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中的纪晓岚在意世俗眼光纪晓岚简介。他是大清第一才子,掌管四库全书的编辑工作,所以在骨子里他和文人骚客没有什么两样,有着内心的自命清高和自命不凡。杜小月本身孤苦伶仃,被人贩子拐卖,最后遇到武艺高超的莫愁,跟着她练习功夫,行侠仗义,而后遇到正义凛然的纪晓岚,对他办公的样子很是佩服,就常伴其左右了。归根结底,纪晓岚的内心世界,文人和江湖女子是不可能有结果的,身份上的差别始终阻碍着他们更进一步的发展。
其次纪晓岚简介,纪晓岚用情不定。剧中的女子,只要是认识纪晓岚或是纪晓岚认识的,都能产生微妙的情感。(不娶杜小月几点原因如下)
原因一纪晓岚简介:文人爱面子
纪晓岚作为当时大清朝第一才子,对于面子的问题胜过于自己的性命,而纪晓岚这个人因为天生是文人,非常害怕做出什么事情影响自己的面子,所以这是他不敢对杜小月有非分之想的第一个原因。
原因二:年龄限制
根据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里来判断,当时杜小月年龄应该在18-20岁之间,而纪晓岚应该在40岁左右,其实按照当时的社会观念,40岁的年纪娶个年轻的小姑娘其实是最正常不过了,快入土的人都有大把的娶年轻小姑娘,何况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的纪晓岚贵为一品大学士,乾隆身边的大红人,娶个杜小月根本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就算娶个什么皇亲贵族也不是个难事,但是就因为纪晓岚这种类型的文人,对于自己的名誉颇为看重,娶妻都会娶一个和自己年纪差不多的人。
原因三:感情不明确其实
在认识杜小月以前,纪晓岚都是一个人住在阅微草堂的,已经习惯了之前的孤孤单单,自从认识到杜小月以后,因为杜小月天生的活泼性格,让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当中平添了很多色彩,对于纪晓岚这样一个单身多年的人来说,如果说没有感情,那肯定是不可能的,那至于到底是爱情还是亲情,其实他最后自己都无法判断,包括我们电视机前面的观众。原因四:政治问题在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里,和?和纪晓岚两个人其实是死对头,虽然表面上嘻嘻哈哈,经常斗嘴,但是暗地里都是在想办法整对方,所以纪晓岚应该也会怕小月受到伤害,不仅不会去娶杜小月,反而会更加希望杜小月可以远离这个是非之地,让她可以平平安安的过日子!
原因四:历史环境
当时的环境是清朝,思想哪有现在的开放。纪晓岚娶杜小月更定会受到别人的非议,毕竟他们的年龄差那么多,纪晓岚当时又是一个德高望重的人,娶杜小月对自己的影响是很大的!
古代实行的也是一夫一妻制只是男可以纳多房小妾罢了,尽管如此婚嫁还是会受到一定的束缚,就如互生好感的纪晓岚和杜小月,却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在一起。
纪晓岚、刘墉和和珅曾同朝为官,但年龄相差很大,官职也相差很大,其中,和珅最小,官职最大。
而电视剧中纪晓岚和和珅斗得不亦乐乎的故事纯属虚构,刘墉和和珅之间势同水火的关系也不存在。
刘墉:刘墉出生于1719年,是大学士刘统勋的儿子,1751年,刘墉靠着父亲的关系,得以参加会试和殿试,考中进士,自此进入官场,任职翰林院庶吉士,从1756年开始做地方官,担任过太原府和江宁府的知府、湖南巡抚等。
刘墉在地方上为官清正廉洁,沉着干练,颇有政绩,很得百姓喜爱,与大宋包拯做权知开封府时有的一比。但他也曾因为失察之罪被发配军台。
1773年,刘统勋去世,刘墉回家服丧三年,之后,成为内阁学士,这以后,刘墉多在京为官,1783年,刘墉升任吏部尚书。
刘墉在京为官远不如在地方为官的政绩,实际上,刘墉真正在京为官的时候已经是六十多岁,偏于中庸,没有大过,但多有纰漏,虚与委蛇。
1797年,刘墉成为体仁阁大学士,为正一品官员,1799年,又领太子少保,奉旨查办和珅一案。1805年,刘墉去世,时年86岁。
纪昀:纪昀(纪晓岚)生于1724年,与其说纪昀是个政治家,不如说他是个文学家,他文学上的成就远大于他为官的政绩。除去《四库全书》不算,他的作品有《阅微草堂笔记》和后人整理的《纪文达公遗集》。
纪昀小的时候就有“神童”的称号,只是纪昀太过自负,以至于之后的科举考试并不那么顺畅,1754年,纪昀以二甲第四的成绩成为翰林院庶吉士,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
1768年,两淮盐政卢见曾案发,纪昀因为通风报信被查出,之后发配乌鲁木齐。三年后,乾隆准备修《四库全书》,刘统勋举荐了纪昀,于是乾隆将纪昀召回。从1773年开始,纪昀担任《四库全书》的总纂官。
1796年开始,纪昀任兵部尚书,之后为左都御史。再之后为吏部尚书。又任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少保。官至从一品。1805年,纪昀去世,时年82岁。
和珅:和珅生于1750年,满洲正红旗人,为钮祜禄氏。相对于刘墉和纪昀来说,和珅无疑是最励志的。和珅三岁时母亲去世,九岁时父亲去世。和珅兄弟俩靠着老家丁和庶母保护得以长大成人,他熟读经书,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但他科举考试失败,在1769年,20岁的和珅承袭父亲的三等轻车都尉,进入仕途。
1775年,和珅进入了职场快车道,先成为乾清门侍卫,后领御前侍卫。1776年成为户部右侍郎,后为军机大臣,1780年,在查办李侍尧案中,和珅的精明强干为乾隆赏识,成为户部尚书,这一年是和珅为官的转折点,之前的他查贪官,办实事,之后的他权势越来越大,贪污,结党营私,打压异己。
这一年,和珅领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和珅的长子被乾隆赐名丰绅殷德,定为十公主的额附。到了十月,和珅又成为《四库全书》的正总裁。
之后,和珅又被封一等男爵,1786年成为文华殿大学士。和珅权倾朝野,反对势力越来越少。1789年,丰绅殷德和固伦和孝公主大婚,和珅正式成为皇亲国戚。1795年乾隆成为太上皇,嘉庆继位,和珅俨然成了二皇帝。之后和珅又成为公爵。
但盛极必衰,1799年正月初三,乾隆去世,嘉庆向和珅发难将和珅下狱,正月十八,和珅自尽,时年50岁。
关于刘墉、纪昀、和珅的关系,《宰相刘罗锅》和《铁齿铜牙纪晓岚》中将其描述为:刘墉和和珅斗智斗勇,纪昀和和珅也斗了一辈子,实际上,历史上,他们之间并没有出现过真正大的争锋相对。
历史上的纪昀很丑,又好色,而和珅英俊帅气。纪昀和和珅的关系应该还算是和谐的,纪昀比和珅大了二十六岁,但官职远没有和珅的大,说起来算是和珅的属下,纪昀更多的只是在做编辑和修书工作,很多时候受和珅管辖。
刘墉和和珅正面冲突也不多,刘墉比和珅大三十一岁,和珅意气风华的时候,刘墉已经步入晚年,刘墉虽然也官至一品,更多的时候也是很圆滑,低调,必要的时候顺着和珅才得以保全。
真正和和珅是对手的有阿桂、王杰、钱沣等。阿桂是真正乾隆时期出将入相的重臣,满洲正蓝旗人,长期戍守边疆,为武英殿大学士,曾领军机大臣。一贯和和珅不对付。但阿桂大部分时候都不在京。
王杰是清状元,曾领军机大臣,上书房总师傅,东阁大学士,在朝堂之上常让和珅下不来台,王杰是当时难得的位高权重的正直官员。
钱沣是清代知识分子的楷模,他在乾隆年间中进士进入官场,刚正不阿,曾数次弹劾和珅极其党羽。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