孛罗帖木儿【?-1365】,尼伦蒙古撒只吾氏【即撒勒只兀惕孛罗帖木儿、撒勒只儿惕、散只兀、山只昆、散术台、珊竹、珊竹带、散术歹、散只昆等等等很多译名】。

始祖孛罗带,太祖宿卫,从太宗伐金有功孛罗帖木儿。家族世袭蒙古万户,历代均有战功,高祖父纽磷、父亲答失八都鲁知名。

孛罗帖木儿跟随父亲讨贼辗转南北屡立战功,父亲死后袭职领军,卷入元顺帝和太子的宫廷内斗中孛罗帖木儿。

元末两大名将,孛罗帖木儿站皇帝派,扩廓帖木儿站太子派,在义军遍地烽烟四起的时候还没有停止内斗,两军互相争斗,皇帝都不得不派人前往调解。

太子爱猷识理打腊在内斗中占据上风,企图逼迫父亲禅位,顺帝被迫下诏贬斥孛罗帖木儿,罢其兵权安置四川。孛罗帖木儿拒绝接受诏命,率兵攻打京城,逼迫朝廷交出丞相搠思监和资政院使朴不花。

顺帝知道孛罗帖木儿兴兵的原因,就下令驱逐搠思监与朴不花两人于岭北和甘肃,实际是将两人执送于孛罗帖木儿出气。孛罗帖木儿才罢兵回大同。

太子愤怒至极,急召扩廓帖木儿攻打孛罗帖木儿,扩廓帖木儿一边分兵保卫京师,一边攻打大同。孛罗帖木儿也怒了,扬言要攻入京师除尽朝中奸佞,太子亲自领兵迎战大败而归,仓皇逃出京城去太原投奔扩廓帖木儿去。

孛罗帖木儿被顺帝任命为太保、中书左丞相,节制天下兵马。孛罗帖木儿执政期间也搞了些有利国家的措施,比如诛杀佞臣秃鲁帖木儿、波迪哇儿祃等人,停止三宫不急着用的建筑,淘汰宦官,减省钱粮,禁西番僧人佛事。还几次派人请太子回朝,不过使者都被太子扣留在太原。

太子在太原,调勤王军讨伐孛罗帖木儿,孛罗帖木儿很恼火,就把太子生母奇皇后逐出宫外幽禁。又派人迎战,没想到接连不顺,还遭遇三天大雨,连连的损兵折将让孛鲁帖木儿闷闷不乐,喜怒无常,遂每日饮宴,荒淫无度,酗酒杀人,朝臣看到他都害怕。

孛罗帖木儿的颓废不振也让顺帝渐渐对他失去信任,觉得他不堪大用,遂密旨给威顺王的儿子和尚,召集勇士上都马、金那海、伯颜达儿、帖古思不花、火儿忽达、洪宝宝等图谋行刺孛罗帖木儿。

至正二十五年【1365】七月,孛罗帖木儿入宫走到延春阁李树下时,被上都马等人乱刀砍死。之后派使者带孛罗帖木儿的首级去太原见太子,九月,太子回京。

一代战将没有死在战场,却死在宫廷内斗的阴谋刺杀下,也是挺可惜的。

  

扩廓帖木儿汉名王保保,元朝名将重臣,历元末、北元两个时期,仕元惠宗(即元顺帝)、元昭宗二君,封王拜相,统重兵,镇要地,名重当世,为元末明初之风云人物,明太祖赞之为“天下奇男子”。

孛罗帖木儿:孛罗帖木儿为何被皇帝派人暗杀?

孛罗帖木儿:孛罗帖木儿为何被皇帝派人暗杀?

扩廓帖木儿(?~1375)为元末颍州沈丘县(元治今安徽临泉县西北;明初废,后复治今河南沈丘县东南老城)人,本姓王,名保保,元平章察罕帖木儿(亦称李察罕)之外甥。

孛罗帖木儿:孛罗帖木儿为何被皇帝派人暗杀?

家居沈丘的察罕无子,遂自幼抚养保保以为己子,更名扩廓(一说为元廷赐其名“扩廓”)。

孛罗帖木儿:孛罗帖木儿为何被皇帝派人暗杀?

【承袭父职,坐镇中原】

孛罗帖木儿:孛罗帖木儿为何被皇帝派人暗杀?

扩廓帖木儿青少年时便随养父起兵平乱,南征北战,战功卓著,在军中颇有威望。

孛罗帖木儿:孛罗帖木儿为何被皇帝派人暗杀?

察罕帖木儿为元末名将,中原红巾军的大克星。察罕自1352年起兵戡乱数年间,转战中原,屡破红巾军,部众日益壮大,成为一支实力雄厚的武装力量。

孛罗帖木儿:孛罗帖木儿为何被皇帝派人暗杀?

察罕东征西讨,收复关中,平定晋冀豫及山东大部,“灭贼几尽”。察罕以主力屯太行山,分兵驻防关陕、荆襄、河洛、江淮,为京师坚固屏障。朝廷以功拜察罕为河南行省平章政事兼知河南行枢密院事、陕西行台御史中丞,便宜行事。

孛罗帖木儿:孛罗帖木儿为何被皇帝派人暗杀?

1362年六月,察罕挥师围攻益都(今山东青州市),不料被自己推诚相待的红巾军两个降将刺杀。

孛罗帖木儿:孛罗帖木儿为何被皇帝派人暗杀?

察罕帖木儿意外遇刺身亡,中原柱折,军心惶恐不安。诸将共同拥戴后起之秀扩廓帖木儿为大帅,人心始安。

七月,元顺帝颁布诏谕,于前线军中拜扩廓帖木儿为银青荣禄大夫、太尉、中书平章政事、知枢密院事、皇太子詹事,仍便宜行事,袭父职总统其全部兵马。

扩廓帖木儿接掌兵权,挥师攻破益都城,生擒害父二仇人,剜其心祭奠养父。旋东取莒州,山东悉定。时“东至淄、沂,西逾关陕,皆晏然无事”。

扩廓平定了齐鲁大地,留下军队驻防,随即引军西还,大军屯驻于汴、洛间,扩廓驻守重镇太原,“朝廷方倚之以为安”。

【封王拜相,请缨平南】

驻军大同的元河南行省平章政事孛罗帖木儿爱同友军搞摩擦,先是同察罕帖木儿争山西,如今又同扩廓帖木儿构兵,数次出兵争晋冀。1363年十月,扩廓大破孛罗于石岭关(今山西阳曲县东北),孛罗势弱。

时元顺帝与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争权,各结外援。皇太子正倚重扩廓帖木儿,又怨恨孛罗帖木儿跋扈,便鼓动父皇罢去了孛罗兵权与官爵。孛罗拒不奉诏,并于1364年四月举兵反,犯京师,杀丞相,自任左丞相;后又任中书右丞相,节制天下军马。皇太子兵败,逃往太原扩廓军中。

1365年三月,扩廓奉皇太子令讨伐孛罗,克其根据地大同,随即进兵逼近京师大都(今北京城)。七月,元顺帝趁势令人袭杀孛罗帖木儿,召皇太子还朝。

九月,扩廓帖木儿随同太子朝觐。顺帝拜扩廓为太傅、左丞相。

扩廓骤然高居相位,自知年轻资浅少威望,难与朝中老臣共事,且久掌大军,不乐在朝。两个月后,扩廓便自请出京统军,以南平江淮。顺帝诏准,封扩廓河南王,总统天下兵马,代皇太子出征。

【维护一统,结怨太子】

扩廓帖木儿与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关系素睦。早在1361年,时任副詹事的扩廓奉父命贡粮至京师时,结识太子,“皇太子亲与定约,遂不复疑”,二人关系很铁。

后来孛罗帖木儿兴兵大举犯阙,皇太子战败,在扩廓部将的护卫下逃奔太原。

有了兵雄势盛且关系亲密的扩廓帖木儿的保护,皇太子萌生异心,意欲借助扩廓的军力,效仿当年安史之乱时太子李亨(即唐肃宗)于灵武自立为帝的故事,撇开父皇于太原自行称帝,另立中央。

在大是大非面前,扩廓帖木儿是有政治底线的。扩廓反对分裂,没有支持皇太子,维护了业已风雨飘摇的国家的统一。

皇太子自太原还朝时,皇后奇氏(高丽人,皇太子生母)传旨令扩廓帖木儿以重兵拥皇太子入京城,以胁迫顺帝禅位于太子。扩廓深知奇皇后之意,但没有照办,在大军行至京城三十里外时,“即散遣其军”。皇太子篡位希望再次落空,由此对扩廓心怀怨恨。双方感情破裂,成为敌对势力;但当元廷北徙,皇太子即位后,君臣尽弃前嫌,和好如初,并拜扩廓为相掌国事。

扩廓帖木儿谨守臣节,以一己之力,两次防止了元廷的分裂,功莫大焉!

【深陷内讧,四面楚歌】

1366年二月,扩廓帖木儿抵达河南,着手准备南平江淮。

时吴王朱元璋已经攻灭陈友谅,尽有江、楚之地;周王张士诚据淮东、浙西,势力均盛。扩廓深知南军势强,不可轻进,须合力击破之,遂驻军河南,檄召关中李思齐、张思道、孔兴、脱列伯四将军率军出关平叛。然关中四将却自恃资深功高,皆不听从“黄口小儿”的调遣。扩廓大怒,派兵入陕,攻李、张。翌年春,元关中诸将推李思齐为盟主,共拒扩廓帖木儿。

八月,顺帝下诏命皇太子亲自总统天下兵马,并命扩廓率部兵出潼关以东,肃清江淮。扩廓不肯受分兵之命,于是其麾下大将貊高、关保等皆背叛并弹劾之。而元顺帝正忌惮扩廓兵权过重,遂下诏罢黜其兵权。扩廓受诏,兵渡黄河北撤,退军泽州(治今山西晋城市)。太子于京师开抚军院,总制天下兵马,专备扩廓。

元廷知扩廓势孤,遂派兵合击之。扩廓甚是悲愤,遂引军据太原,尽杀朝廷所置官吏。顺帝下诏尽削扩廓官爵,令诸军四面讨伐之。

元朝上下专事内讧内耗窝里斗,却不知灭国之灾已然临头。

业已平定江南的朱元璋于1367年十月发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号令,命征虏大将军徐达、征虏副将军常遇春率领甲士二十五万北取中原、灭大元。

1368年正月,朱元璋于应天府(今南京市)即皇帝位,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建立大明王朝,是为明太祖。

征虏大将军徐达、副将军常遇春奉旨提师北上灭元。不久便平定了山东及河、洛,中原已“俱不守”。局势危殆,闰七月,元顺帝下诏恢复扩廓帖木儿全部官爵,率军自河北南讨明军。

谁知转眼间明北伐军便克通州,元顺帝弃离大都北走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境内)。八月,大都(明改称北平府)降明,元在全国范围内的统治结束。元顺帝在塞外仍继续使用“大元”国号,史称其“北元”。

【苦撑危局,死忠元朝】

明军北伐,元顺帝北徙,扩廓谋援大都不及,只好自平阳(治今山西临汾市)退守太原。十月,顺帝晋封扩廓为齐王。

明偏将军汤和率部攻取山西,扩廓遣将败明军于韩店(在今山西长治县中部)。

扩廓奉诏收复大都,率军北出雁门,由保安州径趋居庸关以攻北平。徐达、常遇春乘虚袭击太原,扩廓闻警赶忙自保安州回师救援。时扩廓兵势尚盛,数十万军马屯驻太原,本可一战。不料其部将暗中约降于明愿做内应,明军夜劫其军营,部众大溃。正在中军大帐中秉烛治军书的扩廓猝不及防,仓皇率领十八骑宵遁,北走大同,后退守甘肃。

明军平定山西,复乘胜西入陕西,元将李思齐等降,遗土皆入于大明。唯扩廓帖木儿拥兵塞上,时时攻扰明西北边境,成为边患。

元顺帝至正三十年、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正月,明太祖再次分路北征,命魏国公徐达为征虏大将军统领大军出西安,捣甘肃定西,与扩廓决战;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分任左、右副将军,出居庸关入沙漠,捣应昌,北击元廷,意在使其君臣不得互相应援。

三月,徐达率军进抵定西,扩廓正围攻兰州,闻报明军杀来,急忙率军赴援,依据天险车道峪固守。徐达深沟高垒围困之,一日数战,互有胜负。

围困一个月后,徐达摸清了地理,遂派兵绕道沈儿峪口(在今甘肃定西市北),趁元军防御出现漏洞之机而大败之于川北乱坟岗子间,俘敌八万余人。扩廓战败,仅与妻子数人从古城北逃走,跑到黄河边,寻得河中漂流大木得以渡河,遂由宁夏赶奔和林(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上游东岸哈拉和林)。

四月,元顺帝病逝于应昌(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达来诺尔附近),时年五十一岁,在位三十六年(算至元亡)。

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嗣位,是为元昭宗。五月,明军袭克应昌府,元昭宗北走和林。此后,北元汗庭迁至漠北。昭宗与扩廓帖木儿于和林会合,复任扩廓为中书右丞相,掌管国事,其势稍振,“今以扩廓帖木儿为相,几于中兴”。

1372年正月,明太祖三征北元。大将徐达率领大军十五万分道出塞,深入漠北攻打扩廓帖木儿。仲春暮春,徐达部三次击败北元军。五月,中路徐达大军攻扩廓于漠北,扩廓挥师迎战,大败明军,杀敌数万人;徐达等大败,领兵退回边塞防守。东路李文忠率军进至阿鲁浑河(今鄂尔浑河),与北元军交战,互有胜负;七月,兵败回师。西路冯胜败元军,平定甘肃。

徐达为明太祖驾前第一名将,自挥师中原以来未尝一败,唯败于扩廓帖木儿。自此,明朝有了戒心,不敢再轻易出塞北征。

1373年,明太祖命徐达驻守北平,防备元军南下进攻。扩廓帖木儿则屡次攻扰雁门、大同等地;太祖命诸将严加防备,自此明军很少出塞北征了。

1375年,扩廓帖木儿从元昭宗徙金山之北。五月,扩廓帖木儿逝世于哈剌那海之衙庭。其妻毛氏自经以殉。真是忠烈的一对恩爱夫妻!

【屡拒招降,太祖深憾】

“元灭,其臣拥兵不降者,惟扩廓帖木儿。太祖尝获其家属,厚恩以招徕之,终不至。”

明太祖极为赏识扩廓帖木儿的才略并敬重其为人,曾先后七次致书诏谕其归降,必欲臣之而后快。然扩廓帖木儿毫不理睬,皆未回复,太祖深以为憾。

“高帝谓天下一家,尚有三事未了:一、少传国玺;一、王保保未擒;一、元太子无音问。”看来未能得到“天下奇男子”扩廓帖木儿为己所用,太祖甚是抱憾不甘。

一天,明太祖大会诸将,问道:“天下奇男子谁也?”诸将皆对答道:“常遇春将不过万人,横行无敌,真奇男子。”太祖笑道:“遇春虽人杰,吾得而臣之。吾不能臣王保保,其人奇男子也!”

为了向敬慕已久的奇男子扩廓帖木儿示好以期招徕之,洪武四年(1371)九月,明太祖以金册隆重册立扩廓帖木儿的胞妹王氏为秦王朱樉(太祖次子)王妃。

然元朝忠烈之臣扩廓帖木儿仍毫无所动,直至撒手人寰。

图片皆采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