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了三十八岁的武惠妃(699年到737年)是一个性情温顺,很会迎逢的女人;她是一个被李隆基专宠的女人;她又是一个差点成了皇后的女人;她的确也是一个很不幸的女人武惠妃。
生于武则天一门(是武则天堂侄子武攸止的女儿)的武惠妃是一个善解人意,又心性灵巧的女人,李隆基当皇帝没多久,看见漂亮的武惠妃(历史很粗心,没有记下她的名字)心里就发痒痒武惠妃。痛恨武氏一门的李隆基是一个说干就干的人物,他很快把武惠妃封为婕妤。
靠脸蛋和心智吃饭的武惠妃还真的是改变了李隆基后宫的秩序武惠妃。李隆基很快把别的后妃撇到了一边,武惠妃得到了专宠,给李唐生下了四个儿子三个女子。那时候,反武的力量依然强大,但没有挡住李隆基宠爱她的脚步。二十五岁的她被封为惠妃,和皇后只差了一个名号的距离。也因为这,她妈受封,她的两个弟加爵。
李隆基在武惠妃身上还真是陷的深,一直想立她为皇后。当时的太子李瑛不是武妃所生,御史上书李隆基,担心立武妃为后,必会危及太子地位,惹起很大麻烦。李隆基才放弃了立后的念头。
果然在其他妃子失宠后,武惠妃用自己的小心思搅动李隆基的布局,太子李瑛差点被废。在张九龄罢中书之职后,李林甫上位,737年,武惠妃用计谋构陷李隆基的三个儿子。那时候的李隆基走火入魔,干掉了自己的三个儿子。
坏事干多了,心里便有鬼。据说武惠妃后来魂不守舍,被心魔吓死。李隆基在她死后,成全了她的皇后名声——追封她为“贞顺”皇后。
人们常常说“脏唐”,也真是的,武惠妃夺人之爱,迷惑了李隆基。而李隆基却夺了他和武妃之子——李瑁之妻。武惠妃恐始料不及。
唐玄宗贞顺皇后武氏,也就是武惠妃,是武则天的娘家侄孙女。
史载,武则天的爷爷武华,生四子:武士棱、武士逸、武士让、武士彟。武士彟生二子三女:武元庆、武元爽、武顺、武则天、三女(名失考)。
武士彟的长兄武士棱,也就是武则天的大伯父,他的孙子武攸止,就是武惠妃的父亲。武攸止在唐代官至绛州刺史,在武周天授元年(690)九月十三日受封为恒安王。武惠妃年幼时,父亲病逝,被送入宫中养育。
上图乾陵,武则天与唐高宗合葬于此
《旧唐书》中说,武攸止和太平公主的第二任丈夫武攸暨是亲兄弟,他们哥俩与建昌王武攸宁都是武则天三伯父武士让的孙子。《新唐书》中说,武士让的孙子是建昌王武攸宁、九江王武攸归,会稽王武攸望;武士棱的孙子是千乘王武攸暨、恒安王武攸止、高平王武重规、建安王武攸宜、安平王武攸绪,其中武攸宜、武攸绪的父亲叫武惟良。无论哪一种说法,武惠妃都是武则天的娘家侄孙女。
上图武惠妃陵墓
武惠妃生前一直没有皇后的称号,死后追谥为贞顺皇后。唐肃宗即位后,于乾元元年(758)废去她的一切皇后祠享,唐代宗即位后又废除了她的“贞顺皇后”谥号。传说是因为武惠妃生前谋害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
上图武惠妃石椁线刻图
唐玄宗是武则天的孙子,武惠妃是武则天的娘家侄孙女,他们俩算近亲结婚么?如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的规定来看,唐玄宗和武惠妃是三代以外的亲戚了,结婚没有问题。
武惠妃生于699年,卒于737年,字落衡,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人,你有点熟悉这个地名了吧?没错,她与武则 天生于同一个地方,并且是武则天的侄孙女,是恒安王武攸止的女儿,母亲为郑国夫人;是名副其实的富家千金。
唐玄宗李隆基为什么这样喜欢武惠妃呢?
1.武惠妃出身名门,受过宫庭教育,有礼仪,而且样子像武则 天,貌美。
武惠妃的父亲是武攸止,武攸止是我国历史上的唯一的女皇武则天的堂侄,武惠妃因年幼时父亲病逝,沾了姑奶奶武则 天的光,被送入宫中抚养,受到过良好的宫庭教育,有一定的人文素质,且她性情乖巧,善于逢迎,遗传了武则 天之察言观色、见风使舵的本领。
唐玄宗在没有即位时,二人在宫中已经都有过接触,唐玄宗上位后,武惠妃已经出落成了明眸皓齿、亭亭玉立的少女,引起了唐玄宗的关注,武惠妃入玄宗后宫后,很快就博得了唐玄宗的欢心。
2.对李唐王室传宗接代、开枝散叶有贡献。
武氏虽得到唐玄宗的专宠,但当时朝廷上下正处在一致反武的大势之下,由于臭名昭著的武三思就是她的叔叔,武氏难免受到牵连。
武惠妃最初只被封为婕妤,但由于肚子争气,她接二连三地为玄宗诞育了四子三女,更这重要的是她所生的子女皆因自己聪明与母宠得到了唐玄宗的偏爱。
开元十二年(724年),玄宗还是赐号她为惠妃。虽只将她封为妃,但宫中的礼遇却等同皇后。而且其母杨氏被封为了郑国夫人,弟弟武忠与武信也都分别被加官晋爵。在封建王朝身为帝王的女人,能生孩子也是资本,这武氏比玄宗早期的王皇后幸运多了。
3.武氏之告密的行为,在唐玄宗看来是维护自己皇位之举,唐玄宗认为武惠妃是忠诚自己的。
玄宗对惠妃宠爱不衰,一度想立她为皇后,由于御史潘好礼上疏列举了武惠妃的远房叔公武三思与远房叔父武延秀干纪乱常的事实,表明了她的二位前辈都为世人共恶;又当时玄宗所立的太子李瑛并不是武惠妃的亲生儿子,而惠妃自己已经有了儿子,一旦立惠妃为皇后,恐怕她私心膨胀后会动摇太子的储位,于是玄宗接受谏言,没有立惠妃为皇后。
玄宗曾经的宠妃赵丽妃、皇甫德仪与刘才人分别生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因惠妃进宫得宠后,三妃相继失宠。李瑛、李瑶与李琚三人常为母亲的际遇而抱怨父皇,惠妃女儿咸宜公主的驸马杨洄揣摩惠妃的心意后,与丈母娘狼狈为奸,便私下观察李瑛等人的短处,并向惠妃报告毁谤这三人。惠妃就在玄宗面前梨花带雨,哭诉太子结党想要谋害她们母子,玄宗一怒之下欲废太子,在名相张九龄劝谏下才暂时放弃了。
不久,张九龄的相位被李林甫取代。口蜜腹剑的李林甫洞悉了惠妃的心意,时常对她说寿王李瑁(武惠妃的儿子)的好话,惠妃有自己的儿子李瑁一旦被立为太子,李林甫将前途无量的暗示,二人各取所需,结为了一体: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四月,杨洄再次向惠妃构陷三位亲王,捏造事实说太子等三人与太子妃薛氏的哥哥薛锈等共谋异事。
长袖善舞的惠妃便设套,说是宫中有贼,召三王入宫拿擒贼,这三位年轻人没有多想便答应了。惠妃又告诉玄宗说:“太子跟二王要谋反了!他们穿铁甲进宫了!”玄宗派人察看,三们亲王果然全副武装地进宫了,急忙找宰相李林甫商议。李林甫讳莫如深地说说:“这是陛下的家务事,不是臣等应该干预的。”。善于察言观色的李林甫借用李勣支持武则天上位皇后的态度与语言,表明了废旧立新的立场!
玄宗便废三王为庶人,赐死了薛锈。不久,三位庶人都在同一天死于非命,天下人都为他们感到冤枉。
此举是武恵妃妄图先废黜李瑛、再立自己的儿子李瑁为太子,然后母凭子贵、自已上位皇后引发的骇人听闻的悲剧,她是罪魁祸首;其丧心病狂、不择手段的做法令天下百姓在为三王表示惋惜的同时,都开始憎恶这位蛇蝎美人,但在玄宗看来,武惠妃这是维护自己统治的行为,以后,他对武惠妃人感情更深了。
后续:陷害了太子之后,武惠妃精神有了压力,曾经屡次看到三位亲王的鬼魂,后来竟一病不起。她请巫师作法、为三位亲王改葬,还用处死了的人来为他们陪葬,但各种办法都用尽了,依然看见这位亲王的鬼魂来向自己索命,最后,还是因吓而死了,时年38岁。她薨逝后,玄宗非常伤心,追封她为皇后,谥号贞顺。据说,后来令三宫粉黛无颜色的杨玉环(是武惠妃的儿媳)外貌非常像武惠妃,几乎就是她的替代品!可见,玄宗对她的感情有多深!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