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纲之所以能击退金军,其实也有很高明的策略在里面北宋李纲。他把一个目标分拆为许多小目标,等到每个小目标实现后,金军自然被击退了。

北宋李纲:靖康元年金军南下,文臣李纲是怎样保全大宋击退敌军的?

正名位,掌兵权靖康是宋钦宗的年号,宋徽宗看金军势大,匆忙传位给宋钦宗北宋李纲。但是这个过程,却是李纲力争而来。原先宋徽宗只是封太子为开封牧,让他留守开封御敌。但李纲对此不以为然,认为开封牧不足以号召天下。即使是监国的名声,也怕出现唐肃宗擅自登基的事情。后来李纲更是刺手臂,上血书:“皇太子监国,只不过是故例如此。如今敌人马上要打到城下,没有皇帝的名位,是无法号召天下人尽力御敌的(宋徽宗此时吓得要逃往南方)。必须给太子皇帝的名分,才能保住祖宗社稷,以死捍敌!”

北宋李纲:靖康元年金军南下,文臣李纲是怎样保全大宋击退敌军的?

在李纲的坚持下,宋徽宗传位给太子,是为宋钦宗。宋钦宗继位后,授予李纲兵部侍郎的官职,对他大力任用。等到金兵快要到达的时候,宋徽宗已经离开。其他大臣劝宋钦宗也出去躲避。李纲奋力阻止北宋李纲:“天下城池还有比国都更重要的吗?祖宗的宗庙、百官、万民都在这里,舍掉此处去哪里呢?”在李纲的坚持下,宋钦宗任命他统御开封防守事宜。

北宋李纲:靖康元年金军南下,文臣李纲是怎样保全大宋击退敌军的?

死谏宋钦宗虽然李纲劝得宋钦宗留在开封,但是其他官员依旧怂恿宋钦宗出去躲避。李纲以唐玄宗在安史之乱时,弃国都而宗庙毁在敌人手中的故事进谏。宋钦宗被劝的意动,决心留守。谁知此时皇后逃跑的消息传来,宋钦宗再也坐不住了,“朕不能留矣”。李纲泣拜,宋钦宗最后“朕今为卿留”。在李纲的死谏下,宋钦宗暂时留了下来。可是等了不久,宋钦宗悄悄带上禁卫军,又想着逃跑。

北宋李纲:靖康元年金军南下,文臣李纲是怎样保全大宋击退敌军的?

李纲追着禁卫军大喊:“你们愿意留下来守社稷,还是跟着皇帝一起走?”禁卫军都大喊愿意留下来。于是李纲拜见宋钦宗,说道:“六军的妻子父母都在开封,愿意死守。况且如果半路上这些士兵逃跑,谁来守卫陛下?现在敌人已经离我们很近了,如果知道您没逃远,派骑兵去追赶,陛下你又怎么抵抗?”这次之后,宋钦宗才安心留在了开封。这对于士气的提升以及勤王之师的到来,是有极大的意义的。不然,皇帝都离开国都,形势可能会一发而不可收拾。

北宋李纲:靖康元年金军南下,文臣李纲是怎样保全大宋击退敌军的?

积极打造防御工事宋钦宗留下之后,李纲准备防御的工具,他亲自上城头督军。此外,李纲还派遣壮士用绳子溜下城墙,刺杀敌人的头领。“金人知有备,又闻上已内禅(宋徽宗已经禅让皇位给宋钦宗),乃退”。于是,金人决定和宋朝议和。李纲担心其他人懦弱,对于金人的要求会一概答应,因此自请前去议和,只是宋钦宗没有答应他,而是派了另外的人去议和。果然,金人狮子大开口,漫天要价,而宋钦宗对于大部分要求都答应了,李纲叹息不已。

静待勤王之师议和既成,宋朝每天都给金人送去金币,但金人还不满足,每天四处屠掠。此时,集结在城下的勤王之师,已经有二十多万,而金人的队伍号称六万(可能更少)。李纲认为金人孤军来到开封城下,如果能断绝敌人的粮道,用重兵围困住对方。就能像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那样,对敌人造成极大杀伤。只是后来因为一个将领轻敌冒进,失败后又擅自逃跑,李纲因此受牵连被罢免。

听闻李纲被罢免,太学生以及军民,数十万人集结起来,为李纲鸣不平,甚至杀死了宦官。宋钦宗一看,急忙召李纲入内,两人相对而泣。最终,李纲又被起用,担任开封防御使。金人久战无功,又获得大量钱财,于是退去。李纲怕对方在回去的路上还要屠掠,建议派军队一路“护送”。十万大军分头并进,将士们都很踊跃。只是后来宰相责备李纲,把城下的勤王之师都派出去。开封的守卫力量不足,命令把军队召回来。等到李纲力争之后,再派遣军队出去的时候,军队士气已经萎靡,任凭金人一路劫掠而去。

综上所述,从金人发兵开始,李纲就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而且以极大的胆魄,力请宋钦宗留在开封御敌。如果不是李纲,宋钦宗早就逃掉好几次了,那么开封城也肯定守不住。此后,李纲更是展现了极优秀的军事素养和政治眼光。只是最高统治者目光短浅,不能听从李纲的建议。虽然这次金军被击退,大宋暂时被保住了,但更大的危机还在后面。后来“靖康之耻”后,每当有南宋使者到金国去的时候,金人总会问:“李纲、赵鼎这些人还好吗?”金人对于李纲的忌惮,由此可见一斑。

史料参考:《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