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当时上海滩与黄金荣吴绍澍、张啸林并列的三大巨头之一,杜月笙的一生可谓是充满了传奇。作为近代史上颇有影响力的人物,他这一生亦正亦邪,而人们对他的争议也从未停止!
在十五六岁的年纪,他独自来到上海滩闯荡,和很多人一样,他堕落过吴绍澍、疯狂过,吃喝p赌样样俱全。表面看来,他就是一个小瘪三,他甚至一度以为他的一生就这样过下去了!
然而,这其实是他隐藏自己的一种手段,纵观历史,但凡有大成就的人,都会有一段蛰伏期吴绍澍。这一段过程就是一个自我锤炼、自我吐脏的过程,等待大风来临的过程。因为只有经过生活锤炼和磨炼的人,才会懂得更加珍惜机会、抓住机会,而杜月笙正是这样一个人。
这不,随着生活经验的积累,命运之神终于垂青了他。而引他上道的人,也正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小瘪三,此人名叫黄振忆,江湖绰号“饭桶阿三”,可以说是杜月笙成名路上的引路人。
当得知大病初愈的的杜月笙依靠烂赌艰难度日时,他看不下去了,找到了杜月笙,这可以说是他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了,而杜月笙后来的成就也确实没有辱没他的眼光。
他对杜月笙说:“月笙啊,你要在这么下去能不能生活下去都是个问题,假如你有上进心,我可以给你介绍一个人,你到他的麾下去,完全可以有大发展。”此时的杜月笙对饭桶阿三的话不以为然,懒洋洋问道:“你要把我推荐给谁啊!”
饭桶阿三突然压低声音神秘地说道:“八仙桥胡同里,黄金荣公馆”。听到黄金荣三个字,杜月笙原本萎靡不振的身体一下子活跃了起来,双眼透出了明亮的光芒。
黄金荣是什么人?那是坐在云端的人物,身为上海滩的头号大亨,法租界巡捕房的总探长,在上海可谓是一手遮天,自己若能得到他的青睐,那这一辈子可谓是真的值了。当然,光靠人介绍还不够,而他之所以以后有那么大的成就,也与他的八面玲珑是分不开的。
很快,黄振忆带领他来到了黄公馆,当杜月笙第一次踏进了黄公馆的门时,他便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他第一次见识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江湖场面,与他以前的见识相比,他之前所见到的都是渣渣。
在他平复了内心的波澜之后,他跟着黄振忆步入了黄金公馆的核心区,他见到了正在打麻将的黄金荣。黄振忆大声地对黄金荣说:“这是我要给你介绍的人。”
黄金荣放下手中的麻将,抬头看了杜月笙两眼,和颜悦色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面对问话,杜月笙镇定自若地答道:“我叫杜月笙。”听到杜月笙的名字,黄金荣疑惑地说道:“真是奇怪,怎么来帮我的怎么个个都叫什么生?”有徐福生、顾掌生、马祥生!
感慨完之后,黄金荣对杜月笙说:“你去找马祥生吧,以后你就跟他一道住了。”从此以后,杜月笙彻底入到黄金荣门下,直到发展成为与黄金荣并列的上海滩大亨。
在进入黄公馆之后,杜月笙一改之前各种恶习,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守规矩,懂分寸,眼观四方,耳听八方!时刻留意着黄公馆的风吹草动,由此也培养了他八面玲珑的本领。而且,他还懂得审时度势,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是,他都拿捏的恰到好处,由此,也就获得了黄金荣的重视,在他手底下越干越大,成为名噪一时的人物。
纵观杜月笙的一生,他之所以能够从一个小混混变成上海滩的大佬。因为他懂得抓住机会,在机会来临时,他能够毫不犹豫的全力以赴,力求将事情做到尽善尽美。而机会往往就是就给这种有准备的人!
不管是面对世界,还是面对自身,很多时候人总会陷入一个困境,文雅的说法叫“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通俗的说法叫不懂自知之明。
说到杜月笙最丢脸的事,大概要属这一件,抗战胜利后,他觉得自己应该当上海市长,结果被老蒋狠狠地打了一通脸。
杜月笙那句著名的牢骚,就是脸被打肿后发出的——阿拉就是老蒋的一支夜壶,用得着的时候拿出来用一下,用完了便一脚踢进床底,嫌脏嫌臭。
抗战胜利前夕,杜月笙曾对自己重回上海后的局面做过一番精心的谋划和憧憬,不说昔日在上海滩江湖权势如何如日中天,单说在抗战期间的种种努力和贡献,从筹集物资,到锄奸杀贼,再到协同戴笠组建“忠义救国军”,他认为自己当上海市长当是实至名归。
然而,就在他刚踏上从杭州回上海的火车没多久,老蒋对他的打脸行动便开始了。戴笠派人给他捎来了一封密信。戴笠在信中说,老蒋已经任命钱大钧为上海市长,吴绍澍为副市长。
尤其是副市长的人选,居然还是自己的门生,吴绍澍何德何能,居然能后来居上?
面对这样的现实,杜月笙面如土灰,他没有想到,自己为上海做了那么多事,到头来却是为他人作嫁衣。
心里当然憋屈,当然不服气。
较友好的打脸,往往为的是把人打清醒,这是治病救人,因此打完之后打人者往往会送上一些安慰;完全不友好的打脸就不同了,这种情况下打人者往往会接连猛打,非把对方打回原形不可。
很不幸,杜月笙遭遇的便是第二种。
继戴笠的密信后,杜月笙乘坐的火车刚到梅陇镇,另一个坏消息接踵而来。一名门徒气喘吁吁地跑来见杜月笙,然后说出了这么一个坏消息:上海市政府已经下令取消了原为欢迎杜月笙的仪式,解散了欢迎的人群,同时拆除了欢迎他的鲜花牌楼。
不止如此,在杜月笙火车计划停靠的上海北站,副市长吴绍澍还派人张贴散发了大量传单,传单上的大字尤为醒目:“打倒恶势力!”“杜月笙是恶势力的代表!”“打倒杜月笙!”
这套打脸动作可谓是把杜月笙打了个颜面扫地,根本无法再在上海北站下车了。
原先的江湖英雄如今竟如同过街老鼠一般,杜月笙只好灰溜溜地从上海西站下车,然后直接躲进汽车,不声不响地回他的公馆。
杜月笙想不明白,明明他是抗日的功臣,为何老蒋要如此不仁不义,翻脸不认人?
其实很简单,此一时彼一时,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有些黑色的原罪是无法做到一笔勾销的。
越是你春风得意的时候,越是要找你算账的时候。
这是政治,也是人心。
事后看,或者让局外人来看,明白这一切并不困难;但局内人盯着眼前,被一层其实很薄的窗户纸隔着,自然很难看清,更难以想明白。
所以杜月笙还想利用自己的江湖势力去抗争。
表面上看,杜月笙一度有扳回局面的趋势,欺师灭祖的吴绍澍被他借助戴笠的势力给收拾了,借着昔日的江湖势力抢了不少敌资,捞了不少油水,恒社也有模有样地重整起来了——
然而,接下来的现实却是越折腾,到后来越被打脸。
首先,杜月笙很快遭遇了“打狗不看主人”,他身边的头号红人,杜公馆大管家万墨林以“囤积居奇,哄抬米价”的罪名被抓了。
在江湖人看来,这是杜月笙吃瘪,被打脸的又一显著信号。
其次,杜月笙很想以拿下上海国会参议长的方式来找回自己受损的颜面,弥补未能当上上海市长的缺憾,结果再次遭遇老蒋打脸式否定,老蒋放出话来,上海国会参议长必须由潘公展担任。
无奈,杜月笙只好在高票当选的情况下,当众违心地上演一出主动让贤。
此举表面上看似能挽回一些颜面,其实是更窝火的当众丢脸。
即便如此,杜月笙被打脸的“悲惨”遭遇并没有到此结束。
不久,到上海打虎的小蒋又狠狠地给杜月笙送上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小蒋把杜月笙的儿子杜维屏抓了。
虽说杜月笙随后以狗咬狗的方式捞出了自己的儿子,但明眼人都知道,杜月笙称霸上海滩的时代彻底结束了。
昔日的上海滩黑道皇帝成了一个让人憎恶的夜壶,只能被塞进床底。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