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是三国割据时期位于北方的政权曹睿是谁的儿子。公元220年,曹操病逝于洛阳,其子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后称帝,定国号为魏,定都洛阳。公元266年,司马炎逼迫曹奂禅位,改国号为晋,至此魏国灭亡。魏国先后历经了曹丕、曹叡、曹芳、曹髦、曹奂五位帝王。
曹丕:即魏文帝。魏武帝曹操之子。三国时期魏国的开国皇帝曹睿是谁的儿子,公元220年至226年在位。
曹叡:即魏明帝曹睿是谁的儿子,三国时期魏国的第二任皇帝。魏文帝曹丕的长子,公元226年至239年在位。
曹芳,魏明帝曹叡的养子,三国时期魏国的第三位皇帝,公元239年至254年在位。曹叡的三个儿子皆早夭,因而曹叡病逝后养子曹芳继位。公元254年,曹芳被司马懿长子司马师废为齐王,改立曹髦为帝。
曹髦,三国时期曹魏第四位皇帝,公元254至260年在位。其父亲东海定王曹霖是魏文帝曹丕之子。
曹奂,本名为曹璜,三国时期魏国的最后一位皇帝,公元260年至265年在位。其父亲燕王曹宇是魏武帝曹操之子。
按照这个关系来看:曹叡和曹奂是堂兄弟,曹芳和曹髦是堂兄弟;曹叡是曹芳的养父,曹髦的伯父;曹奂是曹芳和曹髦的堂叔父。
但是还有一个说法,按照东晋史学家孙盛所撰写的《魏氏春秋》中的记载,魏明帝曹叡的养子曹芳很有可能是任城王曹楷的儿子,曹楷是曹操与卞夫人所生的第二个儿子任城王曹彰之子。如若按此关系,魏明帝曹叡与曹芳实为堂叔侄。
魏明帝曹叡是曹丕之子,曹操之孙,魏国第二个皇帝。他个人能力是很强的,他在位期间,魏国整体实力是上升的,既打退了吴、蜀的进攻,又攻灭辽东公孙渊。与当时的大伽诸葛亮、孙权等人的角逐中占据上风,司马懿、曹真等著名都听命于他。史书评论他个人能力出类拔萃,曹丕安排给他的辅政大臣,他全部调往边疆,大事总揽,常常能做出令群臣佩服的决策。也能听取直谏,从不因直谏杀人。但他不重视巩固帝室的基础,又托孤不善,导致皇权坠落而无人悍卫。
历史上曹叡有没有被低估?我认为没有,因为人们从未怀疑过他的个人能力,对他的评价很公允。
感谢邀请!曹丕短命主要有以下原因:
1.性格多疑,操劳心力交瘁。曹操刚去世,曹丕面临的形势十分恶劣,内部因曹操突然逝世,曹魏集团失去主心骨,由团结走向分裂。曹彰占着地利之机跑到洛阳想要夺取魏王之位,曹植也虎视眈眈,而曹魏重要地盘青徐二州又不稳;外部有蜀汉及东吴的威胁,长期与父兄权计诡诈的勾心斗角,又生性多疑,性格郁郁寡欢,短命很正常;
2.好色以致纵欲过度。据记载,曹丕不仅有甄妃和郭妃两位皇后,而且对汉献帝刘协的两个女儿和身边的妃子也照纳不误,甚至在父亲死后对曹操的女人也有所染指。曹丕做了魏国开朝皇帝,在原来曹操魏王基础上,在皇后之下,把后宫小妾们分为十等贵嫔。可见曹丕继位后,对女色方面不加节制,以致纵欲过度,掏空了身体。
3.对外武力亲征,旧伤复发病逝。
曹丕一向主张征伐,渴望实现曹操没能实现的一统江山的志向。亲自带兵折冲疆场,三次亲征兴师伐吴。对蜀汉和北方游牧民族也是大力征伐。古代长期行军对身体有很大的影响,再加上三次伐吴皆无功而返,心情自然不顺。最终在第三次伐吴期间染上风寒,而在那时是秋冬交替之时,加上长江冬天时会起雾,再加上曹丕原本就有旧伤,最终在洛阳一病不起去世了。
曹叡比他老爹还短命,曹丕好歹到四十了,曹叡只活了三十六岁。原因以下几点:
1.曹叡比他老爹还好色,后期将民间有姿色的妇女强行充入后宫,荒淫无度以致“气微”,终至身体虚弱崩溃,健康恶化。
2.性格遗传老爹的郁郁寡欢,与宗室勾心斗角,老妈甄姬的死以及赐死毛皇后经常梦见毛皇后索命,而子嗣又早夭,以致找不到继承人,最后只能让养子曹芳继位。
3.大兴土木、连年征战,曹魏国库空虚,大臣们数次上书力陈其弊,导致气火攻心。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