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义灭亲指的是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属不循私情,照罚、照灭!用在篡位者身上似乎有些张冠李戴了,提问者的语文很可能是体育老师教的……所谓赶尽杀绝不知道提问者指的是对谁赶尽杀绝大义灭亲?这个问题本身就是有问题的!想必提问者是想说为什么篡位的皇帝要对前朝皇帝和宗室赶尽杀绝吧。实际上,中国古代篡位者对前朝皇帝、宗室赶尽杀绝有些夸张了,没有哪一个朝代是将前朝宗室真正赶尽杀绝的。至于前朝皇帝,也要分为不同的时期,不同时期对前朝皇帝的处置也是不同的。
秦王朝之前没有皇帝,这里我们就不去讨论什么周灭商之后的“三恪”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亡国皇帝秦三世子婴(准确说应该叫秦王,子婴即位后自降身价称秦王而非三世皇帝)投降之后,汉高祖刘邦并没有屠戮秦宗室,也没有杀掉子婴。但是,西楚霸王项羽入咸阳之后,大开杀戒,子婴被杀,秦宗室也惨遭屠戮。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对前朝皇帝、宗室的大屠杀大义灭亲!之后便进入了一个稳定的善待期。汉高祖灭楚后,因为西楚霸王项羽自刎乌江,帮汉高祖刘邦省下了不少事,也使得汉高祖不用去担负屠戮前朝皇帝的恶名。对于项氏一门,史籍之中似乎也没有汉高祖大肆屠戮的记载,应该是得以保全的。当然,史籍之中也没有西楚霸王有儿子的记载,即便项氏得以保全,应当也是小宗旁支。总之,汉高祖并没有对前朝皇帝赶尽杀绝。
汉王朝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篡位的权臣对于前朝皇帝和宗室相对都是比较宽容的,并没有赶尽杀绝大义灭亲。孺子婴禅位王莽之后被王莽封为了定安公,并给予了万户的供养。而且,王莽还允许保留了汉王朝的宗庙,世代祭祀。对于汉王朝的宗室,王莽也没有赶尽杀绝,仅仅是废黜了他们宗室的身份,使之自生自灭而已,后来的汉光武帝刘秀实际上就是这样的汉宗室。汉光武帝即位之后,因为孺子婴和王莽已经被更始政权代为处置了,没有遇到需要处置前朝皇帝的问题。但是,对于赤眉军拥立的傀儡皇帝刘盆子,汉光武帝还是予以了善待的,将刘盆子封为了赵王郎中,用荥阳的官田租税奉养刘盆子终身。
魏文帝受汉献帝禅让之后,依照孺子婴旧例将汉献帝封为了山阳公,并允许汉献帝在山阳国内使用天子服饰、旌旗、仪仗,以天子之礼奉祀汉王朝宗庙,差不多就是周初的所谓“三恪”待遇。汉献帝去世后,魏明帝曹叡亲自为汉献帝服丧,并以天子礼将汉献帝葬入了禅陵,谥“孝献”。晋武帝司马炎受魏元帝曹奂禅让之后,基本上保留了汉献帝曾经的待遇,而且走得更远。魏元帝禅位后被晋武帝封为了陈留王,地位要高于汉献帝曾经的山阳公。这段时期内,前朝皇帝和宗室的日子过得还是相对比较滋润的。
但是,南北朝时期刘宋的开国皇帝刘寄奴开启了另一种打开方式,一种血淋淋的打开方式!因为出身寒微、缺乏世家大族背景,刘寄奴担心司马氏会被别有用心的世家大族利用,于是命人用棉被捂死了退位的晋恭帝司马德文,潘多拉盒子自此被彻底打开!之后南朝宋齐梁陈的退位皇帝鲜有善终者……但是,对于前朝的远支宗室,无论是刘寄奴还是后来齐梁陈的开国皇帝,似乎也并没有赶尽杀绝。反倒是对自家的兄弟叔伯,刘宋的后世皇帝们更加心狠手辣!
隋灭陈之后,一切又重新回到了魏晋的旧轨道之上。因为隋源自北朝,当权者几乎都来自关陇世家,南朝宗室对其构不成实质性威胁。隋文帝给予了陈后主陈叔宝足够的善待,封其为长城县公,使之得以颐养天年。而且,隋文帝杨坚还纳了陈后主同父异母的妹妹宁远公主为妾,成为了陈后主的妹夫,这位陈朝公主就是著名的宣华夫人!
隋唐时期对于前朝皇帝和宗室相对是比较宽容的。唐高祖李渊灭隋后,封隋炀帝杨广的孙子隋恭帝杨侑为酅国公。武德二年,隋恭帝去世,被唐高祖以皇帝礼葬入庄陵,谥号“恭”。有说隋恭帝是被唐高祖派人暗杀的,但是缺乏实质性证据。从唐朝善待前朝宗室来看,这种可能性似乎并不大。唐高祖时期,隋炀帝的小舅子、南朝梁明帝萧岿第七子、西梁靖帝萧琮异母弟萧禹和陈后主同父异母的弟弟陈叔达甚至官居宰相之位。这段时期内,前朝皇帝和宗室的日子过得也是相对比较滋润的。
五代十国时期,政权更迭频繁,前朝皇帝留着风险太大,待遇自然也就没有隋唐时期那么好了,被咔嚓在所难免。但是,因为其中不少人都是亲戚,打断骨头连着筋,对于前朝宗室,相对还是相对宽容的。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开启了“不流血政变”的先河之后,前朝皇帝又迎来了一个春天。宋灭后周之后,后周恭帝郭宗训被封为了郑王,死后被宋太祖以皇帝礼葬入了顺陵,谥“恭”。除此之外,宋太祖还特地立了一块誓碑,规定后世子孙必须善待柴氏子弟,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也只能赐自尽,不得市曹屠戮,算是高规格善待前朝宗室了。
北宋被金王朝灭了之后,宋王朝的两任皇帝成了俘虏,虽然日子过得比较糟心,但是起码保住了性命,而且名义上还被封为了公、侯,也算是“善待”了。元灭宋之后,元世祖忽必烈把宋恭帝赵㬎送到了西藏当喇嘛,直到元英宗硕德八剌时期才因为“文字狱”被杀,勉强也算是“善待”了。元王朝是主动退回漠北的,整个宗室集团全部回到了老家,明王朝根本不存在处置元王朝皇帝和宗室的问题,这里就不赘述了。
下手比较狠的就剩下清王朝了,清王朝入关以后,崇祯帝朱由检已经自尽身亡,不存在处置前朝皇帝的问题。但是,对明王朝的宗室清王朝依然进行了大肆屠戮,除了早期投降的代藩一支,绝大多数明宗室都改名换姓隐匿民间了。康熙年间的“朱三太子案”,将陈芝麻烂谷子又翻了出来,崇祯帝的儿子朱慈焕被挖了出来,可怜朱慈焕已经年过七旬仍然被凌迟处死,全家被灭!清王朝这一手绝对堪称“赶尽杀绝”。可即便如此,还是有不少幸免的。雍正年间,清王朝为了粉饰太平,又找来了早年投降、被编入汉军八旗的代藩后裔朱之琏,假模假式地封其为一等侯,奉祀明陵。乾隆年间又改封一等延恩侯,但是却不能服明都、用明礼,仅仅是逢年过节做做表面文章给祖先上柱香,而且还必须提前报备,早已失去了“三恪”原本的意义。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