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国对中国历史的贡献:自认是中国,也不把宋朝排除在中国之外金国历史!在古代,人们把中原地区的政权称之为中国。四周的政权,称之为夷狄。也是因此,在我国古代有一个传统认知,占领中原的的政权就是中国。

金国历史:雄据东亚百余年的金国,对中国历史有什么文化贡献吗?

例如金国历史:

金国历史:雄据东亚百余年的金国,对中国历史有什么文化贡献吗?

在西晋史学家陈寿所写的《三国志》中,孙资曾说金国历史:

金国历史:雄据东亚百余年的金国,对中国历史有什么文化贡献吗?

数年之间,中国日盛,吴蜀二虏必自罢弊。孙资所说的“中国”代指的就是曹操。这也证明,在西晋时期,乃至之前,就把中原政权称之为“中国”。

在北宋司马光所写的《赤壁之战》中,多次把魏国说成“中国”。

诸葛亮游说孙权时说: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周瑜游说孙权时说:

今以实校之,彼(曹操)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

从这两句话可以知道。在宋朝的司马光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也认为魏国是占领中原的政权,是中国。

宋朝人都这么认为,金国人就更不客气了。金国占据中原以后,就自称中国。在《金史》中,有这么一句话:

金之初兴,天下莫强焉。太祖、太宗威制中国,大概欲效辽初故事,立楚立齐,委而去之,宋人不竞,遂失故物。《金史》是元朝写的,也就是说,元朝也觉得金国的观点是没问题的,所以在书中也承认金国就是中国。

(红色为中原的位置)

而金国之所以敢自认为“中国”,还因为他认为不应该按照民族划分政权,应该按照文化来划分政权。也就是说,谁继承了“中国的文化”,谁就是中国。也是因此,虽然金国占领了中原,但是,中原的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

韩愈云:“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金国人的这个观点虽然对当时的汉族政权非常不利。但是,却给了其他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理论基础,有利于民族融合。元朝的统治者也好,清朝的统治者也好,都可以以“中国”自居。

也是因为这个观点,由于宋朝是中国文化的正统继承者。金国人也承认宋朝是中国的一部分,是和金国相对立的一个中国政权!金国人给少数民族做了一个榜样,要学习汉族文化,争做“中国人”。例如:完颜宗翰在病逝前说,自己入侵中国(宋国)没有敢和他争锋的,只有张枢密(张浚,南宋抗金名将)可以和我抗衡。

《宋史》:“粘罕(完颜宗翰)病笃,语诸将曰:‘自吾入中国,未尝有敢撄吾锋者,独张枢密与我抗。我在,犹不能取蜀;我死,尔曹宜绝意,但务自保而已。’” 金国统治者在学习和融入汉文化的同时,也反对汉族政权鄙视少数民族政权的观点。金国统治者们更希望用“功绩”来衡量一个民族的地位,为少数民族政权正名。

这就是金朝的“大中国”意识。

(文|勇战王聊历史)

我来答一下,北宋末年,女真金国是如何崛起的。

金国历史:雄据东亚百余年的金国,对中国历史有什么文化贡献吗?

第一,叛逆的完颜阿骨打女真是一个民风强悍的民族,长期归附于契丹辽国。到了北宋末期,辽国天祚帝是一个荒淫失道的暴君,对女真采取高压、奴役的统治政策,女真人的反抗之火已是一触即发了。

金国历史:雄据东亚百余年的金国,对中国历史有什么文化贡献吗?

公元1112年,女真与契丹的关系急转直下。这一年,辽国天祚帝到混同江钓鱼,包括女真在内的各蛮族部落酋长纷纷前来朝拜。天祚帝设宴款待,酒席过半时,辽帝劲头上来了,命令各部落酋长跳舞助兴。

大家想想,在宴会上献舞的原不过都是些地位低贱的戏子歌伎,让堂堂酋长跳舞,这着实有侮辱之意。其他部落酋长不敢抗命,只得硬着头皮手舞足蹈一番,可是有一人却坚决拒绝了,此人正是女真部落的首领完颜阿骨打。阿骨打的理由很简单:我不会跳舞。天祚帝正在兴头上,见有人胆敢抗命,心里十分愤怒,遂一而再地要求阿骨打“献技”,但阿骨打一身铮铮铁骨,终不屈服。

这次事件后,天祚帝发现了一个事实:阿骨打心有异志,脑袋长有反骨。他原本想找个借口杀了阿骨打,可是就凭宴会上不跳舞这个理由杀人,显然不能令人心服口服。精明、倔强的阿骨打当然也看出辽帝目露杀机,他步步小心谨慎,每当辽帝召见时,他总是谎称生病,以免入朝后成为瓮中之鳖。

阿骨打与天祚帝的摊牌只是迟早的事。

第二,辽金战争,阿骨打称帝摊牌时间比所有人想象的要来得快。

公元1114年,完颜阿骨打铤而走险,向强盛百年的辽国宣战。契丹人建立的辽帝国,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傲视天下,南方的大宋帝国不敢北面争锋,可谓八面威风。那么完颜阿骨古凭什么挑战契丹辽国呢?

凭的就是辽天祚帝的荒淫暴虐。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封建王朝的强盛与否,与统治者的能力、素质是密不可分的。天祚帝倒行逆施,人神共愤,不仅外族离心,国内也人心动荡,反抗之潮暗流涌动。表面强大的辽帝国,实际上已是四面楚歌了。

女真部落虽然人数不多,但民风强悍,平常从事渔畋射猎等生产活动,到了打仗时,则全体壮年男子都是战士,不管是步兵还是骑兵,打仗用的武器、粮食,都是自备的。兵在精而不在多,完颜阿古打起兵后,连败辽师。公元1115年,阿骨打索性自立为帝,国号为“大金”,后来他被尊为金太祖。

此时契丹帝国大厦的支柱已腐朽,只消有人踢上一脚,就摇摇欲坠了。阿骨打踢出第一脚后,一系统连锁反应随之而来。勃海人古欲率先聚众起义,人数达三万余人;在辽宋边关,汉人也乘机而起,暴动迭迭。阿骨打借机渡过混同江,攻陷辽国北方军事重镇黄龙府。

天祚帝对阿骨打恨之入骨,遂起兵十万亲征,号称“七十万”。孰料刚到了混同江,辽师内讧,辽师副帅耶律章奴突然造反,并联合起义军共同抵抗天祚帝。此举大大打乱了天祚帝征女真的计划,尽管耶律章奴的叛乱被镇压,辽师已军心动摇,不得不放弃远征。善于捕捉战机的完颜阿骨打尾随辽师,以两万之弱师,大败辽军,追击百余里。天祚帝落荒而逃,辽军尸横遍野。

屋漏偏逢连夜雨。辽国再度爆发大规模起义,义军首领董庞儿发难于南京(幽州),拥众万余人,转战于圣、云、应、武、朔诸州。

一时间,辽国内忧外患,风雨飘摇。

第三,联宋灭辽在辽金开战的同时,大宋帝国认为收复北方失地的时机成熟,故而派使节渡海前往辽东,与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秘密联络。随后,完颜阿骨打也派人出使大宋。双方你来我往,最后在1120年时达成联手夹攻辽国的协定。

1122年,金兵对辽国发动强大攻势,一鼓作气攻下中京(辽宁宁城西),辽天祚帝带着五千骑兵狼狈逃往西京(山西大同),在逃跑途中,还把传国玉玺给弄丢了。金兵攻陷中京后,再陷北安州(河北承德西),然后一路向西。此时的辽军可谓是一溃千里,辽天祚帝三战三败,逃往夹山(内蒙古萨拉齐西北)。

天祚帝逃跑后,留守南京的张琳、耶律大石等人立耶律淳为皇帝,称为天锡帝。这么一来,辽国有两个皇帝,分裂已是不可避免。

与此同时,大宋帝国以童贯被任命为河北河东路宣抚使,统兵十五万,兵分两路,向辽国发动进攻。然而,宋师两度攻辽,都以大败而告终。

在宋军发动两次北伐期间,完颜阿骨打攻陷了辽国西京,并对辽天祚帝穷追猛打。当他得知宋军进攻幽燕时,便调转马头,发兵南下,直逼幽燕。金军兵分三路,大举南下,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亲自攻打居庸关。当金兵抵达居庸关时,辽人居然不战而溃。至此,辽国五京全部落入金人之手,辽国名存而实亡矣。

从公元1114年始,金国经历八年奋战,吞掉辽国,崛起成为北方最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