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赫那拉氏家族简介:叶赫那拉氏,亦称叶赫纳喇氏或叶赫纳兰氏,原系明末海西女真扈伦四部之一叶赫部的王族叶赫那拉。追溯历史,叶赫那拉氏及金朝贵族,原在今吉林省叶赫河、伊通河流域。16世纪初,南迁开原北,后又移叶赫河,故称叶赫部,视星根达尔汉为叶赫纳喇氏始祖,即叶赫那拉氏。
叶赫是肃慎(女真族)最古老的氏族部落之一,因分布于叶赫河(今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境内)得名,分同姓叶赫和异姓叶赫叶赫那拉。叶赫部落号称叶赫那拉部。"叶赫"在蒙古语中是庞大的意思。“那拉”是蒙古语太阳的意思。“关于叶赫那拉氏的起源,有一个故事:在元末明初时,已在叶赫河建立了叶赫城的叶赫那拉氏家族与爱新觉罗家氏族发生了一场战争,当时,爱新觉罗家族的头领为了使叶赫那拉氏臣服,就指着大地说道:‘我们是大地上最尊贵的金子(爱新觉罗就是金子的意思)!’而叶赫那拉的首领听了一阵大笑,他指着天上的太阳说道:‘金子算什么,我们姓它!’叶赫那拉氏最后打败了爱新觉罗,成为当时东北最大的一支部落。”
其后代分布甚广。清朝钦定《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记载:纳喇氏“为满洲著姓,其氏族散处于叶赫叶赫那拉、乌拉、哈达、辉发及各地方,虽系一姓,各自为族”。其各地方包括尼马察、张、科尔沁、长白山、伊巴丹、伊兰费尔塔哈、布尔哈图、伊哈里、扎库木。本文所涉及的主要指明末居住在叶赫部的纳喇氏,在努尔哈赤征服与招抚下迁居到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抚顺新宾境内)。以后跟随努尔哈赤、皇太极征占四方,为满族的形成和清朝的建立创造了必备条件。
说清朝“兴于叶赫,亡于叶赫”其实是和两女人有关,一个是叶赫那拉孟古,另一个是叶赫那拉婉贞。
叶赫和建州是女真的两个部落,这两个部落紧挨着,为了紧密两部落之间的关系,叶赫部首领杨吉砮把女儿孟古许配给努尔哈赤。杨吉砮获罪被明朝诱杀。后来哥哥纳林布禄践约把十四岁的妹妹孟古送给努尔哈赤为妻。
孟古长得面如桃花,像天仙般美丽。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努尔哈赤见了当然喜欢。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孟古的性格特别好,温柔大方,贤惠善良,宠辱不惊,不信谗言,不进谗语,是努尔哈赤的贤内助,她把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努尔哈赤可以全身投入到建州女真的发展壮大上。更重要的是她生了个儿子叫皇太极,把后金变成了大清。没有皇太极就没有大清,没有叶赫那拉孟古就没有皇太极。清朝起于叶赫兴于叶赫,所以叶赫那拉孟古功不可没。
叶赫那拉婉贞大家都清楚,就是那位女强人慈禧。慈禧是咸丰的嫔妃,同治的生母。咸丰驾崩,她联合恭亲王奕訢发动辛酉政变夺得皇权,垂帘听政,从此掌握大清政权长达四十八年。把风雨飘摇的大清折腾得就剩一口气了。
慈禧临死按排了三岁的溥仪当皇帝,醇亲王载沣摄政。载沣控制不了大清的局面,把权力交给了袁世凯。袁世凯连吓唬带欺骗,就让隆裕太后叶赫那拉静芬同意溥仪退位,把大清的最后一口气咽了下去。所以说,大清灭亡慈禧有很大责任。
大清“兴于叶赫,亡于叶赫”有一定的道理。不过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考虑,没有叶赫那拉孟古,大清就不崛起了吗?没有叶赫那拉婉贞,大清就不灭亡了吗?不可能的。叶赫那拉孟古只是为大清的兴盛锦上添花,叶赫那拉婉贞只是为大清灭亡落井下石,如此而已。
我是豫有得,欢迎加关注互动讨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