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公元1190一1257年)

元好问字裕之元好问诗词,号遗山,金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县)人兴定五年(公元1221年)中进士,当時没有做官,金哀宗三年((公元1226年)任镇平县(在河南省)令,后任内乡县(在河南省)令和南阳县(在河南省)令。金亡不仕,过着二十多年的遗老生活,死年六十八岁。

元好问是北方鲜卑民族的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古文,诗词,曲都擅长,而以诗词的创作成就更大,在文艺批评方面曾写《论诗绝句三十首》主要是提倡建安以來的优良传统,认为优秀的诗歌要写得淸新自然,刚健慷慨,有高倩壮怀,充分表现了他的进步的文学主张元好问诗词。

所著有《遗山先生文集》《遗山乐府》《续夷坚志》《唐诗鼓吹》,并编纂:了金诗总集《中州集》,内附《中州乐府》元好问诗词。

爱情是诗歌中最重要的主题,从古到今,写爱情的诗词千千万,不过,要说写爱情巅峰之作,我相信很多朋友都会不自觉地吟起:“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元好问诗词:对于“七岁能诗”的元好问你了解多少?

元好问诗词:对于“七岁能诗”的元好问你了解多少?

这首词是金代文学家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原词跟大家常念的有点不一样,没有人字,全词如下:

元好问诗词:对于“七岁能诗”的元好问你了解多少?

元好问诗词:对于“七岁能诗”的元好问你了解多少?

词人元好问在序言中提到,他在去并州考试的路上,遇到一位捕雁人,捕雁人说,他捕一对雁,捕到了一只,将它杀了,没想到逃脱的那只投地而死。元好问很感动,就买下了这两只雁,将它们葬在了汾水边。元好问同行的朋友为这两只雁写了很多诗词,他也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雁丘词》。

元好问诗词:对于“七岁能诗”的元好问你了解多少?

元好问诗词:对于“七岁能诗”的元好问你了解多少?

这首词开篇一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一个“问”字破空而来,震憾人心。双飞之雁死了一只,千山暮雪,不忍独行,于是便以死相随,雁犹如此,人何以堪!

元好问诗词:对于“七岁能诗”的元好问你了解多少?

问世间,情为何物?这一问,问出了天下有情人内心的哀叹!情之为物,让人悲伤,也让人快乐,让人痛不欲生,也让人满心欢喜,让人痴,让人傻,让人强大,可为天地英雄,也让人卑微,低到尘埃里。即使尝便了爱情里所有的酸甜苦辡,也终不知,情为何物?

问世间,情为何物?佛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世间一切情欲,皆是虚幻。然而,世间又有几人能看穿!我宁愿在孽海情天里痴缠,宁愿承受爱情的一切痛苦,也不愿去参那无欲无求的大道,没有了心念所系的那个人,得证大道又有什么意思。

问世间,情为何物?这世间,唯有爱情能给我们带来最深刻的痛苦,也唯有爱情能给我们带来最巨大的幸福,只有两个相爱的灵魂,才能感受到灵魂的共振,从而获得最深刻的生命体验,只有爱情,才能教人生死相许。

问世间,情为何物?我不知道,只知道它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

谢谢邀请!

因为前面两位同道中人对这个问题已经回答的很全面了,我就不在赘述了。

我只强调一点:元好问诗词中最著名的这首«摸魚儿•雁邱词»,堪称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悼亡诗之一,它与西晋时期文学家潘岳的«悼亡诗三首»,唐代诗人元稹的«遣悲怀三首»,北宋大文豪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南宋大诗人陆游的«沈园二首»一样彪炳在中国文学史上,千秋之下令人怦然心动、潸然下泪。

悼亡诗词一般是特指写给亡妻的诗词,但元好问的这首«雁邱词»比较特殊,她是通过生死相依的大雁来隐喻和影射人间爱情的,寄慨遥深,堪称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