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现在的课本上还有没有讲候德榜的篇幅侯德榜。如果没有就太可惜了?。

侯德榜:还记得历史课本书上的侯德榜吗?

候德榜是我国受人欺负时代的著名化学家,是联合制碱法的发明人,为我国农业和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伟大而无私的贡献侯德榜。可以说,其贡献价值不亚于袁隆平院士。

候德榜(1890—1974)侯德榜,福建闽侯人。他少年时代在福州读书,看到洋人在中国耀武扬威,中国人在自己土地上却受尽欺负,就参加了反对外国人的活动,并树立起科学救国、实业救国的理想。(当时中国正值“德先生”和“赛先生”的争论,知识青年都在思考怎么救国的问题。)

1911年,候同学考入清华大学留学预备学堂。1913年到美国留学,三年后从麻省理工学院化工专业毕业,1919年取得哥伦比亚大学制革硕士学位,两年后获得博士学位。他的爱国心情很强,不是现在一般戏子可以比拟的。毕业后他就回到中国,在国内第一家碱厂——塘沽永利碱厂做“技术总监”。1926年,永利厂的“红三角”牌纯碱在美国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

当时,国际通行的是索维尔制碱法。和现在一样,发达国家采取严格的技术封锁,落后国家根本无法制碱。候德榜经过五年的专研,掌握了索维尔法的技术。1932年,他把制碱法的全部技术公布于众,让世界共享该技术,对世界民生工业起了巨大推动作用,造福人类。

说到这里,要普及一下纯碱知识了。纯碱(碳酸钠 Na2co3),又名苏打,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用于玻璃、陶瓷、肥皂、纺织、造纸制革、冶金、水净化、食品加工等工业中,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啊!

1937年,永利厂拒绝与日本鬼子合作,转而生产炸药支援抗战,因此遭到日本人轰炸,不得不迁往四川。

由于索维尔法对原料盐的浪费很大,中国当时盐是很金贵的。候科学家就继续钻研,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使盐的利用率达到95%,使铵废物变成了化肥——氯化铵!还有用碳化法合成氨制碳酸氢铵的工艺,这一下又解决了我国化肥短缺的难题,为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样的一位科学家,实在值得我们敬佩,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纪念他。

化学家侯德榜,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中国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在制碱业垄断的艰难时期,侯德榜结合中国四川井盐开采的实际情况,结合西学知识与中国传统科学经验,创造出新的制碱方法,就是现在翻开化学课本鼎鼎有名,口口相传,歌颂万代的侯德榜制碱法,成为世界制碱业的权威。1926年中国“红三角”牌纯碱入万国博览会,获金质奖章。

侯德榜:还记得历史课本书上的侯德榜吗?

成就不至于此,最初,他破译了索尔维制碱法的“密码”。大家都知道,近代史上中国科技发展受滞,各种技术外国垄断,中国不会,人家也不告诉咱们,因此侯德榜要掌握此方法制碱,得完全靠自己摸索。工艺设计、材料选择、设备挑选和安装、量化生产,真是九九八十一难,锲而不舍加之用聪明的头脑解决一个个问题,终于成功了。

研制化肥,同时他也帮助祖国培养化学人才,都是他为祖国做出的突出贡献。伟大!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