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格林沁,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旗,出生于清嘉庆辛未年(1811年),卒于同治四年(1865年),为嘉庆皇帝额驸索特纳木多布斋的嗣子僧格林沁。
僧格林沁虽然出身贵族,四等台吉,相当于四品官,但是家境贫寒,只以放羊为生,所以被戏称为“雅玛台吉”,意思为给人放羊的台吉。但是很快就时来运转,道光五年七月,科尔沁旗第九代札克萨克多罗郡王索特纳木多布斋病逝,因为无子,便在族中近亲选择嗣子。不同于已经烂到骨子里的八旗贵族子弟,身体强健僧格林沁、仪表非凡的僧格林沁被选中了。因为索王额驸的身份,他自然成为了皇亲国戚,被招为御前行走,24岁便升为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正蓝旗蒙古都统。清史稿上称其:出入禁闱,最被恩眷。
道光三十年,40岁的僧格林沁奉命京郊密云剿匪,初步展现了军事才华。咸丰即位,僧格林沁为顾命十大臣之一。咸丰三年,咸丰四年,僧格林沁击败北伐的太平天国林凤祥,李开芳,并擒杀之,因功封为博多勒噶台亲王,世袭罔替。清史稿说僧格林沁:两年之中,大小数百战,全数殄灭,无一漏网,僧格林沁威名震于海内。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僧格林沁取得这样的战绩,依靠的是北京的旗兵和绿营兵。这样的战绩与南方绿营、八旗兵相比,不啻为奇迹。也算是八旗绿营最后一支有战斗力的部队。
咸丰九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僧格林沁指挥大沽口海战,击毁十余艘军舰,但随后的陆战却接连失败,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圆明园被毁,僧格林沁被褫夺爵位。但随着捻军的兴起,僧格林沁复爵,再次领兵剿捻。但是,僧格林沁贪功冒进,中伏身死,成为八旗绿营最后的绝唱。
在晚清道咸之世,八旗绿营承平日久,皆是腐朽不堪,所以才不得不依靠汉人的团练军队,所以才有了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虽然依靠曾国藩,但是曾国藩的汉人身份却一直被满清统治者忌惮。试举一例,咸丰四年,曾国藩战胜太平军取武昌。咸丰皇帝大喜过望,令曾国藩署理湖北巡抚。大学士祁俊藻奏曰:“曾国藩以侍郎在籍,犹匹夫耳,匹夫居闾间,一呼,蹶起从之者万人,恐非国家福也。”咸丰立即醒悟,收回成命,仅赏曾国藩兵部侍郎衔。此种例子不胜枚举。
僧格林沁能在晚清声名鹊起,除了他军事确有才华,还主要是满蒙亲贵的身份,一则可以大胆任用,二则可以牵制汉族武装。史称“曾主南事,亲王僧主北事”。僧格林沁也深知自己的定位,屡与汉官争端,这是满清统治者最愿意看到的局面。
僧格林沁及其军队覆灭后,满清再也没有军事人才,也再没有具有战斗力的军队。中国的未来便取决于湘军、淮军,以及后来的北洋军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