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亥之所以能登上皇位跟两个人密切相关,一个是中车府令赵高,一个是丞相李斯,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巡游天下,行至沙丘突然病重,这是一向追求长生不老的秦始皇没有预料到的,鉴于形势紧急,他紧急召见赵高,要求他发一道诏书给自己在外监军的长子扶苏,要他尽快返回咸阳,如果自己发生不测,由扶苏主持丧事,这个诏令基本上确认了扶苏的接班人地位秦始皇和谁生了胡亥。
由于秦始皇没有预料到秦始皇和谁生了胡亥,他的病情发展的如此迅速,亲信大臣并未全部在身边。当时跟随秦始皇出巡的是丞相李斯和中车府令赵高等一干人等,但是他最为信任的蒙恬和蒙毅兄弟不在身边,蒙恬当时和长子扶苏正在北方修筑长城,蒙毅受秦始皇的指派前往祭祀名山大川。号为忠信的蒙氏兄弟都不在身边,始皇帝身边靠的住的人也就赵高和李斯二人,他以为赵高会将此诏令传给扶苏,但是他万万没想到赵高会因为私心扣押他的诏令,一直等他死后,密不发丧,期间威逼利诱丞相李斯,在李斯同意后,二人又与胡亥密谋,发布假诏令赐死扶苏、逼迫蒙氏兄弟自尽。
在蒙氏兄弟死后,朝中重臣,没有一个敢反抗的,大将王离、李信、章邯等人几乎没有一个敢站出来,这些人平时深知秦始皇用法严苛,依据秦律,反抗者斬秦始皇和谁生了胡亥。既然扶苏已死、胡亥继位,他就是二世皇帝,况且权倾天下的蒙氏兄弟都被逼自杀,反抗也没有什么意义。胡亥继位后对他的兄弟姐妹进行了残酷的屠杀,秦始皇的子女几乎被他屠戮殆尽。后来,赵高大权在握,丞相李斯也被赵高处死,赵高完全控制了秦国,用法较始皇帝更为严苛。
终于导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之后影响到了全国,自此天下大乱,六国贵族卷土重来。后来刘邦攻破函谷关进逼咸阳,秦王子婴投降,秦国灭亡。短短的几年,空前强大的秦王朝瞬间崩塌,秦皇嬴政想将天下传之万世,没想到二世而亡。令人扼腕叹息,他一生雄才大略,功盖天下,百万虎狼之师先后灭了六国,在干掉了所有的敌人后,自以为金城千里、江山永固。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庞大的帝国会被小小的赵高给搞垮,使人无限感慨。
我是大飞哥,欢迎关注我!
谢谢邀请,胡亥能继位原因个人观点如下,一,李斯,赵高,胡亥三个合谋,达成统一战线,他们为了各自的利益,胡亥想当人君不想做人臣,李斯为了他的长久的丞相之位,因为这个时候扶苏和蒙恬的长城军团在一起,如果扶苏继位,丞相很可能是蒙恬,当年秦始皇就是听了李斯的意见焚书坑儒,扶苏反对,才让秦始皇贬到长城军团的。赵高和蒙恬有仇,当年赵高犯法蒙恬判了他死罪,是秦始皇出面救了他,所以赵高不可能让蒙恬受宠。二,秦始皇是在巡游中病故,知道的人太少,消息散发不出去!三赵高手里掌管玉玺,他又有一手好字,平时就有代写诏书的职务,他可以很简单的不发诏书并篡改诏书,四,秦始皇没立太子,皇后,更没有像汉武帝那样弄几个托孤大臣!五,扶苏缺乏政治经验,一个假召命让他自裁他就信了,同时也不听蒙恬的劝说,死的太急。当时他手里可有二三十万长城军团啊。就因为这个,秦始皇死了,他们三个拉一具臭尸体继续巡游不敢回咸阳,等扶苏死了,立马回去了。六,巡游中蒙毅奉旨到各大名山去祈福了,如果他不去,赵高必须先要说服蒙毅和他们站在统一战线,这是完全不可能的,蒙氏家族可是祖辈为秦朝立功打江山!七,秦始皇的郡县制代替了之前的分封制,使他的子孙没有封地没有实权,制限制了皇室内部的权力。所以他们三个才能逼死扶苏,杀害蒙恬蒙毅两个兄弟,继位!
秦王子婴的身份至今没有定论,他究竟是秦始皇帝的什么亲属即使是《史记》也语焉不详甚至前后矛盾。到目前为止有四个不同的观点,每个观点都自有其依据,但也都有各自的短板——甚至这位末代秦王究竟是应该叫“子婴”还是“婴”都有争议。
个人认为这位令后人唏嘘不已的末代秦王应该是本名为“婴”,真实的身份是秦孝文王曾孙、庄襄王侄孙、始皇帝族子,也就是公子扶苏和秦二世的族兄。
之前最普遍的观点认为这位末代秦王是秦始皇帝的孙子、秦二世的侄子。甚至有人认为还秦始皇嫡长孙,也就是公子扶苏之子,依据是《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的记载:“(赵高)立二世兄之子公子婴为秦王。”所谓“兄子”自然就是兄长之子,因为公子扶苏已遇害,二世无后,故如果子婴真是秦始皇嫡长孙的话,那么按照宗法惯例继承帝位也就顺理成章的事。但是,这种依据封建制度的推测不适合商鞅之后的秦。秦自惠文王共传历七主,其中有四主非嫡而立(昭、庄、二世、秦王婴或子婴)。也就是说秦宫自商鞅以后便不重视嫡庶之别。何况秦二世几乎杀尽始皇帝子孙,连公主也不放过,真要是公子扶苏有后人,那绝对逃不过秦二世的毒手。
第二种观点认为末代秦王叫做“子婴”,是始皇帝之子、秦二世之兄。这一观点认为《史记●六国年表》的有关章句:“高立二世兄子婴”应该理解为“赵高拥立秦二世的兄长子婴为秦王。”但这个问题也和其他史书记载相矛盾,尤其是如果“子婴”是秦始皇的儿子,那就根本不可能活到望夷宫之变的时候。前面已经说过秦始皇帝子女33人,在秦二世继位后全部被屠杀,财产也被籍没。所以秦王子婴不可能是秦始皇帝的儿子或孙子。
第三个说法认为末代秦王叫“婴”,但却是秦始皇帝的侄子,长安君成蛟的儿子。这种观点不合理之处在于秦人对失败者从来都是斩草除根,对家属诛连。比如,据《吕氏春秋·开春篇》记载:“叔向之弟羊舌虎善栾盈,栾盈有罪于晋,晋诛羊舌虎,叔向为之奴而朡。”也就是春秋末期晋国公族大夫叔向也因其弟羊舌虎参与栾盈的叛乱,而被罚作奴隶。秦律多因循三晋苛政, 故成蟜败后,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八年,王弟长安君成蟜将军击赵,反,死屯留,军吏皆斩死,迁其民于临洮。”连部下军吏皆因连坐被斩首处死、屯留百姓都被流放。所以,如果成蟜真的有个儿子留在秦国,那也绝对逃不过诛连,就算活下来也是苟延残喘,根本不会有机会给秦二世进谏并在日后成为秦王。
第四种说法是秦始皇的弟弟。根据是《李斯列传》:“高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乃召始皇弟,授之玺。子婴即位,患之,乃称疾不听事,与宦者韩谈及其子谋杀高。”
但秦始皇帝有兄弟三人,同父异母弟一人为长安君成蟜;同母异父弟两人,皆为帝太后同长信侯嫪毐所生。兄弟三人都被秦始皇帝所杀,所以这个“始皇弟”也能是从弟。又据《史记·李斯传●集解》引徐广说如下:
“一本曰“召始皇弟子婴授之玺”。
那么这句话也就能这样断句“召始皇弟子婴,授之玺。”这样就和《六国年表》中“立二世兄子婴”对上,也就是“赵高立秦王兄长的儿子“婴”为秦王。
所以末代秦王婴很可能是出自秦孝文王诸多庶子之一的孙儿,在秦国公族中享有很高声望的一员。
新丰有子婴墓,上世纪六十年代被毁。现存遗址。
附:《史记》上记载秦王婴曾经和两个儿子商量如何除掉赵高;汉高祖甚至打算以他为丞相,可知其年纪应该已经不小。应该与汉高祖相仿佛。
发布评论