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张廷玉只想说:“年羹尧你膨胀了”张廷玉!

张廷玉:《雍正王朝》张廷玉为什么说年羹尧死有余辜?

张廷玉:《雍正王朝》张廷玉为什么说年羹尧死有余辜?

张廷玉:《雍正王朝》张廷玉为什么说年羹尧死有余辜?

年羹尧的死,就是一句话张廷玉:“帝王让你三更死,不会留你到五更”。

张廷玉:《雍正王朝》张廷玉为什么说年羹尧死有余辜?

年羹尧作为西北之地的重臣,在雍正王朝时期,雍正皇帝给了他很高的殊荣,而这份殊荣也让年羹尧愈发的膨胀,突然有一天,年羹尧的身体像一个气球一样“砰”的一生爆炸在了雍正王朝的上空,因为年羹尧被雍正皇帝弄死了张廷玉。

纵观清朝的历史,我们能够明白多尔衮、鳌拜的死,我们大致也能理解年羹尧为什么会死了。

虽然,年羹尧可能没有做到能够威胁到雍正帝位的作用,那是为臣知道,恃宠而骄本来就是宠臣的大忌,更何况年羹尧还是康熙王朝的宠臣,对于康熙王朝来说,他是帝国之柱石,国家之栋梁,但是对于雍正皇帝来说,年羹尧是前朝老臣,是恃宠而骄、不知死活的大臣,也是他最好的利用人选。

出生于汉旗官宦之家的年羹尧,自然从小能够接受到良好的教育,而年羹尧更是凭借自己的实力成为了康熙王朝的一名进士,此时的他才仅仅20岁。

年羹尧在康熙王朝的升迁速度可以说是---神速。

康熙39年,中进士。

康熙48年,四川巡抚。

康熙57年,四川总督。

康熙60年,川陕总督。

康熙61年,掌控西北军事。

可以看得出来,康熙帝走的时候,是活生生地给雍正皇帝留下了一位位高权重的人臣啊,但是雍正皇帝怎么对待年羹尧,那就是让给他一直膨胀。

我们不难想象,年羹尧的事情,就是雍正皇帝计划好的,年羹尧在雍正王朝蹦跶了四年就身败名裂,所以,雍正皇帝在上台之初就把他算在内的,一个新的帝王上台,如何树立权威,从以往的例子来看,我们不难发现,诛杀一个位高权重的人臣,是最快也最有效的手段。

而诛杀年羹尧,恰恰可以达到雍正皇帝上台立威的最好人选。

年羹尧,在雍正王朝的确是膨胀了,但是仔细想一下,年羹尧的这份膨胀,像极了雍正皇帝自编自演的一场戏,他给与了年羹尧极高的宠爱,雍正皇帝的这份恩情,让大家觉得作为前朝老臣的他得到了很好的回报,雍正皇帝的这一招可以说是毒辣至极。

一方面,他想借助年羹尧来平定西北青海地区的战乱。

一方面,他想借助年羹尧来达到自己收拢朝堂老臣人心的目的。

最恶毒的一方面,作为新上任的帝王,他急需树立自己的帝王之威望。

雍正皇帝的这一招,恩威并施,一箭双雕,他给与年羹尧最大的恩情,让他安心平定西北战乱,又一方面让年羹尧急剧的膨胀,说白了,年羹尧是被雍正皇帝一开始就算计在里面的。

雍正皇帝要用年羹尧的脑袋,为自己的帝王之姿,打造一副神圣不可侵犯的屏障。

太庙是皇帝一家直系的专门祭祀场所,所以一般只有皇帝的先辈可享此殊荣。一般的皇亲还不行,必须是近亲或有功于江山社稷的皇亲,还有有大功于社稷的臣子,经皇帝允许也可在死后享用太庙的待遇,这些臣子死后将是以郡王之礼厚葬。这就是配享太庙。

张廷玉:《雍正王朝》张廷玉为什么说年羹尧死有余辜?

张廷玉:《雍正王朝》张廷玉为什么说年羹尧死有余辜?

张廷玉是整个清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汉臣,对于他来说这是莫大的荣誉。前文说了,只有有大功于社稷的人才能获此殊荣,那么张廷玉究竟有什么功劳?

张廷玉:《雍正王朝》张廷玉为什么说年羹尧死有余辜?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张廷玉考中进士,开始进入仕途,他受到康熙的重用是在康熙六十年(1721年)二月,身任刑部右侍郎的张廷玉奉旨与都统耗赖等赴山东稳妥地处理了盐贩王美公等"聚众劫掠屯庄"案。 六月,调吏部左侍郎。他"绝苞且,杜请花,锉玫肃然"。张廷玉涉政不久,他的才干便崭露头角。可以说终康熙一朝,张廷玉只是一个能臣,算不上皇帝的心腹,离配享太庙的资格差远了。

雍正即位后,对张廷玉极为重用,为什么重用张廷玉,一是因为他有才干,二是他为自己恩师张英之子,这点很重要。雍正即位后,能信得着的人没几个,所以张廷玉就是雍正日后难得的贴己之人。

张廷玉不仅对雍正忠心,也是真为雍正办事啊,政务繁忙时,一天就要发数十个谕旨,都是雍正口述,由张廷玉执笔,而且"精敏详瞻,悉当圣意",也就是张廷玉起草的谕旨,雍正基本都不用修改了,堪称得力助手。后来张廷玉任军机大臣,凡军国大事,雍正必与其商议。这个过程我就不再这细说了

终雍正一朝,张廷玉都受到重用,后来雍正去世, 遗诏他日以张廷玉配享太庙。等到乾隆即位,张廷玉就是三朝老臣了,资历那是响当当的,可是乾隆似乎不是特别得意张廷玉,在配享太庙这事上,乾隆曾取消了他的资格,但是张廷玉去世后,乾隆还是遵守了雍正的遗诏,允许张廷玉配享太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