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把民间传说当做正史对待!尤其是关于清代的野史传间更多更离谱。如果乾隆的生身父亲不是雍正的传闻可以成立,那么雍正被吕四娘斩杀的传说,是否也可被当做正史对待呢乾隆的生母?

乾隆的生母:乾隆的亲生父母是汉族人吗?父亲是陈姓吗?

按照正史说法,乾隆是雍正之子应该确凿无疑乾隆的生母。而且乾隆还曾被康熙皇帝收入宫中亲自培养,如果乾隆不是雍正之子能被如此对待吗?

何况,满清皇室在对待后裔的问题上,一向是很严谨的。因此即便有人想混水摸鱼,也很难有成功的机率。如果乾隆真是他人之子,又怎能瞒过众人之眼乾隆的生母?又岂能尽塞众人之口?难道时隔一两百年的今天,还不能察觉其真相吗?那也太低估历史揭密者的能力了吧?

况且乾隆也非雍正唯一的儿子,雍正又有何必要收养他人之子呢?因此,关于乾隆是他人之子的传闻可以证明,仅仅是民间野史传闻而已,是当不得真的!

但是就算乾隆不是他人之子,但是因其晚年时的失策,而导致清朝没能借马戛尔尼访华的机会,睁眼看世界。从而失去了与世界先进文明接触的机会,至使清朝在故步自封的下坡路上越滑越快,最终因彻底落后于时代而挨打!单凭这一点,乾隆也应该受到指责。

在清朝时期,皇帝的女儿其实就称作公主,并不会称作“格格”。格格这个称谓在清朝一般是用来称呼贵族的女儿,同时还有个意思,那就是宗室王公们的低阶侍妾——比如乾隆帝弘历生母钮钴禄氏,潜邸时期原本就是雍亲王胤禛的侍妾,所以称作“格格”。当年的《还珠格格》可以说是火遍大江南北,然而这部剧中其实有大量常识性错误,比如剧中的皇后住在坤宁宫,五阿哥永琪的生母愉妃早亡,皇太后被称作“老佛爷”,满宫女子都是大拉翅发型等等。

乾隆的生母:乾隆的亲生父母是汉族人吗?父亲是陈姓吗?

乾隆的生母:乾隆的亲生父母是汉族人吗?父亲是陈姓吗?

乾隆的生母:乾隆的亲生父母是汉族人吗?父亲是陈姓吗?

乾隆的生母:乾隆的亲生父母是汉族人吗?父亲是陈姓吗?

而这部剧造成的最大误会,可能就是让很多人认为清朝的公主就叫“格格”。

其实在满洲语言之中,“格格”读作第一声,其实是与“哥哥”同音,意思是“小姐”。满洲入关前的后金时代,汗王、贝勒的女儿与一些未出嫁的女子,都被称作格格,但是并没有明确的限制。

而皇太极登基以后,仿明朝制度定皇帝的女儿称为公主。同时,清朝规定,皇后嫡出之女为固伦公主,妃嫔所生庶出为和硕公主,如此,“格格”这个称谓成为了亲王、郡王、贝勒等入八分宗室诸王的女儿们的称呼。当然,这些王公女儿们,在没有册封之前会被称作“格格”,而获得郡主、县主等封号之后就不必称作格格了。

除此以外,有些地位比较高受人尊敬的女性会被称作格格,最著名的就是孝庄太后身边的侍女苏麻喇姑;另外,在清朝,亲王府邸中的低阶妾室也被称作“格格”,地位低于嫡福晋、侧福晋与庶福晋。

清朝不少著名的妃嫔,在潜邸时期就是低阶侍妾品级不高,乾隆帝生母钮钴禄氏就是其中之一。钮钴禄氏十三岁入侍雍亲王府,与后来的裕妃一样都只是个格格,地位远低于当时是侧福晋的年氏与李氏。因为生育的弘历被康熙皇帝看重,胤禛登基后直接册封其为熹妃。

除了孝圣宪太后钮钴禄氏之外,譬如乾隆朝慧贤皇贵妃高佳氏、淑嘉皇贵妃金佳氏、纯惠皇贵妃苏氏等,在弘历没登基之前的潜邸时期都只不过是侍妾,也就被称作“格格”。

所以历史上,清朝皇帝的公主是不会被称作格格的,被称作“格格”的,要么是没有封号的宗室王公的女儿,要么就是亲王们的侍妾。皇帝的女儿,仍旧称作“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