子们去哪了?

鹿钟麟:清朝灭亡后,大清国的妃子们去哪了?

鹿钟麟:清朝灭亡后,大清国的妃子们去哪了?

鹿钟麟:清朝灭亡后,大清国的妃子们去哪了?

鹿钟麟:清朝灭亡后,大清国的妃子们去哪了?

其实,在溥仪长大之后,以前优待清室的政策已经开始漏洞百出,需要重新审时度势加以改动。溥仪已经不是那个几岁的小孩子,紫禁城虽然破败,但是影响力还是有的!在复辟的闹剧出现,以及倒卖文物的事件屡见不鲜之后,曾有监管人员向民国政府提议,按照优待清室的条款,把溥仪等人迁至颐和园,把故宫腾出来,一来清室依旧有优待,而且颐和园以前也是皇家园林,不会委屈溥仪;二来故宫腾出来,在人们心中就是皇宫里不再有皇帝,民国才能更加名正言顺。

鹿钟麟:清朝灭亡后,大清国的妃子们去哪了?

然而,这个提议遭到了拒绝。其实也在情理之中,毕竟当时的高官厚禄者,虽然是民国元勋,却也是清朝的旧官,他们受过皇帝的恩典,自然怀念旧恩!于是,溥仪得以在冯玉祥驱逐他之前,继续住在紫禁城。

1924年,冯玉祥驱逐溥仪,在把驻扎在景山的一千多名士兵缴械之后,溥仪最终同意迁出。接下来,溥仪众人迁到了醇王府,也就是溥仪父亲的家,溥仪也算是回家了!

在溥仪出发的时候,清点文物的官员找到他,问他传国玉玺的下落。毕竟传国玉玺是国宝,能够找回来功德无量啊!溥仪听到后,很干脆的回答说,他把玉玺放在交泰殿里了,让他们自己去翻找。其实,溥仪所说的玉玺并不是官员问的传国玉玺,而是他自己的皇帝玉玺。

后来事情弄清楚了,溥仪笑着对官员说,你说的传国玉玺在哪里我也不知道,嬴政打造的传国玉玺他也没见过,而且清朝其他皇帝也没见过,虽然善后的官员们很吃惊,但是也没有为难溥仪,也许他说的是实话,毕竟两千多年了,真正的传国玉玺实在难以流传到今天。

借此机会,小史官简单说一下传国玉玺的历史。《韩非子》记载,楚人卞和在今天的湖北南漳发现一块玉,这块玉有很多故事。起初,卞和献玉差点丢了性命,后来出名后,一代名相张仪被诬陷偷玉,受辱离开楚国去了魏国,后来到了秦国,并且用计打败楚国。再后来,秦昭王“遗书赵王,愿以十五城请易壁”,将相和的故事就出自这里,廉颇蔺相如的故事大家应该都听过。

公元前228年,秦王嬴政灭赵国,取得和氏璧,统一天下之后,在上面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传国玉玺乃成!公元前207年,沛公驻军灞上,秦子婴投降,传国玉玺归汉!西汉末年,王莽篡位,找太后取传国玉玺,太后怒而掷,破其一角,后来能工巧匠用黄金补上。

后来王莽兵败如山倒,玉玺传到更始帝刘玄手里,再后来刘盆子失败,传国玉玺到了汉光武帝刘秀的手里。汉灵帝年间,袁绍入宫诛杀宦官,传国玉玺在乱局中失踪。董卓作乱,孙坚偶然获得传国玉玺,后来袁术夺得玉玺,袁术死后,传国玉玺归曹操,后汉献帝禅位,传国玉玺归曹魏。晋武帝故伎重演,传国玉玺归司马家。

接下来,历经南北朝,传国玉玺一直传到隋文帝杨坚手里,隋朝灭亡后,传国玉玺被萧皇后带入漠北,贞观年间,李靖讨伐突厥,传国玉玺归唐太宗。唐末天下大乱,后唐末帝国破家亡之时,怀抱传国玉玺自焚,从此传国玉玺失踪!

后来传国玉玺也出现过几次,但是真假难辨!历史的车轮向前走,不知道真正的传国玉玺现在静静地深埋在哪一片土地之下!

我是颍州小史官,喜欢文史野趣的朋友别忘记右上角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