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皇帝其实也是个当得有点憋屈的皇帝,虽然一生勤勤恳恳,厉新图治,可惜此时大清只有一个腐朽的外壳,内里早己空透嘉庆皇帝简介!
嘉庆从乾隆手里接过大清的班与乾隆从雍正皇帝接过来的大清江山有天壤之别嘉庆皇帝简介。大清朝在雍正手里被治理的非常富足,乾隆从雍正手中接过来的是个家底厚实的大清朝,上半生也算勤免,所以才有了"康乾盛世"的辉煌。可后来就飘飘然找不到北了,再加上和坤,纪晓岚等拍马之臣的谗言,七下江南,小诗写的杠权的,忘了江山社稷,把祖宗积下的家当败个精光。人民揭竿而起,白莲教贯穿几省。
尽管嘉庆皇帝想把江山治好嘉庆皇帝简介,惩治了以和坤为道的一大批贪官奸臣,又有以刘墉,王杰等忠臣辅助,但奈何国库空虚,流匪四起,外国列强虎视眈眈,还是没有回天之术!
嘉庆帝喁琰,清高宗弘历的第十五子。生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五十四年被封为嘉亲王,乾隆六十年登基,改元嘉庆,在位25年。卒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终年61岁。庙号“仁宗”。 嘉庆帝是一位勤政图治的守成君主。他亲政后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于改变乾隆后期的种种弊政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扭转清代中衰之势。从嘉庆帝个人来说,他始终开不出一个根治日趋严重的腐化和怠惰的药方,对一大批“尸禄保位”的官僚只能警告,恫吓,最终徒呼奈何而已。他对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侵略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一个日趋衰弱的封建的古老国家,不可能真正有效地对付外来侵略者,此后只能沿着衰败的道路滑下去。
所以,算不上明君,但也不是昏庸的人,是个平庸的君主。一生唯一的雷厉风行的政治动作就是铲除了和申,抄没了他的财产。所谓“和申跌倒,嘉庆吃饱”。
嘉庆皇帝是乾隆皇帝十五子,全名为爱新觉罗·颙琰,是清朝入主中原后第五代君主,1796-1820年间中国的最高统治者,庙号仁宗。关于他的儿子似乎除了后来的道光绵宁之外其余的在历史上知名度都不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嘉庆到底生了几个儿子,他们的下场究竟如何。
皇长子(未命名)这个儿子是嘉庆帝还是皇子的时候与侧福晋刘佳氏所生,不过是这个孩子福薄,生下来两岁就夭折了,甚至还没来得及取名字,后来道光一上台就追封他这个哥哥为多罗穆郡王。
皇次子:绵宁(道光皇帝)绵宁生于乾隆四十七年出生于撷芳殿,是嘉庆与嫡福晋所生,正经八百的嫡出之子,加之皇长子早在其出生前就殇了,因此实际上他成了嘉庆皇帝的嫡长子。封建宗法社会嫡庶尊卑分明,绵宁自然身份贵重与众不同,再加上他在嘉庆十八年天理教攻打紫禁城的事件中立下大功,嘉庆皇帝称赞他为“忠孝皆备”,还封他为“和硕智亲王”,让他成了兄弟中爵位最高的人。
嘉庆二十五年七月二十五日,嘉庆皇帝猝死在承德避暑山庄,众大臣就依照嘉庆所留遗诏拥立他为新君,史称“有清一代皇帝嫡出者,只此一帝”。由此,绵宁(旻宁)开始了对中国长达三十年的治理,虽然他有心拯救江河日下的朝局,怎奈资质不足,便只能一味节俭来减少开支维持国家机器运转。尽管他后来省钱省到了连御膳房杀口猪都得“奉旨”的地步,但是毕竟是治标不治本,仍然于朝政还是没有太多裨益,最后他也就只能长叹一声,接受清王朝没落的现实了。虽然绵宁算不上一个优秀的帝王,但是作为一个封建王朝拥有至高无上地位与权力的皇帝,他能够粗茶淡饭数十年如一日,这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因此《清史稿》说他是“守成之令辟也”来表彰他的守成之才。
皇三子:绵恺绵恺为和睿皇后钮祜禄氏之子,生于乾隆六十年。嘉庆二十四年,嘉庆皇帝六十大寿,他因此得了个“惇郡王”的爵位,后来又被道光加封为亲王,道光十八年卒,死的时候没有留下一儿半女,绝户!
“二十六年,以皇五子奕誴为绵恺后,袭郡王。”——《清史稿》
之后过了几年,到了道光二十六年,道光皇帝不忍亲弟这一系血脉断绝,就下旨把自己的儿子奕誴过继给了绵恺继承香火。
皇四子:绵忻绵忻和绵恺是一奶同胞的亲兄弟,只不过比绵恺要小上10岁,他出生在嘉庆十年。嘉庆二十四年父皇六十大寿他也得了赏赐,被封为“瑞亲王”。在当时他的爵位相比绵恺来说竟然还要高,由此可见嘉庆对这个儿子的疼爱非同一般,那些说嘉庆皇帝在晚年曾经动过易储念头的流言看来也并不是空穴来风。
道光八年,年仅24岁的绵忻就撒手人寰了,道光给他的谥号为“怀”,意为怀念之意。
皇五子:绵愉绵愉是恭顺皇贵妃钮祜禄氏于嘉庆一十九年所生,是嘉庆帝最小的儿子。嘉庆二十五年,道光掌政之初他就被封为“惠郡王”,道光十八年他又被加封为亲王。
后来道光驾崩,咸丰即位,对他也很是依赖倚重,下发上谕:“惠亲王为朕叔父,内廷召对及宴赉赏赐宜免叩拜,章奏免书名”。
最终他死在同治三年,享年51岁,终其一生,历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四朝,也算是个传奇皇子了。
身为帝王,嘉庆的子嗣数量实在是少的可怜,只生育了5个儿子,9个女儿,连康熙、乾隆二帝的一半都没有,甚至连他的接班人道光留下的后代也比他多,这也真是个怪象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